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到訪俄羅斯,普京熱情款待,不僅「當司機」,還分享寶駒。然而,莫迪在歡迎晚宴上的一番話,把氣氛搞得相當尷尬。聽懂了弦外之音的普京,只能撇着嘴撓頭。莫迪的這兩句「批評」,恐怕是難以撼動普京的決定。
莫迪和普京散步交談
日前,莫迪時隔5年到訪俄羅斯,普京也是在歡迎儀式上下了不少功夫。莫迪還沒到,俄方發言人就表示,俄方非常重視朋友的到來,莫迪與普京將舉行多種形式的會談,行程十分豐富。
在正式會談前,普京就邀請莫迪,在總統官邸進行了一場「私人會晤」。這場一對一的會談,兩個人談了足足3個小時才結束,普京不僅親自駕車,陪同莫迪參觀總統官邸,還邀請莫迪去了馬廄,看自己的寶駒。兩人說說笑笑,相談甚歡。
俄烏衝突爆發後,印度並沒有加入西方制裁俄羅斯的行列,反而以折扣價購買了大量俄羅斯石油,進一步加強了俄印兩國的能源合作。根據此次俄印兩國發佈的聯合公報來看,雙方接下來還是進一步加強經濟方面的合作。
普京與莫迪進行了私人會晤後,還為莫迪舉行了歡迎晚宴。兩人順勢就俄烏衝突展開了討論。在此期間,莫迪突然冒出了一句比較突兀的話,把普京整得有點尷尬,甚至是下不來台。
普京尷尬撓頭
莫迪表示,戰爭解決不了問題,槍炮也不能保證和平。看到在戰爭中,有很多無辜孩童被殺害,他感到「非常心痛」。莫迪說出這一番話的背景是,就在他到訪俄羅斯的當天。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兒童醫院遭到了導彈襲擊,初步估計導致了50多人死傷。
事發後,烏方一口咬定,是俄軍發動的襲擊。俄方則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反駁,稱這次事故是烏方防空導彈墜落造成的。先不說這個事情到底是誰的責任,莫迪當著普京的面講這個話,確實有點不對勁。普京在聽完莫迪的話後,也是默不作聲,撓了撓頭。
烏克蘭兒童醫院遭遇導彈襲擊
顯然,莫迪跟普京說這話的時候,氣氛是尷尬的,不輕鬆的。外媒也察覺出了氣氛的微妙,路透社報道稱,莫迪用非常情緒化的語言,對普京進行了委婉的譴責。《華爾街日報》則稱「莫迪公開譴責普京,對基輔兒童醫院的襲擊。」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烏衝突剛爆發時,莫迪也曾當面規勸普京,稱「現在不是打仗的時候」。莫迪的想法是點醒普京,言外之意就是,再這麼鬧下去大家都沒好處。
當時,這也被西方看做是,莫迪在向普京「潑冷水」,表示委婉的批評。當時,普京雖然當場應了下來,說會儘快結束戰爭,但現如今看來,莫迪含蓄的表態,並沒有起到停火止戰的作用。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很少有國家領導人有機會,能當著普京的面批評對烏的特別軍事行動。因此,莫迪的發言也是引發了各方關注。只不過,莫迪當面提反戰,也不可能打消俄羅斯達成預期目標的決心,現在,俄羅斯也是進退兩難,打多久已不是俄說了算。
拜登再宣對烏軍援
按理來說,俄軍現在在戰場上佔據優勢,只要俄羅斯想打,有很大概率會贏得勝利。如果俄羅斯想和,此前,澤連斯基也曾表示,烏軍確實傷亡慘重,烏克蘭願意與俄羅斯進行和談。
但是,俄烏雙方的立場,目前還是存在巨大分歧。如果要進行和談,能不能談攏,是要首先考慮的一個問題。
普京要求烏軍撤出東部四區,並且承諾不會加入北約,不會擁有核武器,只要烏克蘭做到,俄軍就會立即停火。但是,澤連斯基將接受這些條件視為「投降」。而烏克蘭則要求俄軍,無條件撤退。雙方的談判前提,現在還沒有任何一方同意,雙方的停火條件也相去甚遠。
目前為止,停戰對俄來說可能有2種情況:一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二是,沒達到目的。如果是後者,剛剛獲得連任的普京,會難以在國內交差,權威和信譽都可能面臨破產。而且,如果北約繼續向東擴張,將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對於俄羅斯來講,主動撤軍,放棄自己的底線,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
而俄羅斯能否達到目的,取決於西方對烏支持到什麼時候,能保持多大的力度。近日,英國國防大臣訪烏,承諾向烏提供更多火炮、彈藥和導彈,以此強調英國堅定的支持。
在日前召開的北約75周年峰會上,拜登宣布,再給烏克蘭5套新的防空系統。這也預示着,西方還在加強對烏軍援,和平談判仍看不到希望,戰爭的長期化,也就不可避免。
目前,北約仍是烏克蘭的堅定後盾。俄方也打算通過擊垮烏克蘭,來重創北約。普京現在很清楚,目前俄軍不只是在與烏作戰,而是與整個西方世界,尤其是北約在作戰。這就預示着,俄烏戰爭無論以何種方式結束,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都將對未來的國際安全格局,和國際戰略態勢,產生重大影響。
莫迪想靠私人交情規勸普京「停戰」,這絕非易事。在對烏作戰這件事上,普京擁有絕對的信念。這不僅僅關乎到普京個人的政治生涯,還關乎到未來俄羅斯的生存空間。西方想通過莫迪之口,讓普京在這件事情上讓步,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