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兵器時代,武器和火力的提高遠比所謂的實戰經驗重要得多,都是蘇軍,沒怎麼打過仗的冷戰蘇軍師級部隊,穿越回二戰時期,可是會大殺四方,一個師擊敗十個以上的蘇軍前輩都是小菜一碟。這種火力變化,朱可夫(二戰時期的)來了都不好使。
2 0世紀60年代初的蘇軍已經完成了摩托化改革,按照蘇軍自己的算法,它們一個師的火力已經是二戰前輩的足足20倍。二戰時期的蘇軍一個步兵師,一次火力齊射可以發射一噸左右的彈藥。蘇軍摩托化步兵師和二戰前輩相比,最大的進步就是增加了師屬的火箭炮炮兵部隊。
早在蘇德戰爭時期,蘇軍就組建了龐大的火箭炮部隊。當時蘇軍一個火箭炮炮兵師下轄三個炮兵旅,有430門火箭炮,一次可以發射3840發、320噸火箭炮炮彈。火箭炮炮兵在二戰時期可是集團軍司令才能使喚的大殺器,一個坦克軍才有八門火箭炮,蘇軍的師長要請示後才能用。
冷戰開始後,蘇軍就把火箭炮下放到摩托化步兵師中,一個師擁有一個18門火箭炮的炮兵營,它可以在二十秒左右的時間發射出的炮彈戰鬥部重達13.4噸(如果是炮彈重量是32.9噸)。蘇軍的摩托化步兵師還有18門152毫米火炮(43公斤炮彈)和36門122毫米火炮,以及大量的迫擊炮和坦克火炮,蘇軍摩托化步兵師一次火力齊射可以超過20噸,是二戰步兵師火力的20倍。就算是二戰時期的朱可夫,遇到了自己支持軍改後的摩托化步兵師(蘇軍集團軍火力從5噸增加到37噸就是他主持的),也會被打得一臉懵逼。
這還不是蘇軍火力最強的師級部隊,到了20世紀70年代,蘇軍把核武器下放到了師級部隊。蘇軍一個師長手中就掌握着兩個火箭發射連,四部火箭發射車,可以發射8發戰術核武器(車上一發,備彈三發,總共有16發導彈,蘇軍高層把半數換成了戰術核武器)。蘇軍一個摩托化師師長可以使用的戰術核武器TNT總當量不多,也就是16萬噸。
這是啥概念?二戰時期的日本全民996,也才一年生產了6萬多噸炸藥,只相當於蘇軍一個師長核武器當量的四成。蘇德戰爭前六個月,德國陸軍總共才使用了58萬3000多噸各種彈藥,納粹德國在三年內總共才生產了炸藥65萬8000噸,一年生產的炸藥剛剛超過20萬噸。二戰時期的蘇軍部隊遇到這種不講武德的晚輩,會在第一時間就會被三發十萬噸TNT當量的戰術核彈打得損失慘重。蘇聯當年生產、儲存了上萬發戰術核武器,真有資本讓師長們任性。
所謂的指揮藝術就是最高效的發揮武器威力,蘇軍火力已經有了二十倍甚至上萬倍的進步,和這種進步比起來,什麼實戰經驗都是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