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都市貢覺縣則巴鄉夏日村的山林間,林長布江手持手機,熟練地打開「昌都林長巡林APP」,輕點屏幕完成掃碼打卡,巡護軌跡與發現的問題即刻「躍上雲端」。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標誌着貢覺縣林業管理正式告別紙筆記錄,全面邁入數字化巡林。

「以往發現問題,我們得一層層打電話彙報,等待處理指令,耗時又費力。現在手機拍照上傳,位置、狀況一目了然,上級迅速回復,處理進展實時可查。」則巴鄉夏日村林長布江看着手機,感慨數字化帶來的巨變。布江及其巡林隊伍的便利,源自貢覺縣精心打造的「縣鄉村三級林長+網格護林員」責任體系。全縣30名縣級林長、94名鄉級林長、579名村級林長帶領5056名網格護林員,通過創新的「1名縣級林長帶動3名鄉級林長、輻射19名村級林長及168名護林員」網格模式,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全方位、無死角覆蓋。
「昌都林長巡林APP」是這套體系的「智慧大腦」。貢覺縣以此為核心,構建「巡林打卡+問題閉環」管理模式。每一次打卡,不僅精準記錄巡護足跡,更實現了問題從發現、上報、處理到核查的全流程數字化轉型。貢覺縣林草局副局長索朗卓嘎深有感觸:「數字化的最大優勢在於責任清晰可追溯、處置及時可閉環。如今,每個網格、每次巡護、每個問題在系統中都清晰可見、精準追蹤,指揮調度實現『一屏掌控、一鍵直達』,徹底打通了管護『最後一公里』。」
數字賦能成效斐然。截至今年5月底,縣級林長帶頭巡林41次,帶動縣鄉村三級林長巡林4888次。為確保數字化巡林常態長效,貢覺配套建立了「周調度、月通報」的透明化考核機制,對巡林頻次、軌跡覆蓋率、問題處置率等12項指標進行嚴格量化排名。
當巡護足跡化作精準數據,當山林保護與雲端網絡緊密相連,貢覺縣以「數字林長」為鑰匙,開啟了生態保護精細化、智能化的新篇章,為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注入堅實力量。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