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盟友到仇敵:馬斯克要彈劾特朗普,還要建立新黨派?

2025年06月07日16:43:02 國際 1834

目前馬斯克的主頁置頂了一個投票,他詢問美國網友是否應該建立一個全新的處於中間地帶的不同政黨?截至發視頻時,已有560萬網友參與投票,結果顯示超過80%的人選擇「yes」。

從盟友到仇敵:馬斯克要彈劾特朗普,還要建立新黨派?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矛盾已完全公開化。據央視新聞報道,馬斯克甚至公開表示:「特朗普應該被彈劾,萬斯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估計JD萬斯看到後一頭冷汗——「哥們你罵歸罵,千萬別把我帶上。」

同樣,特朗普也沒少反擊。他表示:「馬斯克現在讓我非常失望,他不是一直聲稱要為美國省錢、替白宮開源節流嗎?那最簡單的省錢辦法就是終止SpaceX的合同,取消特斯拉的補貼。」所謂「說省錢誰不會」,兩人就這樣對罵了整整一夜。

起初雙方還算有理有據,圍繞經濟話題和美國債務展開爭論。但最後急了眼,馬斯克直接戳痛處:「如果不是我資助,特朗普根本贏不了總統大選,更控制不了眾議院和參議院。

從盟友到仇敵:馬斯克要彈劾特朗普,還要建立新黨派? - 天天要聞

必須承認,馬斯克或許說了實話——在去年的美國大選中,他確實立下汗馬功勞。但七個月前的馬斯克絕對想不到,自己竟會被推出來頂罪,成為美國白宮一切麻煩的替罪羊。

事情的真相是,特朗普與馬斯克公然撕破臉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首先,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在經濟問題上——尤其是胡亂制定關稅政策——讓馬斯克頭疼不已。原因很簡單:特斯拉的發展依賴全球化和現代產業鏈體系,關稅政策一出,特斯拉根本無法正常運營。不過當時馬斯克仍在白宮掛職,不便直接反對。

5月底,特朗普又提出所謂的「大而美法案」,徹底激怒了馬斯克。該法案核心內容有兩點:其一,大幅增加美國國防軍事開支,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美國軍工巨頭未來將獲得大量訂單;其二,調整稅收制度,簡言之就是為美國金字塔尖的富豪群體減稅。富豪少交的稅如何彌補?「大而美法案」給出的方案是削減普通人的福利開支——本就昂貴的醫保、社保等福利將進一步縮減。

從盟友到仇敵:馬斯克要彈劾特朗普,還要建立新黨派? - 天天要聞

這讓馬斯克徹底無法容忍——自去年大選結束後,他曾真心希望與特朗普聯手為美國帶來實際改變,為此甚至成立政府效率部門,將商業事務放在次要位置,全力投入政治,試圖削減冗餘開支、提升政府效率,挖空心思為美國省錢開源。然而「大而美法案」一出,馬斯克意識到自己頂着罵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

說真的,縱觀美國歷史,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從未有總統上台後直接與自己的最大金主翻臉——一個先例都沒有。但現在,特朗普上台還不到一年,就將馬斯克踢出陣營,徹底推向對立面。

從盟友到仇敵:馬斯克要彈劾特朗普,還要建立新黨派? - 天天要聞

馬斯克參與政治,圖的是政策紅利——無論是火箭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都需要白宮支持;而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仍需要傳統資本為其站台。這正是兩人矛盾的本質核心

七個月前,特朗普與馬斯克打破無數規則、違背眾多傳統,聯手登台、叱吒風雲。老話說「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當初無視多少規則,如今就會遭遇多少反噬。這就是歷史,這就是政治。

素材源自@N小黑財經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 天天要聞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曾是俄羅斯軍火出口頭號大客戶的印度,近年來採購武器時開始投向西方懷抱。這種趨勢讓俄羅斯頗為憂慮。美國「防務博客」網站6日稱,俄羅斯近期不斷鞏固與印度的軍事合作,試圖通過提供蘇-57E第五代戰鬥機等先進裝備,維持俄式裝備在印軍中的主導地位,進而穩固俄印關係。 參加今年印度航展的蘇-57戰鬥...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 天天要聞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在大城市的廣場,看到老鼠到處跑是什麼體驗?德國首都的市民對此已不再陌生。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赫爾曼廣場(Hermannplatz)眼下正陷入嚴重的鼠患危機。為此,該區政府已於近日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以遏制鼠患擴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