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普京和特朗普一通兩個小時的電話,打破了俄烏衝突的僵局。放下電話後,普京很是高興,稱這通電話豐富坦誠且極其有益。
普京這話可不是簡單的場面話,我用外交黑話給大家翻譯一下。「豐富」意味着雙方談到了諸多敏感議題,除了烏克蘭外,可能還有能源等方面。並且雙方極有可能達成了某種框架性協議。
「坦誠」即說的很直白,雙方開門見山、各自亮底牌,沒有刻意迴避爭議。
「極其有益」就很值得琢磨了,普京很少在公開場合給美方以此評價,或許意味着,從這場對話中,俄方的某些實質性期待得到了滿足。那「某種實質性期待」究竟是什麼呢?或許我們可以從美國副總統萬斯的發言窺探一二。
萬斯的表態很明確:特朗普願意給俄羅斯全球經濟的准入機會,只要後者願意停戰。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你停戰,我就幫你解套,讓你不再當『世界孤兒』。
我們都知道,在俄烏衝突這三年時間,俄羅斯被全球政治經濟科技的主流圈子集體孤立。就拿麥當勞舉例,2022年5月,麥當勞宣布徹底退出俄羅斯市場,關閉了所有800多家門店,結束了30多年的經營歷史。要知道,1990年第一家麥當勞在莫斯科開業時,曾有上千人徹夜排隊,被視為蘇聯走向世界的象徵。麥當勞的這次撤退,不僅是品牌行為,更是一種象徵:俄方正從全球一體化的參與者,變成了一座「孤島」。
與拜登政府堅持制裁,孤立俄羅斯的手段不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在政治對話時風格極其具有交易性。他願意為俄羅斯解除制裁,以換取普京在俄烏問題上的態度鬆動。
對俄羅斯而言,特朗普提到的,正是其最為想要的。在長期金融、能源以及科技文化禁運環境下,俄羅斯只能依賴於灰色通道和中間商來維持經濟運轉。比如那支能繞過能源制裁的海上幽靈——影子艦隊,就是俄方在通過「躲貓貓式」的能源出口系統,達到給俄羅斯經濟輸血的目的。
如果俄方能用一紙停火協議,解除國際封鎖,那無異於一次低成本高收益的戰略勝利。
除了「極其有益」的評價外,俄方在通話後的聲明中明確表達了4點內容:俄方贊成停戰;願意同烏克蘭簽署包括停火在內的備忘錄;彼此應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俄方感謝美國為斡旋所做的努力。
與以往普京強調「特別軍事行動」正當性不同,此次俄方的態度出現了明顯軟化。要知道,在上周土耳其對話期間,俄方對停火的說辭,比現在強硬的多。明確表示烏東四州加上2014年吞併的克里米亞「地位不容談判」,也就是說,這些領土必須被承認為俄羅斯的一部分,談判可以談別的,但以上幾個地方的歸屬不容讓步。
此外,過去兩年時間,俄方將措辭重點放在了強調「特別軍事行動的正當性」、「實現去納粹化和去軍事化」。而現在,也就是2025年5月,俄方的措辭變成了強調「政治外交手段」、「妥協」、「感謝美國斡旋」。這番措辭的轉換,可以看作是俄方戰略重構的起點。
在同俄方通話後,特朗普給澤連斯基打去了電話。但從目前公開信息看,通話內容更像是通知,而非協調。
拜登政府時期,烏克蘭在美歐的話語體系中,是絕對的政治正確,是必須被支持的對象。而特朗普上台後,澤連斯基,甚至是歐洲都要面對一個難堪的現實,俄烏談判主導權正在悄然轉移到美俄之間。可以想像,若日後美俄就停火達成一致,那烏克蘭將被迫在人家擬好的和平協議上面簽字畫押。比如烏克蘭要在沒收回領土的前提下,被勸接受停火;加入北約也成了奢望。
美俄通話後,中方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的努力,支持俄烏直接對話談判,支持政治解決危機。措辭嚴謹的同時,中方也在暗示對特朗普的外交行動歡迎且不抵觸。
但歐洲會感到開心嗎?我看未必,德國、法國、波蘭的反對聲浪可能會是最大,畢竟在過去三年,這幾個國家在支援烏克蘭的過程中付出了太多太多。
特朗普的執政,充斥着個人英雄主義的風格,快刀斬亂麻的同時,長期功效也很懸。
總的來說,這次的一通電話,可以看作是俄烏和平的一個起點,各方的陣地,也正逐漸從戰壕,轉移到了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