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普陀區檢察院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該院網絡檢察綜合履職工作情況,並介紹典型案例。
通報顯示,2021年至2024年,普陀區檢察院共審查起訴網絡犯罪案件1098件1806人。犯罪主體呈現年輕化特徵,涉案罪名日趨多元,既有針對信息網絡的犯罪,又有利用信息網絡的上下游關聯犯罪。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普陀區檢察院充分發揮司法辦案職能,維護網絡空間安全,全鏈條懲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犯罪。嚴厲打擊跨境電信網絡犯罪,針對疑難、複雜、新型電信網絡犯罪案件,實行專業化辦理、專家輔助辦案工作機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有效引導電子數據的現場提取、固定保管、遠程勘驗等工作,織密犯罪指控證據鏈,有力辦理了一批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
凈化網絡生態。統籌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協同推進網絡空間綜合治理。
加大公民個人信息司法保護力度,在起訴3名非法截留、售賣實名制電話卡的被告人的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並開展行政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向相關行政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提升行業安全治理水平。
整治「自媒體」造謠傳謠等亂象,嚴懲「按鍵傷企」,辦理知名財經博主網絡敲詐勒索案,聚焦自媒體行業開展普法宣傳、釋法說理等,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聚焦網絡空間未成年人權益,構建未成年人網絡消費領域安全屏障,聯合區行政單位、互聯網企業共同設立全市首家政檢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聯絡站」。
服務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依法保護和規範數字技術、數字產業和數字市場。加強對網絡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辦理全國首例故意避開技術措施型侵犯著作權案,聯合發佈《企業數字版權技術措施保護指引》,支持健全版權保護體系,促進技術應用與風險提示,強化知識產權全周期保護,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