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開始,我國就開始與以色列就引進怪蛇-3型紅線導引導彈進行談判,經過雙方不斷協商之後,最終達成了生產許可證並引進全套生產技術。
隨後,國防科工委正式下令對殲7進行改造,並在1984年完成了改進設計。
改造完成之後,我國便決定由自發研製的殲7對怪蛇-3空空導彈進行試射,無數人對此報以了很大的信心。
試射當天,一切準備就緒,經驗豐富的試飛員走進了殲7機艙,緊接着便駕駛戰機從西北荒漠騰空升起,按照預定的路線升到了指定的位置。
隨後,試飛員以最快的速度鎖定目標射出了怪蛇-3導彈,但也就在這時,殲7竟然出現了「空中停車」事故。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空中停車」並非是偶然事件,在接下來的幾次試射中都屢屢發生。
基於此,以色列方面也就對我國發起了嘲諷:你們的戰機打不了這種導彈!
究竟殲7為何會出現「空中停車」的故障?針對這一問題,我軍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01引進怪蛇-3導彈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有了明顯的改善,與此同時,中國也意識到了與其他國家在空軍武器上的巨大差距。
在這種情況下,只是一味地閉門造車是遠遠不夠的,再三考慮之後,中國決定從國外引進相關武器裝備。
那個時候,雖然中國與西方國家難得地處在了蜜月期,但是想要從後者手裡獲得較為先進的武器研製技術,還是有些困難的。
其中,只有以色列表現出了願意交易的意思。
再加上在1982年,以色列空軍以絕對的優勢擊退了敘利亞空軍,這無疑令各個國家刮目相看。
在這場戰役中,以色列空軍採用的就是一款叫做怪蛇-3的空空導彈,怪蛇-3空空導彈是以色列拉斐爾公司在蜻蜓2導彈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
其屬於是高機動性近距格鬥導彈,正適合當時中國的需要。
於是,中國開始與以色列方面接觸,最終以12.7萬美元的單價購入了怪蛇-3空空導彈,共計有3000枚,並且引進了全套的生產線和技術。
由此可見,中國可謂是斥了巨資,然而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改進卻並不是如人意。
引進怪蛇-3空空導彈之後,中國便開始了對該導彈的研製、對國產機型的改進,當時我國最常用的還要數殲7戰鬥機,它是我國的主要戰鬥機型。
因此,我國肯定是希望將該導彈裝載到殲7上,但是礙於殲7的體型較輕,無法搭載太過沉重的導彈。
在這種情況下,我方只好對殲7戰鬥機的掛架進行改造。
02試射的一波三折
一番研究之後,終於捱到了試射怪蛇-3導彈的日子,一眾專家對此報以了很大的信心。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方也是層層篩選出了很多有着豐富經驗的試飛員,將首次試飛的光榮艱巨任務交到了他們手上。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試飛員走進了殲7駕駛艙,按照預定的路線升入空中併到達指定位置,在收到發射信號之後,試飛員鎖定目標並迅速射出怪蛇-3空空導彈。
起初還算是順利,但也就在這時,殲7突然出現了一陣猛烈的顫動,緊接着引擎就失效了,停在了高空中。
要知道在這時稍有片刻的遲疑,就會面臨著墜機的風險,好在試飛員有着較強的心理素質,見狀,迅速做出了應對,想盡辦法重啟了發動機,這才讓引擎重新又恢復工作,最終有驚無險地回到了地面。
為了弄清楚「空中停車」的故障究竟是不是偶然事件,隨後另一名試飛員再次駕駛殲7升空,按照上述方式發射了怪蛇-3空空導彈。
果不其然,殲7再次出現了「空中停車」,該名試飛員也是經歷了驚心動魄之後,艱難回到了地面。
這也就足以表明殲7在發射怪蛇-3導彈的過程中肯定是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但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就連在場的以色列專家都連連搖頭,表示:你們的戰機打不了這種導彈!
倘若「空中停車」的問題不能解決,那我方花費大量金錢從以色列購入的這批導彈,以及全套技術生產線等等全都白費了。
為了儘快找出故障的原因,試飛員一個接一個的不顧危險進行了試驗,但結果都是一樣,「空中停車」的情況始終存在。
這令專家摸不到頭腦,也就在這時,一位試飛員主動站了出來,聲稱自己想試一試。
這名試飛員叫做雷強,此時的他還僅僅是一名試飛員學員,在一旁觀摩學習,但是看着前輩們一個個失望而歸,雷強心中也很不是滋味,想要一探究竟的心蠢蠢欲動。
但是在他提出想要駕駛殲7之後,上級並未同意。
要知道,就連經驗豐富的老手在出現「空中停車」故障之後應對的都很艱難,更不要說是學員了,倘若真的因此出現了什麼意外,無疑更加令人心痛。
但雷強不願就此放棄,一再堅持想要試試,看在他如此執着的份上,上級領導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破例批准他駕駛戰鬥機飛行一次。
眾人看着眼前這個剛滿20歲的毛頭小子,說實話對他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
雷強並不在意,他先是做好了準備,整裝待發之後坐上了駕駛艙,隨後便順利到達了指定位置。
根據指示,雷強慎重地按下了發射鍵,緊接着便死死地盯着已經發射出去的怪蛇-3導彈,與此同時,地面上的很多人也都屏氣凝神地注視着。
短暫的沉默之後,地面指揮人員只聽見聽筒中傳來了雷強的聲音,他表示發射成功了,並且沒有出現所謂的「空中停車」故障。
聽聞,眾人一時間都不敢相信,為了再次確認這並非是偶然性,指揮員趕緊又讓雷強接連發射了兩枚怪蛇-3導彈。
和第一次一樣,雷強都將導彈成功發射了出去,並且從頭到尾很是順利。
這令大家都對雷強刮目相看,尚且還是學員的他竟然上去就輕鬆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究竟雷強用了什麼方式避免了「空中停車」的出現?
雷強落地之後,專家就開始研究他的駕駛方式。
在反覆與其他試飛員的飛行方式進行比對之後,眾人終於發現,原來雷強在發射怪蛇-3導彈之後,通常會先往窗外看一眼,親眼確定下導彈的發射情況。
而其他經驗豐富的試飛員則都會按照飛行習慣,在發射之後的第一時間會將機頭壓下去,從未也就導致了引擎吸入了大量的導彈的煙塵。
因此,殲7也就很容易出現「空中停車」的故障。
而恰恰是雷強發射完導彈往外探頭的這一到兩秒時間,反倒是避免了引擎吸入大量的煙塵,也就避免了「空中停車」現象的出現。
雷強之所以這樣操作,原本是基於對飛行操作的不熟練,現如今卻是誤打誤撞,幫助我方解決了一大難題。
隨後,上級領導便根據雷強的方式在隊伍中進行了推廣,在發射導彈之後的兩秒之內暫時不調整飛機的姿勢,兩秒過後再對飛機姿勢進行修正。
按照這種方式,殲7的「空中停車」問題也就很好地被解決了,我軍斥巨資引進的怪蛇-3導彈也就沒有白費,在隨後投入到了大規模的使用中。
雖然看似只是簡單的兩秒停頓時間,但實則極為重要,改變了怪蛇-3導彈不能裝載在輕型戰鬥機上的歷史,並且為隨後我軍研發出霹靂8導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3雷強的試飛生涯
也正是此次殲7的試射,讓雷強意識到了無論多麼優秀的試飛員都有可能會成為一名不合格的試飛員。
於是,從此之後,雷強便更加努力學習飛機的相關知識,不懂就問,幾年過後,雷強熟練掌握了飛機的各項數據、指標等問題,更是成為了其他試飛員無法企及的高手。
在一次某型殲擊機試飛極限值的時候,連續16個起落下來,沒有試飛員可以達到要求,這令廠家很是着急。
就在這時,輪到了雷強試飛,他鎮定地坐進了駕駛艙,緊接着僅僅用了一個起落就飛出了全部的數據,使得在場的人心生佩服。
而自此之後,雷強也算是聲名赫赫,成為了一眾廠家心儀的寵兒。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雷強是一個天生的飛行員,是老天賞飯吃,但實則雷強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
自從他走進試飛大隊的那天起,就沒有過節假日這一說,即便是休息時間,雷強也全部都拿來用在了學習飛行的相關知識上。
人們眼中的優秀不過都是雷強用辛苦一點點換來的。
試飛,無疑是在與死神較量,並在其中獲得飛機的極限數據,獲得飛機定型出廠提供權威數據。
因此,在數十年的試飛生涯中,雷強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次地為試飛歷史創造了奇蹟。
2005年,雷強已經年滿48歲,到了殲擊機試飛員的最高年限,見狀,很多航空公司便找到了雷強,重金邀請他出山。
對此,雷強毅然決然地拒絕了,並且向上級申請延長了飛行年限,直到50歲。
雷強開了一輩子的飛機,最後不過是一個大隊長,在很多人看來也許有些不值,但對雷強來說卻是極為充實的。
因為試飛是他所熱愛的行業,他心甘情願為之奉獻所有熱血!
如今我國的空中力量成長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強大,和雷強這些試飛員有着很大的關係,他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向他們這些藍天勇士致敬!
參考資料:
特別關注 《馭龍九天飛將軍——記殲-10首席試飛員雷強》
知網 《追逐光明的歷程——殲7系列改進過程親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