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白乾!」他用彈弓架起中國雷達「準星」

2025年05月03日19:40:23 軍事 6576

他是中國雷達領域的「拓荒者」

用自製彈弓破解世界難題

讓雷達擁有「火眼金睛」

近日,總台《吾家吾國》欄目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毛二可

聽他講述如何用土辦法破世界難題

「我沒白乾!」他用彈弓架起中國雷達「準星」 - 天天要聞

01

電波啟蒙:

藏在童年裡的雷達密碼

毛二可和雷達的緣分起源於童年時期。

那時,毛二可的哥哥毛大可在重慶私立南開中學讀書,課堂上,毛大可接觸到了電磁波理論,並被這種「看不見的力量」所吸引,一向和哥哥要好的毛二可因此也迷上了無線電,哥倆兒還一起做出過一台收音機。

1953年,北京理工大學設立國內首個雷達專業,懷着對雷達與無線電的熱愛,毛二可成了北理工雷達專業的第一批學生,並在畢業後留校。

「剛開始我就是喜歡這個,後來我一輩子就幹了雷達這一件事。」

02

堅持閱讀文獻,他找到

讓中國雷達「看得清」的秘密

中國雷達事業起步時,年輕的毛二可意識到,材料科學是突破技術封鎖的關鍵,所以他堅持每周固定一天閱讀相關文獻。

1972年,毛二可在閱讀一份國外文獻時注意到了熔融石英在航天遙感領域的應用案例,覺得這種材料可以一試。隨後,毛二可便帶領團隊將其按照光學原理研磨成一個多面體,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製成合適的熔融石英延遲線,接入電路後,使微弱目標信號清晰顯現。

1977年,毛二可帶着成果參加了湖北某地舉行的軍事演習。演習正式開始,飛機從遠處飛來,一邊飛行一邊撒下金屬箔條進行干擾。普通雷達顯示器被干擾信號充斥,根本無法捕捉飛機的蹤跡。而毛二可的團隊打開了動目標顯示裝置,干擾信號瞬間消失殆盡,雷達顯示器上只剩下代表飛機的一個亮點在快速移動。

每每談到這一幕,毛二可眼中的激動和自豪都無以言表。

毛二可帶着團隊花了20多年進行攻關,最終解決了雷達「看得清」的問題,這不僅填補了國內動目標顯示的技術空白,還大大提升了我國防空預警系統的探測和跟蹤能力。

03

看得准!

他用彈弓架起中國雷達「準星」

伴隨着數字技術不斷發展,雷達面臨更多的技術變革。1989年,毛二可受邀參加了一個技術研討會,有關方面提出了一個要求,要在「看得清」的基礎上,着力解決雷達「看得准」的問題。這需要矢量脫靶量測量技術。

彼時,美國測距精度達61厘米,而國內最先進設備僅能達到15米。「當時那個會上有好多科研機構,但是大家都沒有底氣把這個事做成。」

但毛二可覺得,想改變這樣的差距,技術的核心必須是在雷達體制上有所改進,而這正是他們在做的事。「這個任務我們就得接,而且一定要完成!」

這項技術突破難度極大,如同給望遠鏡裝上了「超級顯微鏡」,不僅要實現科學原理創新,更要完成極端條件下的工程化驗證。有時需要在深夜波濤洶湧的海面,爬上13米高的靶船支架取數據,因為體重比較輕,毛二可總是身先士卒。

毛二可回憶,有段時間,做的設計沒有一次能試驗成功的,反反覆復總結改進,再試還是不成功,很多人都被磨得沒了信心,但毛二可堅信,「我們的原理沒有問題,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在經歷一系列的「靶場」測試之後,毛二可團隊將試驗的重心轉移回了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這是中國雷達技術從工程驗證向科學原理深化的必經之路。

為模擬動目標速度,團隊嘗試過騎單車、摩托車測試。但隨着試驗精度的不斷提高,摩托車的速度已經無法滿足需要。後來,頭腦靈活的毛二可另闢蹊徑,他發明了一種大彈弓,將直徑3厘米的鋼珠高速射向天際,進行雷達跟蹤測試。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發明,解決了平日試驗中的模擬目標問題,節省了十分有限的科研經費。

「我沒白乾!」他用彈弓架起中國雷達「準星」 - 天天要聞

這質樸的「科研神器」,破解了動目標模擬的世界性難題,更以極低的成本為中國雷達裝上了「火眼金睛」,中國也成為繼英美之後,第三個成功研製出矢量脫靶量測量雷達的國家。

在毛二可看來,自己很幸運:「能為國家做點事,我很滿足。你看現在咱們國家很多雷達技術都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了,我沒白乾!」

來源:央視新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總台記者觀察丨解除對供烏武器射程限制後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總台記者觀察丨解除對供烏武器射程限制後會發生什麼?

德國總理默茨26日表示,德國及其盟友已不再限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射程。西方國家取消供烏武器射程限制,是否會改變前線的格局?俄羅斯方面又會作何回應?「金牛座」巡航導彈或將悄然入場總台記者 魏東旭:不難發現,德國針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即將提質增量
明查|以色列對中國維和部隊開火?別張嘴就來 - 天天要聞

明查|以色列對中國維和部隊開火?別張嘴就來

速覽- 網傳「近日以色列向中國維和部隊開火」的說法不實。相關視頻展示的是2016年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戰士在執行任務期間不幸犧牲的畫面。- 截至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近日有中國維和部隊遭遇以色列軍隊襲擊。但以色列此前確有襲擊聯合國維和人員的先例,且近日有以軍向包含中國代表在內的多國外交部代表團開火的事件發生。...
解除對供烏武器射程限制後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解除對供烏武器射程限制後會發生什麼?

德國總理默茨26日表示,德國及其盟友已不再限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射程。西方國家取消供烏武器射程限制,是否會改變前線的格局?俄羅斯方面又會作何回應?「金牛座」巡航導彈或將悄然入場總台記者 魏東旭:不難發現,德國針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即將提質增量
外貿戰機新標杆:殲-10CE東南亞首秀,為何備受各國的關注? - 天天要聞

外貿戰機新標杆:殲-10CE東南亞首秀,為何備受各國的關注?

外貿戰機新標杆:殲-10CE東南亞首秀背後是什麼‬?在馬來西亞蘭卡威國際海事航空展上,一架噴塗沙漠迷彩的殲-10CE戰機引發北約觀察員持續跟拍。這款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半戰機,不僅以飛行表演中9G過載的"眼鏡蛇機動"震撼全場,更因其展台前出現
二戰德國最高榮譽勳章獲得者 - 天天要聞

二戰德國最高榮譽勳章獲得者

本文旨在:追憶、解讀、揭秘二戰歷史,絕無宣揚納粹主義精神或其它意圖,請勿曲解。謝謝合作!德國在二戰中的最高榮譽勳章是一九四四年底制定的鑽石金橡葉騎士十字勳章但此勳章盡頒發給魯德爾一人。
民兵一人抱一娃安全護送46名學生 - 天天要聞

民兵一人抱一娃安全護送46名學生

近日,湖南省寧遠縣暴雨,寧遠縣第十完全小學一輛校車因積水太深熄火,被困洪水中,車上有46名學生。120餘名剛完成抗洪搶險訓練的基幹民兵途經此處,他們進入沒過膝蓋的水中,將學生逐個抱至安全地帶,又將被困校車推至安全區域。...
木頭外殼,鋼鐵心臟:D-3魚雷艇的逆襲傳奇 - 天天要聞

木頭外殼,鋼鐵心臟:D-3魚雷艇的逆襲傳奇

老調重彈,今天咱們再聊聊「快艇」的那些事兒。前陣子聊過菲律賓新接收的「米格爾·馬爾瓦爾」號導彈護衛艦,這艦大約三千多噸,噸位雖不算大,但對於菲律賓來說非常夠用,裝備也相當精悍。可我同事卻說,這護衛艦打不過咱們的022快艇。我的回答很明確: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