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地方政府代表團竄訪台灣】
最近,印度和台灣之間的小動作引起了不少關注。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印度台北協會」在台北,舉辦了一個名為「台灣-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的活動,印度四個邦的政府代表團歡天喜地地到了台灣。乍一看,這似乎是一個普通的經濟合作論壇,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背後可沒那麼簡單。
首先,得先說說這場所謂的戰略夥伴論壇到底是怎麼回事。印度方面希望台企對印投資電子、電動汽車、網絡和人工智能領域。這些行業可是21世紀的「金礦」,誰能在這些領域搶佔先機,誰就能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但問題是,印度拉攏台灣,顯然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更像是為了向中國「示威」:你不讓我好過,我也讓你不舒坦!

【印度代表團竄訪台灣相關報道】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其實是印度在外交策略上又一次踩線。2024年的時候,印度設立了所謂的台灣「駐孟買經濟辦事處」,已經讓中方頗為不滿。而這次直接派政府代表團訪台,更像是在中方面前公然挑釁。
要知道,中印建交的時候,印度可是一口答應遵守一中原則的。那麼,現在的舉動就像是在說:「我說過的話不算數!」而且這次派出的不是普通成員,而是政府代表,直接把事情升級到了另一個層次。
話雖如此,印度的這種「小伎倆」實際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回顧歷史,印度在對台問題上一直是陽奉陰違。
一方面嘴上說著遵守一中原則,私底下卻頻頻邀請台灣專家參加各種論壇,與地方邦政府搞小動作。可以說,印度這種行為早已不是第一次,只不過這次規模史無前例,令人不得不多加警惕。

【印度打「台灣牌」對抗中巴緊密關係】
如果印度此舉只是單純地想在經濟上與台灣合作,那倒沒有什麼好說的。但眾所周知,國際政治從來不是那麼簡單。印度此舉不僅意在向台灣示好,更重要的是在打「台灣牌」,藉此對抗中巴緊密關係。
此前,印度抹黑中國在印巴衝突中「偏袒」巴基斯坦,這讓印度很不滿,而這次台灣事件就像是在對我們說:「你支持巴基斯坦,我也可以支持台灣。」
然而,但凡有點國際常識和政治智慧的人都能明白,這兩件事的性質有着天壤之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有着歷經歲月沉澱的「鐵杆友誼」,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領域,都保持着密切且友好的合作,這種關係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權等原則基礎之上的。

【中國駐巴大使姜再冬會見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巴伯爾】
而台灣問題,純屬中國的內政事務,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容任何外部勢力以任何形式進行干涉。印度此舉,不過是混淆視聽、惡意挑釁,企圖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製造混亂、謀取私利罷了。
當前,巴基斯坦因為中國裝備而佔據了一定優勢。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軍事裝備,中國都給予了巴基斯坦巨大的幫助。而巴基斯坦外長訪華後,更是收穫滿滿,中巴關係進一步加深。這讓印度非常不爽。
正如中國俗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印度這一操作在戰略上就是典型的短視行為。印度要明白,打「台灣牌」,並不能夠給他們帶來什麼戰略價值。相反,一旦玩火,只會得不償失。
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玩「台灣牌」的同時,也在和美國眉來眼去。美國作為「印太戰略」的推手,一直在拉攏印度,希望其能成為牽制中國的重要力量。

【印度希望借美國之手取代中國】
在美國的攛掇下,印度更加膽大包天,對中國產生了一種莫名的信心。殊不知,美國只把印度當作棋局中的一顆棋子,真正的核心利益在哪裡,彼此都心裏有數。
現在來看,印度這回大大咧咧跑到台灣攪局,無疑是在挑釁中國的底線。對於中國而言,一個中國原則從來都是不可觸碰的紅線。印度想以此作為和中國對抗的手段,顯然是低估了中方在這些問題上的堅定立場。
印度此舉不僅在大國關係中夾纏不清,還可能引發更多不必要的緊張局勢。中印關係因為邊境爭端已經動蕩多時,此時在台灣問題上再行挑釁,只會讓兩國關係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