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退群賴賬,聯合國甩出28億賬單,呼籲中國擔起責任並作貢獻

2025年01月24日00:02:16 國際 1172

剛入主白宮的第一天,特朗普一口氣推翻了拜登80餘項行政命令,其中就包括了退出聯合國下屬的世衛組織以及《巴黎氣候協議》。這些破壞全球團結的舉動立即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發佈的消息,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哈克於本月21號主持記者會時,公布美國政府目前尚未繳納的各項攤款總額共計28億美元。現場有記者提問哈克,聯合國能否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得到這些款項。對此,哈克並沒有直接回應,而是指出美國歷屆政府都足額繳納了攤款。

雖然國際社會已經對特朗普的「退群」行為有所預期,但這並不意味着能夠無視特朗普對聯合國機構帶來的傷害。因此,部分聯合國機構負責人開始目光轉向中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斯蒂爾就公開呼籲中國擔起責任,進一步向其他國家「釋放減排信號並發揮領導作用」。不難想像,當聯合國在看見「特朗普2.0」依舊是用退群作為自己的起手式時,內心必然是五味雜陳。

特朗普退群賴賬,聯合國甩出28億賬單,呼籲中國擔起責任並作貢獻 - 天天要聞

對此,我國外交部對美國的退群行為也給出了回應,1月23日,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對美方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表示遺憾。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實際上,不止是特朗普推崇的孤立主義,美國引以為傲的單邊霸權,天生就和聯合國體系「水火不容」。

即便美國是聯合國的最大會費來源國,即便美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同樣無法改變這種內在的矛盾。更不用說,特朗普兩個任期組建的內閣,都熱衷於將「聯合國會費武器化」,妄圖用這種方式來挾持聯合國,壓制中國在聯合國體系的存在,稱得上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雖然形勢依舊惡劣,但是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之所以對我國喊話,就是希望我國能夠在美國缺位的情況下填補真空,真正引領國際社會繼續朝着能源轉型的方向邁進。

特朗普退群賴賬,聯合國甩出28億賬單,呼籲中國擔起責任並作貢獻 - 天天要聞

其實對於今天的中國而言,填補美國故意留下來的資金空缺絕非難事,但問題在於「名不正言不順」,而且這會開啟一個極為惡劣的先例,那就是由其他國家給美國的錯誤埋單,這無疑是在變相鼓勵美國的新保守派勢力繼續作惡,要知道,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就曾退出過《巴黎氣候協議》並退出過世衛組織,卻未受到任何懲罰。

因此,中國替美國繳納聯合國攤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相對應的,中國有能力,也有意願繼續在聯合國框架下踐行多邊主義。無論是國際公共衛生合作,還是推動全球可持續性發展,中國都可以作出貢獻。在接下來的四年時間裏,中國不僅要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全面發力,還要用實際行動來凸顯美國與國際主流價值觀的背道而馳。

特朗普退群賴賬,聯合國甩出28億賬單,呼籲中國擔起責任並作貢獻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政府自認為靠幾張「欠條」就能拿捏聯合國,甚至是癱瘓全球多邊合作,卻忘了真正的推動者其實是諸多聯合國成員國。可以預見的是,特朗普政府這次依舊是遵循着「會費一分都不繳、風涼話一句不少」的老套路。但世界在前進,聯合國也在前進,只有拒絕接受現狀的美國將被獨自留在原地。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着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着,在這場亂局裡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