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閆侃史
編輯 | 老閆侃史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一票之差,天翻地覆。就在7月1日,美國參議院以50:51的驚險比分通過了被稱為「大而美」的改革法案。副總統萬斯投出的那一票,直接引爆了美國政界、商界乃至整個國際格局的神經。
而就在法案塵埃落定的幾個小時後,前總統奧巴馬罕見發聲,一句話點破天機:「這是美國對自己影響力的主動削減。」
那麼,這份法案里究竟寫了些什麼?為什麼說讓中國白撿了個機會呢?
從50:51說起,特朗普贏了什麼?又輸掉了什麼?
誰都知道,特朗普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商人總統,可沒人想到他在2025年還能繼續玩出這麼大的動作。
這個「大而美」法案,從內容上看,幾乎就是特朗普主義的全集結:砍清潔能源、砍福利、砍外援,唯獨不砍軍費。
甚至連美國的債務上限都一次性上調了5萬億,這種「拆東牆不補西牆」的玩法,換做平時,早就被全體議員噴成篩子。
可現在,萬斯的一票直接鎖死懸念。這一票投下去,美國的新能源被一刀切,貧困家庭的生活補貼被腰斬,連AI產業賴以生存的電力保障也被架空了,就連美國的財政赤字也直接炸穿天花板。
特朗普贏了立法戰,贏了共和黨內部的忠誠測試,卻可能輸了美國未來十年的戰略穩定。
而清潔能源的「休克療法」,則讓中國光伏笑出了聲,法案通過後,最先跳腳的,不是環保人士,而是那些剛剛在德州和賓州投下幾十億美元建廠的新能源企業。
清潔能源稅收抵免的終止直接讓光伏和風電成本飆升,而對使用中國零部件項目加征新稅的條款,更是讓美國本土項目「雪上加霜」。
本來美國還想靠新能源打一場「技術翻盤戰」,結果現在是自己先拔掉了電池。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卻意外撿了個大便宜。
原本在國際市場上,特斯拉、通用這些美企在清潔能源項目上還有那麼點競爭力,現在法案一出,項目停工、訂單退單,中國企業反倒可以趁勢擴張,把被美國騰出來的市場接過來。
尤其在下一代技術如鈣鈦礦和疊層電池方面,中國早已甩開美國一截。
AI的未來,被斷了電
特朗普嘴上說要讓美國贏在AI賽道,可現實是,他剛剛親手砍掉了AI最需要的基礎設施,穩定供電。
根據麻省理工的報告,一次訓練GPT-4所需電量,相當於300戶美國家庭一年的用電,而美國原本就老化的電網,如今還要在沒有光伏和儲能的支撐下獨自應對AI數據中心的暴漲需求。
這不就等於在給AI斷糧嗎?
而中國在這一點上,布局早、投資狠,光伏+儲能的組合已經在全國範圍鋪開。等AI進入下一個算力密集階段,美國可能面臨「有芯片沒電用」的尷尬,而中國則可能在這場AI能源競賽中完成反超。
更尷尬的是,誰也沒料到,馬斯克會在這時候爆炸。就在法案通過後2小時,馬斯克在X平台上怒罵共和黨,並威脅要資助民主黨、甚至成立自己的政治組織。
特朗普毫不示弱,直接在Truth Social上回懟,就這樣,兩位曾經的「自由派民粹雙雄」撕破了臉。
更有意思的是,馬斯克的怒火不僅僅是情緒宣洩。特斯拉在中國的工廠早已是其利潤支柱,如果真被逼得走投無路,他完全可能把更多技術和資本轉向中國市場。
資本總是往收益高、政策穩的地方流動。美國如果不歡迎科技,那中國歡迎。
總結:
是的,這個曾經讓美國在非洲、東南亞、拉美贏得民心的機構,如今被特朗普削掉92%預算,等於掐滅了美國對外影響力的火種。
而中國呢?正好接過這個位置。無論是「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投資,還是在全球氣候融資會議上的承諾兌現,中國正慢慢填補美國撤退留下的空白。
信息來源:
萬斯一票破局 美參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大而美」法案內容都有什麼?——2025-07-02 11:06·海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