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在最後關頭選擇向美國低頭,但它千不該萬不該拿着中國在印尼種下的「花」,來獻給特朗普這尊「大佛」。
最近,印尼部級高官對外表示,印尼方面在和美方進行關稅談判的過程中,主動提出了一個和美方共同投資開發鎳礦礦產的項目。那麼對於這條消息,該怎麼看呢?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一個大背景就是,美國對貿易夥伴關稅談判的最後期限就要到了。在4月初那會兒,美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來勢洶洶,但叫停的也非常快,為什麼?就是因為特朗普發現,如果強制執行這一政策,只會讓美國自己損失慘重,所以特朗普就提出了一個90天的緩衝計劃,這90天一到,全球各國要給美國一個滿意的貿易協議才行。7月9號就是這最後的期限,離現在也就最後8天左右的時間。印尼這時候主動提出和美國共同開發鎳礦資源,其實就是在害怕一旦期限到了,美國會向印尼施加高額關稅壓力,所以印尼不得不搶在最後時刻,向美國妥協。
其次,可以看到,印尼其實是比較善於審時度勢的。它清楚的知道,美國現在最缺什麼、最需要什麼。近年來,中國對美國的關鍵礦產資源出口管控逐漸收緊,除了稀土之外,還有很多軍民兩用礦產也都被中方進行了出口管控。而鎳正屬於標準的軍民兩用礦產之一,在民用應用上,不鏽鋼、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特種合金的生產都需要用到它;在軍工領域上,鎳是無可替代的「性能倍增器」,直接關乎裝備的極限性能,俄羅斯的核潛艇就需要用到鎳,如果沒有鎳,核潛艇的殼體可能就會被深海高壓擠裂。此外,雷達組件、電磁系統、航空發動機的生產都需要用到鎳。而中國對鎳的控制力非常之高,中國精鍊鎳的產能佔全球75%以上。特朗普不希望如此關鍵的礦產資源被中國近乎「壟斷」,所以一直在試圖推動鎳的本土供應鏈發展。現在,印尼主動提出和美方共同投資開發鎳礦礦產的項目,可以說就是在給瞌睡來了的特朗普送去枕頭。
最後,印尼是個小國,在面對美國霸權施壓時做出妥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畢竟小國有小國的無奈,但印尼千不該萬不該拿着中國在印尼種下的「花」,來獻給特朗普這尊「大佛」。印尼的鎳礦儲量確實比較多,佔全球總儲量的近5分之一,但印尼缺乏冶煉、精鍊的能力,等於就是坐在金山上,但不知道如何開發金山。是中國願意出錢、出技術和印尼共同開發,並逐年增大投資,將印尼一步一步的抬上了全球鎳冶煉產業的領先地位。但現在,吃完了中國紅利的印尼卻將鎳礦礦產項目送給美國,這難道不是過河拆橋,玩「雙面操作」拆中國的台嗎?
印尼作為金磚國家之一,有些合作在金磚內部搞一搞就行了,不該和視金磚為「敵人」的美國攪和到一塊去。更何況,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印尼作為一個小國,不該明確選邊站隊,更不該左右搖擺。或許在印尼看來,它可以像印度一樣在中美博弈當中左右逢源,吃兩頭的好處,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印度現在可以說既未能真正融入西方體系,又與東方大國關係出現裂痕,已經陷入戰略孤立的雙輸困境。印度已經用如今的尷尬處境證明了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印尼應該具備戰略眼光,不該走上印度的老路。
印尼現在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壞頭。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如果期限一到,而大部分國家凝聚了絕不妥協的共識的話,那特朗普一意孤行的後果,就是要對全球國家徵稅,只要特朗普敢這麼做,那美國必將遭到反噬。可印尼現在主動向美國妥協的做法,可以說是提升了全球反抗國家凝聚不妥協共識的難度。如果再出現幾個像印尼這樣的國家,可能真的會讓特朗普為全球國家構建的「囚徒困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