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青年是深化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樑。青年合作是金磚合作的重要領域。
近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這次領導人會晤是新成員印度尼西亞和10個夥伴國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後舉行的首次峰會,多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受邀與會。
來自「金磚大家庭」的多名年輕一代華僑華人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享了他們在生活、工作中感受到的「金色機遇」,並表示「大金磚合作」彰顯出金磚機制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他們願意為金磚合作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金磚「迎新」,帶來嶄新變化
近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發表里約熱內盧宣言。宣言表示,金磚國家重申對金磚精神的承諾,在歷年峰會成果基礎上,將在擴大後的金磚機制下進一步加強合作,重點圍繞政治與安全、經濟與金融、文化與人文三大支柱展開。
「巴西媒體紛紛報道此次領導人會晤取得的成果。巴西與中國在金磚機制下不斷深化的合作關係,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巴西華人林筠說,在日常生活中,她能夠從許多細節處感受到中巴合作日益緊密。例如,越來越多巴西民眾選擇購買中國品牌的商品,尤其是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除了進出口貿易之外,來巴西投資設廠的中國企業明顯增多,巴西街頭的中國面孔也隨之增加。
「我們在俄羅斯也非常關注金磚合作。看到中國宣布將建立中國—金磚國家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設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金鷺』卓越獎學金的消息,我們很振奮,這將幫助金磚國家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助力金磚國家創新發展。」俄羅斯90後華僑吳鵬說,年輕一代的優勢在於富有創新意識,對新技術、新領域的接納度更高,相信跨領域、跨國家之間的創新合作能夠推動中國與俄羅斯以及其他金磚國家更持久的發展。
今年1月,馬來西亞、泰國、古巴等多個國家成為金磚夥伴國,印度尼西亞成為金磚正式成員。這是繼2023年實現歷史性擴員之後,金磚發展過程中的又一重要進展。6月,越南成為第十個金磚夥伴國,更多國家表達加入金磚合作機制的意願。生活在這些國家的年輕一代華僑華人切身感受到金磚機制帶來的嶄新機遇。
作為馬來西亞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的特別事務官,拿督王曉庭觀察到,馬來西亞在加入「金磚大家庭」後迎來了一系列新變化,「尤其體現在多邊對話平台的拓展、區域合作模式的深化以及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互聯互通的提升等方面」。王曉庭以經貿領域舉例稱,馬來西亞成為金磚夥伴國後,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南非、印度等國家在新能源、數字經濟、農業科技等領域的合作,與其他金磚夥伴國的交流也加深、擴大。
泰國華商中心執行主任陳映玲也感受到,今年以來,在金磚機制下,泰中產業鏈融合加速,人文交流持續升溫。「今年上半年,泰國華商中心協助7家中國企業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落地,其中一家深圳新能源電池企業從簽約到投產僅用5個月,並享受了15%企業所得稅減免的優惠政策——這正是深化金磚經貿務實合作、促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一個生動縮影。此外,泰國當地的一些孔子學院還新增了『商務漢語培訓班』。」陳映玲說。
為金磚機制注入青春活力
推動「大金磚合作」,年輕一代華僑華人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近年來,作為俄羅斯華僑華人青年聯合會副會長,吳鵬多次回中國參加與金磚機制相關的研習班,並在工作中目睹了金磚機製為相關國家帶來的發展機遇。
「我在一家天然氣和能源領域的跨國企業工作,正在跟進的一項能源設施合作項目與中國、俄羅斯以及新近正式成為金磚夥伴國的越南相關,這正是金磚『擴容』帶來合作便利化的一個生動體現。身處跨國企業,我能夠直觀感受到金磚機制讓相關國家開展合作更加便捷通暢。」吳鵬說。
林筠深有同感。「中巴之間的火熱合作給巴西年輕一代華僑華人創造了更多舞台。」林筠介紹,不同於老一輩華僑華人,年輕一代通常在巴西長大、接受教育,熟練掌握葡萄牙語,深度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熟悉風土人情及政策法規,能夠在中巴合作中更好地扮演「牽線人」與「搭橋者」的角色。平常,林筠在從事華媒工作的同時,還擔任翻譯,為中國和巴西的企業提供合同、營業執照等材料的翻譯服務,並經營着一家旅行社,主要接待赴巴西遊玩、考察的中國遊客及商務團隊。這兩年,林筠明顯感覺工作更加忙碌,「來自兩國企業的翻譯需求大幅增加,往來中巴之間的遊客量也顯著增多」。
在新加入「金磚大家庭」的金磚夥伴國,年輕一代華僑華人同樣躍躍欲試,渴望為金磚機制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作為一名85後,陳映玲這兩年開通了短視頻賬號,在各大網絡平台分享華僑華人在泰國的生活狀態、創業故事,推動中泰兩國民眾相互了解。在她看來,年輕一代僑商不僅熟悉所在國家的政策環境和市場規則,而且善用新技術、新媒體,可以更加快速地打通國際市場。「我們正在探索通過『直播電商+海外倉』模式,將中國的地方特色產品銷往其他金磚國家,也推動更多『金磚好物』直達中國市場。我們還計劃組建『中泰法律服務中心』,為中國企業到泰國投資發展提供幫助。」陳映玲說。
「在金磚機制下,古中商貿對接、文化交流、農業技術合作等領域都有年輕一代華僑華人的積極身影。例如,一些在古巴的華人企業參與引入中國的節水灌溉技術,幫助當地農民提升糧食產量;一些華人社團組織文化交流活動,推廣中醫等中國傳統文化,增進古巴民眾對中國的了解,促進中古兩國民間友好。」古巴青年僑領郭昕江說,他所在的古巴洪門民治黨計劃聯合古巴當地的新僑群體成立「中古金磚商務小組」,進一步推動兩國在新能源、醫療等領域的交流,藉助金磚機制促進更多合作項目落地。
期待金磚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金磚國家歷史文化、政治體制、經濟體量和發展水平等各不相同,而這恰恰體現了金磚機制可貴的包容性和互補性。對於「大金磚合作」的前景,年輕一代華僑華人充滿期待。
在巴西從事物流行業的華人青年王達表示,金磚機制推動中國與巴西的貿易往來,也為物流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和巴西的經貿合作具有高度互補性,例如巴西市場需要來自中國的工業製造品,巴西的農產品則希望更順暢地出口到中國市場。如果在金磚機制下能進一步打通中巴之間的雙向經貿往來,這對我們物流行業將是一個重大利好。」王達說。
林筠近期正在設計多條巴西遊客赴華旅遊路線,計划下半年在其經營的旅行社開通赴華游業務。「過去,我們主要接待來巴西旅遊、考察的中國團體。這兩年,隨着中巴合作日益密切,巴西企業、民眾對中國的興趣越來越高。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中國對巴西等拉美五國試行免簽政策,這一舉措以『簽證便利化』為支點,撬動了中國與巴西在文旅、經貿等層面的深度互動。近段時間,到我們旅行社諮詢赴華旅遊的巴西民眾越來越多。因此,下半年,我們打算正式開拓赴華旅遊的業務板塊,帶更多巴西企業及民眾體驗『中國游』。」林筠說。
作為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磚機制致力於加強南南合作與能力建設,推動全球南方國家技術轉移與工業化發展,倡導全球南方數字合作,助力非洲、東南亞國家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獲得年輕一代華僑華人的點贊。
「此次領導人會晤在數字基礎設施、人工智能等領域達成多項共識,將為馬來西亞等新興經濟體創造更多機遇,也將促進『金磚大家庭』之間的技術流通、人才交流,讓青年擁有更多創新創業的平台。」王曉庭認為,金磚機制不僅是一個經濟合作平台,更在推動全球治理多極化、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希望未來,『金磚大家庭』能夠攜手推進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能源可持續性等全球議題上的『全球南方方案』」。
吳鵬也期待未來金磚機制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特別是在應對諸多全球性挑戰方面形成更多共識,推動「全球南方」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提升。(記者 嚴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7月11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