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運通道之一,巴拿馬運河連接着大西洋與太平洋,每年有數以千計的船隻穿行其中,為全球貿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隨着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近日發表的強硬言論,這條水道的主權和運營問題再次成為國際焦點。特朗普不僅指責中國在運河事務中「暗中控制」,還宣稱美國當年「愚蠢」地放棄了運河主權,並暗示美國可能採取措施重新掌控這條戰略要道。
這一表態迅速在國際社會引發爭議。許多人擔憂,特朗普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巴拿馬運河的中立性,甚至給地區穩定帶來威脅。而作為回應,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里卡烏特·瓦斯奎茲(ricaurte vásquez)以及巴拿馬政府紛紛強硬表態,捍衛運河主權,同時駁斥了特朗普的言論。
巴拿馬的立場:主權不可侵犯
巴拿馬運河由美國於20世紀初修建,並長期由美國控制。然而,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與巴拿馬簽署協議,約定於1999年將運河主權移交巴拿馬。從那時起,運河完全由巴拿馬負責管理,成為國家象徵性資產。然而,這並不意味着運河與美國的聯繫完全切斷。如今,運河的70%海上貿易流量仍與美國有關,足見其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
特朗普的批評則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他認為美國當初的移交決定是「錯誤的」,令運河這一重要戰略資產脫離美國掌控;二是他指責中國企業通過運營運河沿岸港口,間接影響了運河事務。這些言論不僅在美國國內引發爭議,也令巴拿馬方面迅速作出反駁。
對於特朗普關於「重新奪回巴拿馬運河」的提議,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立即表態稱:「運河將永遠屬於巴拿馬人。」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瓦斯奎茲則進一步強調,巴拿馬運河始終保持中立,向所有國家開放,「不存在中國或其他國家控制運河的情況」。
反駁中國干預陰謀論
瓦斯奎茲解釋說,目前確實有中國企業參與運河港口的運營,但這源於1997年進行的公開競標,且運河沿線還包括美國和台灣企業的參與,完全不存在特朗普所謂的「暗中控制」。此外,根據《中立條約》,巴拿馬運河無法為任何國家提供特權,包括美國在內。唯一的例外是美國軍艦享有優先通行權,但這一規則是為軍事用途所設,並不涉及商業活動。
近年來,巴拿馬運河的運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帶來的乾旱問題。乾旱導致運河蓄水庫水位降低,迫使每日通行船隻的數量減少。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運河的通行效率,也讓運營方不得不提高預訂時段的費用,以維持基本運營。
瓦斯奎茲表示,運河的收費標準一貫公開透明,不存在任何歧視或特殊待遇。近期的收費調整是長期規劃的一部分,未來任何進一步的收費調整都將通過公開聽證程序。對於特朗普批評的「荒唐費用」一說,他反駁稱,收費規則對所有船隻一視同仁,並不存在不公平問題。
特朗普言論背後的政治意圖
儘管特朗普的言論在巴拿馬和國際社會引發反感,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更像是他為選舉造勢的一種策略。通過渲染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特朗普試圖強化其一貫的反華立場,並爭取支持者的認同。然而,從法律和現實的角度來看,美國重新奪回巴拿馬運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專家指出,運河主權的移交早已受到國際法的保護,任何試圖單方面改變這一現狀的行為,都會引發嚴重的地緣政治後果。此外,特朗普關於中國控制運河的指控也缺乏事實依據,僅是為其政治議程服務的誇張表態。
自1999年主權移交以來,巴拿馬政府通過現代化升級和高效管理,顯著提升了運河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儘管面對乾旱、疫情等多重挑戰,運河的運營效率依然保持高水平。未來,巴拿馬計劃通過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並進一步優化運河管理規則,以維持其全球貿易樞紐的地位。
可以預見,巴拿馬運河的穩定運營將繼續影響全球貿易格局。而面對外界的種種爭議,巴拿馬方面在運河主權上的堅定立場,不僅維護了國家利益,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保障。儘管特朗普的言論掀起波瀾,但從實際角度來看,這些表態更多是一種政治噱頭,對運河的實際管理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