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就是說再親密的關係,遇到難關了也難免各顧各。每個人都有自己能夠承受的底線,一旦突破底線,只能各奔東西。為自己考慮多一些,沒錯。儘管能體諒對方的苦楚,但仍然會感到有些不近人情。
然而,有些夫妻卻不是這樣的。他們越是痛苦,越會抱團取暖。他們相信熬過寒冬,春天一定會到來。本文將要提到的一對夫妻,男的在犧牲之前,送給女孩一件旗袍。可萬萬沒想到,就是因為這件旗袍,卻要了女孩的命。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他為什麼送旗袍給女孩?這中間,又有着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1】
1916年,陳懷民生於江蘇鎮江一戶頗為富裕的家庭,他是家中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他的父親名叫陳子祥,曾是清末的武官。後來,他辭官後去日本留學,與侵華日軍首領板垣征四郎成為同學。
板垣征四郎為人暴戾,尤其愛欺負中國學生。有一次,他又欺負中國學生,恰巧被路過的陳子祥看到。於是,陳子祥將板垣征四郎暴揍了一頓,差點把他的耳朵扯斷,兩人從此結下樑子。
板垣征四郎侵略中國時,四處尋找陳子祥下落,準備報當年的暴揍之仇。但陳子祥工作變動,全家遷去安徽。因此,板垣征四郎未能如願。
陳子祥嫉惡如仇,痛恨日本侵略者,便在當地興辦武校。陳懷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出生,可以說,父親對侵略者的仇視與痛恨,堅定了他將日本人趕出中國的決心。
【2】
1932年「一·二八」事變,時局動蕩不堪,文人無用武之地。於是,陳懷民投筆從戎,加入了蔡廷鍇的隊伍,做了學生義勇軍的一員。
那之後,多次在上海吳淞口附近,抗擊日本侵略者。
然而,國家積貧已久,外國侵略者有恃無恐。蔡廷鍇在為學生們做露天演講時,遭遇了日本空軍的襲擊。上一刻的慷慨激昂與下一秒的滿地狼藉形成鮮明對比。
陳懷民不禁發問:「我們為什麼沒有空軍?」
「怎麼會沒空軍?「蔡廷鍇聽到後告訴他:」杭州筧橋就有一所中央航空學校,你若是想去,可以試試。不過我可告訴你,航空學校不是一般的學校,招生非常嚴格,你不一定行。」
蔡廷鍇的話在陳懷民心裏生了根,回家後,他便準備報考航空學校。母親很為他的將來擔憂,父親卻很贊同。在父親的支持下,考試便提上了日程。
只不過,考核過程真的同蔡廷鍇說的那樣,非常嚴格。陳懷民由於眼睛有些問題,其他學科過了,最後一輪被刷了下來。陳懷民有些氣餒,不過,他很快調整自己,進行有目的地訓練。
等航校再次招生,陳懷民又帶着行囊來學校了,大有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勢。這次,經過多輪測試,陳懷民成功被錄取了。
錄取其實只能算入門,開始訓練後,每天的轉艙訓練讓陳懷民痛不欲生。每次訓練完畢,他便癱在床上,動都不能動。很多人勸他放棄,又不是回家沒飯吃。
放棄?開玩笑!日本人還在中國大地上橫行霸道,不把他們趕出去,家國何時能安寧?陳懷民心一橫,不能輕易說放棄,堅持下去,一定會好起來的。就這樣,他咬牙堅持,硬是挺過了轉艙訓練。
陳懷民在學校兩年多時間,經過了多次殘酷的磨鍊與訓練,培養了艱苦執着的心性。由於他成績優秀,人也長得高大帥氣,頗得少女的喜歡。有很多姑娘悄悄給他遞情書,他都拒絕了。
轉眼,就到了畢業的日子。航空學校和隔壁浙大舉行了一場聯誼會,陳懷民沒想到自己在這場本不願意參加的聯誼會上,找到了畢生所愛。
【3】
浙大那個叫王璐璐的姑娘,走進了陳懷民的心。女孩是浙江本地人,家庭富裕,和陳懷民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最關鍵的是,女孩對他的理想很支持,兩人志趣相投,見面總有說不完的話。
就這樣,陳懷民和王璐璐很快就確立了戀愛關係。
1936年,陳懷民畢業,進入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當了一名少尉飛行員。戰事紛亂,兩人聚少離多。陳懷民隸屬軍隊,不能與人頻繁書信往來。兩人聯繫便時斷時續,但他們始終都沒有中斷對彼此的思念。
陳懷民先後三次參與戰鬥,均死裡逃生。這三次戰役,使他鼻樑受傷,腿部骨折,第三次傷得更為嚴重,在醫院躺了好幾個月才恢復過來。當王璐璐得知他在醫院的消息後,不顧一切地來醫院陪伴他。
那也是兩人相處為數不多的美好時光,陳懷民不能下床行走,便託人給璐璐買了件碎花旗袍,他說:「萬一有一天,我不在了,你看見這件旗袍,就像看見我本人一樣。」
一旦從軍,生命都交予國家。陳懷民知道,像他這樣的戰士,根本不能談戀愛,可是他太喜歡王璐璐了。他想在有限的生命中,談一場甜甜的戀愛。哪怕有一天他不在了,女孩能記得他的名字,他就心滿意足了。
陳懷民哪裡知道,這次見面是他和王璐璐這輩子最後一次見面。
【4】
1938年,日本軍派出36架飛機,大規模空襲我國武漢地區,意圖在天皇生日「天長節」的那一天,為其上演「空中大捷」作為壽禮。我軍派戰機與日本軍在武漢上方展開激烈對戰。
陳懷民所架飛機被五部敵機圍追堵截,機身尾部與油箱着火,他身上幾處重傷。戰友們原以為陳懷民會按慣例跳傘求生。未料到敵機死咬不放、氣焰囂張,接連挑釁。
此時陳懷民跳傘,敵軍計謀得逞,將會打擊士氣。陳懷民一怒之下,將控制桿拉到最大,開足馬力,憤然與敵機相撞。
隨即天空中傳來一聲巨響,兩架燃燒着的巨大「火鳥」從天空跌落長江。陳懷民的英勇舉動給了我方戰士極大地鼓舞,戰友們僅用半個小時時間,一舉擊落敵機21架,取得抗日戰爭以來最大的勝利。
而陳懷民壯烈犧牲,那年他才22歲,是全世界與敵機相撞的第一人。
噩耗傳來,陳懷民的親人泣不成聲。他們此刻才想起陳懷民歸隊前一天寫給家人的信,信上說,從他參軍那天起,便已將生命交予國家,希望兄弟姐妹們繼續投身抗日,將侵略者趕出中國去。
陳懷民到死,也沒有忘記他參軍的初衷。
【5】
陳懷民的母親失去兒子,整日以淚洗面,生生哭瞎了雙眼;妹妹原本是個開心快樂的女孩,哥哥就義後,她將名字陳天樂改成了陳難。不得不說,陳懷民的離世,給親人們帶去了無限傷痛和打擊。
一個多月後,在飛機墜落的長江邊上。
王璐璐避開家人,穿上陳懷民為她購買的旗袍,縱身一躍投入江中。翻滾不息的江水立即吞噬了那段嬌小玲瓏的身影,一起湮滅的還有他們永遠也忘不掉的美好記憶。
陳懷民估計沒有想到,他和王璐璐談了一場沒有結局的戀愛。王璐璐卻用整個生命來回報他,他們的愛情才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陳懷民是值得人稱頌和讚揚的,如果你現在去武漢,一定要去江漢區陳懷民路看看,那是為了紀念英雄,專門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路。
周總理曾評價他「義薄雲天,捐軀報國。」
在這個故事裏我們只看到了陳懷民,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在近代史上,有千千萬萬個陳懷民這樣的人物,他們用血肉之軀,為後輩們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他們的英雄事迹,理應刻在每個人的心裏,時刻銘記。
-END-
參考資料:抗戰劇《血戰長空》
作者:夕照
編輯: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