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年代的巾幗英雄
史建國,女,具體生年不詳,1961年病逝,原籍藁城區興安鎮角中村人,成年後嫁於鄰村武家莊村窮苦農民武連堂為妻。1930年,史建國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史建國擔任我黨秘密交通員。日寇為了掠奪冀中物資,修建石德鐵路。石德鐵路正好從角中村史建國房後經過。史建國決心炸毀日寇運輸軍火的列車,經過深入觀察,經請示黨組織批准,她帶領本村黨員和民兵,在夜晚把地雷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地雷埋到鐵路上,等日寇軍列駛來,親手拉響導火索,炸翻了列車,炸死炸傷了軍列上的數名日軍。
1942年,史建國調到藁城第一區抗政府婦救會當幹事,在日寇「五一大掃蕩」時,隨縣委轉移到束鹿(辛集)、晉州周邊一帶,抗日形勢極端艱難,抗日力量收到嚴重破壞,她奉命返回恢復一區的工作,受到日偽圍捕,一直吃住秘密隱蔽在滹沱河畔的樹林草叢中。次年,她在無極店尚村參加藁無縣委會議,被敵人堵在屋內,把槍都架在在了窗台上,要她出來投降。她從容的高聲答到:「喊什麼?我男人還正睡覺哩」。狡猾的敵人邊喊邊往屋裡闖。史建國順手一甩手槍,一梭子彈撂倒幾個敵人,快速奪門而出,越過牆頭,衝出了敵圍。
母親送子上戰場
不久,丈夫武連堂調到四區工作,不幸被敵人殺害。她擦乾眼淚又把身邊唯一的兒子送到八路軍的隊伍去參軍,兒子在戰場上壯烈犧牲。
1945年10月7日,八路軍進行解放藁城的最後戰鬥,史建國帶領婦女支前隊,在槍林彈雨中往返穿梭,運送物資,有力的支援了前線,榮立三等功。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依然任勞任怨,忘我工作,被授予「勞動模範」光榮稱號,多次出席省、地、縣勞模表彰大會,1961年病逝於家中。
寫到最後,可能有粉質疑,對革命先烈為什麼用難聽的「寡婦」一詞,是不是太有所大不敬?其實開始我也猶豫,但是讓我定下心來的是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寡婦不是貶義詞,是詮釋生命的生生不息,是面對艱辛的頑強不息,是越挫越勇的堅韌不拔(摘自網絡文章)」,故此為之。[祈禱][祈禱][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