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2025年05月20日19:43:15 軍事 1132

1993 年的夏天,一個 22 歲的軍人用鮮血和勇氣震撼了全國。

在從雲南老家返回部隊的客車上,他面對 4 名持刀搶劫的歹徒,赤手空拳挺身而出,身中 14 刀仍堅持追捕,甚至在腸子流出體外的情況下,硬是追出 50 多米才暈倒。

這個人,就是徐洪剛,如今 30 多年過去,當年的英雄戰士現狀如何?他的人生軌跡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一、生死搏鬥:22 歲軍人的血性瞬間

故事要從 1993 年 8 月 17 日說起。

當時,探親結束的徐洪剛乘坐長途客車返回濟南軍區某部。

午後的車廂里,乘客們昏昏欲睡,沒人注意到 4 名歹徒正在車廂後部對一名婦女實施搶劫,當歹徒開始拉扯婦女、意圖施暴時,後排傳來一聲怒吼:"放開她!"

起身阻攔的正是徐洪剛。這個身高 1 米 75 的年輕軍人,穿着便裝卻自帶威嚴。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歹徒見他孤身一人,先是揮拳相向,隨後同夥掏出匕首,一場力量懸殊的搏鬥就此展開:徐洪剛放倒兩名歹徒後,另外兩人持刀猛刺,14 刀下去,他的胸口、腹部鮮血噴涌,甚至部分腸子流出體外。

但即便如此,當歹徒跳窗逃跑時,他仍捂着傷口追出車門,在公路上跌跌撞撞走了 50 多米,直到遇見路過的稅務局副局長詹本方才暈倒。

"當時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歹徒跑了。" 徐洪剛後來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語氣平靜得像是在說一件平常事。

經醫院搶救,他的右肺被刺穿,胸腔積血達 2000 毫升,經過 4 小時手術才脫離危險。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消息傳出後,全國掀起向他學習的熱潮,他被授予 "見義勇為英雄戰士"" 全國新長征突擊手 " 等榮譽稱號,還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解放軍報》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二、從 "硬骨頭戰士" 到 "知識型軍人"

其實,徐洪剛的英勇並非偶然,1971 年出生在雲南彝良縣農村的他,從小就有股子 "硬勁"。

1990 年參軍後,在素有 "鐵軍" 之稱的濟南軍區 54 集團軍某師,他每天提前 1 小時起床練體能,別人跑 5 公里,他就跑 10 公里。

別人練一遍戰術動作,他練三遍,入伍第一年,他就因訓練成績全優被評為 "優秀士兵"。

勇斗歹徒事件後,徐洪剛並沒有躺在榮譽簿上。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他清楚地知道,新時代軍人不能只靠蠻勁,更要靠知識。

1994 年,部隊保送他進入濟南陸軍學院深造,只有初中學歷的他,白天泡在教室里聽理論課,晚上在宿舍背英語單詞,甚至為了搞懂一個戰術模型,熬夜查資料到凌晨。

"剛開始學高等數學,簡直像聽天書,但我就不信這個邪。" 他硬是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從通信兵到步兵指揮專業的轉型,以全優成績畢業。

此後,他又先後進入南京政治學院學習,從大專讀到本科,還拿到了碩士學位。

在南京學習期間,為了攻克英語難關,他每天只睡 4 個小時,跟着 70 多歲的老翻譯逐句鑽研課文,最終不僅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還能流暢閱讀外文軍事資料。

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軍人的硬骨頭,不僅在訓練場上,更在知識的戰場上。"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三、30 年軍旅:從基層到邊疆的堅守

傷愈歸隊後,徐洪剛的軍旅生涯進入新的階段。

他從一名普通戰士逐步成長為基層軍官,歷任排長、指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等職。

無論在哪個崗位,他始終保持着 "拚命三郎" 的作風:1998 年長江抗洪,他帶領連隊在大堤上連續奮戰 7 天 7 夜,手被沙袋磨出鮮血也不肯下火線。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2008 年汶川地震,他主動請纓進入 "死亡大峽谷" 運送物資,背着 30 公斤的沙袋在淤泥中跋涉,膝蓋舊傷複發卻堅持走完 10 公里山路。

2018 年,已經 47 歲的徐洪剛做出一個重要決定:申請到西藏昌都軍分區任職。

這片平均海拔 3500 米的雪域高原,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 70%,很多年輕戰士都難以適應,更何況是曾身負重傷的他。

"我是軍人,哪裡需要就應該去哪裡。" 他不顧家人勸阻,毅然踏上高原。

在昌都的日子裏,他走遍轄區內所有邊防哨所,深入了解戰士們的生活訓練情況,即便因高原反應多次暈倒,也從未退縮。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四、脫下軍裝後的另一種 "戰鬥"

2022 年,服役滿 32 年的徐洪剛退休了。

但他的 "戰鬥" 並未結束,這些年,他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從 2011 年起,他發起 "1+1 助學" 活動,先後資助 200 多名貧困兒童上學,每月從退休金中拿出 2000 元作為助學金。

"我小時候家裡窮,差點沒讀成書,不能讓孩子們再走我的老路。" 他常常親自到山區走訪,為孩子們送去學習用品,甚至幫他們聯繫就業渠道。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在部隊時,徐洪剛就熱愛寫作,退役後更是筆耕不輟。

他撰寫的《假如雷鋒活着》等文章被收入軍隊教材,還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如今,他經常到學校、企事業單位作報告,用自己的經歷講述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有人問我,當年怕不怕死?我說,穿上軍裝的那一刻,就把生死交給國家了。" 他的報告樸實無華,卻總能讓聽眾深受觸動。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新華社》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五、英雄背後的平凡人生

脫下軍裝的徐洪剛,生活中是個不折不扣的普通人。

他喜歡在小區里和鄰居下象棋,偶爾陪妻子逛菜市場,周末會帶着孫子去公園玩,給孩子講當年當兵的故事。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但在家人眼中,他依然保持着軍人的習慣:每天早上 6 點準時起床跑步,家裡的物品永遠擺放得整整齊齊,甚至疊被子都要疊出 "豆腐塊"。

談及過去的榮譽,徐洪剛總是擺擺手:"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更厲害。"

但說起現在的生活,他眼神中透着滿足:"我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參軍,最驕傲的事就是做了軍人該做的事,雖然身上留了 14 道傷疤,但每一道疤都是我跟自己的較量。"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結語:一個英雄的 "平凡" 之路

從勇斗歹徒的熱血青年,到紮根邊疆的軍隊幹部,再到投身公益的退休老兵,徐洪剛用 30 年時間詮釋了什麼是 "軍人本色"。

他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傳奇,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堅守與擔當。

正如他常說的:"英雄不是天生的,是無數個選擇堆出來的。" 在和平年代,這種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精神,或許正是英雄主義的最好解釋。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北京周報網》

當年那個轟動全國,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剛,今何在? - 天天要聞

如今,54歲的徐洪剛依然活躍在公益一線,用行動告訴世人:真正的英雄,從不因時光流逝而褪色,只會在歲月沉澱中愈發閃耀。

他的經歷讓我們明白:所謂英雄,不過是普通人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勇敢,在平凡日子裏選擇了堅守,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致敬。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 天天要聞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1950年寒冬深夜,山東兗州軍營的值班室突然響起急促電話鈴。19兵團司令楊得志抓起聽筒,毛澤東的湖南口音穿透風雪:「得志同志,準備好和世界頭號強敵過招了嗎?」窗外的冰凌映着這位百戰將領凝重的面容——他剛結束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又要面對陌生的現
五一已經結束,社會上出現了四個「反常現象」,原因很現實 - 天天要聞

五一已經結束,社會上出現了四個「反常現象」,原因很現實

今年"五一"小長假已經結束了,然而,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社會上呈現出了4大反常現象,這些現象反映了我國消費市場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再通過對這些現象的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其背後蘊含著經濟發展、消費心理和社會變遷等多重因素。
銀行取款出現新變化,5月起開始執行,存款超過十萬一定要注意 - 天天要聞

銀行取款出現新變化,5月起開始執行,存款超過十萬一定要注意

雖然,現在電子支付已經相當普及,但是大額現金交易仍然存在。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銀行網點平均每天處理超過10萬元取款業務的客戶約佔客流量的12%-15%。而為了更好的管理儲戶提取大額現金,金融監管部門就要不斷調整大額現金取款的規定,既要滿足社會各
把存款取出放家裡,是機智還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 天天要聞

把存款取出放家裡,是機智還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現如今,國內大多數人都習慣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來進行結算支付。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86%。人們之所以都喜歡使用移動支付工具,主要是出門不用帶現金,只要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完成結算支付,十分方便快捷。不過,現在也有一部分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