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事件,還有哪些關注點?

2024年05月16日21:01:59 國際 4100

深度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事件,還有哪些關注點?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5月15日,一連串槍響打破了中歐國家斯洛伐克的平靜。據新華社援引斯洛伐克通訊社報道,斯洛伐克總理菲佐當天在該國特倫欽地區遭遇刺殺,身中數彈受重傷,據稱目前情況穩定。這一消息令各方震驚。一國總理為何突遭槍擊?行兇者動機何在?分析指出,這起事件發生在斯洛伐克黨爭激烈、社會極化等背景下。

史上罕見

據悉,菲佐當天在斯洛伐克西部的特倫欽地區召開一次政府會議後離開,當時有一小群人在街上等待着迎接總理。而當菲佐走來時,一名頭髮灰白的男子突然拿着槍向他撲來。五聲槍響後,菲佐倒地不起。

現場視頻畫面顯示,菲佐被工作人員帶上一輛車,隨即離開。隨後,他被直升機送往班斯卡-比斯特里察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官方稱,出於「緊急干預」必要,菲佐被帶到班斯卡-比斯特里察,而不是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斯洛伐克內務部長埃什托克15日晚說,菲佐情況危急。但斯洛伐克副總理兼環境部長塔拉巴此後透露,菲佐的手術進展很順利,目前沒有生命危險。塔拉巴還說,菲佐「受了重傷」,一枚子彈「擊中腹部,另一枚擊中關節」。

目前看來,襲擊未造成其他人員受傷,行兇者目標明確。這起刺殺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斯洛伐克總統恰普托娃強烈譴責此次襲擊,並希望菲佐儘快康復。

埃什托克說,這是自斯洛伐克1993年成為獨立主權國家以來,「第一次有人決定不在選舉中表達政治觀點,而是在街上拿着槍。」

還有評論稱,這是自2003年3月塞爾維亞總理金吉奇遇刺以來,歐洲領導人首次遭遇刺殺。

華東師範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主任高曉川也指出,在斯洛伐克這段31年的歷史上,公開行刺國家領導人的舉動十分罕見。

國際層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拜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紛紛發聲,對刺殺行為表示譴責。

政壇老將

事發後,菲佐成為國際輿論焦點。實際上,現年59歲的菲佐在斯洛伐克政壇可謂老將。

他上世紀90年代步入政壇,分別於2006年、2012年和2016年三次出任斯洛伐克總理,是斯洛伐克在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但他在2020年大選中失利。但在去年9月,菲佐捲土重來。當時,在烏克蘭危機延宕、民眾對生活成本危機感到失望等背景下,菲佐領導方向-社會民主黨以「親俄」「反美」競選綱領贏得議會選舉,第四次出任斯洛伐克總理。與作用有限的總統不同,總理是當地政府的決策首腦。不過,該黨當時未能獲得國民議會過半數席位,隨後與另外兩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

政治動機

眼下,這名槍手及其行兇動機同樣引發輿論關注。

埃什托克1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初步信息顯示,這一暗殺行徑顯然出於政治動機,嫌犯在上月總統選舉後不久作出刺殺領導人的決定。「我們正盡一切可能調查這一令人髮指的行徑」。

在高曉川看來,首先,行兇者的動機在於對政府的不滿。值得注意的是,自菲佐去年10月出任總理後,斯洛伐克在內政外交領域的政策出現大幅轉變。

內政方面,這一屆政府在司法、媒體、社會組織運行等領域推出一系列改革方案,但在國內引發爭議。

外交方面,此前一屆中右翼政府曾是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而本屆政府則在成立後立即停止對烏軍援。菲佐還曾表示反對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

上月初,斯洛伐克政局又迎來關鍵轉折點。在當時舉行的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國民議會議長佩列格里尼擊敗親西方競選對手獲勝。他與菲佐為長期盟友,均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展開和平談判。佩列格里尼定於6月15日就職,現任總統恰普托娃同日卸任。

其次,高曉川注意到行兇者的個人背景。

據悉,槍手為一名71歲男性辛圖拉,來自斯洛伐克西南部城鎮萊維采,曾在一家購物中心當保安。流傳於社交媒體的一段視頻顯示,行兇者戴着手銬,說他不贊同菲佐政府的政策,包括媒體改革。

在社交媒體上還可以查找到辛圖拉多年來就歐洲政治局勢發表看法的視頻,表達對暴力、仇恨、極端主義的擔憂,同時反對外來移民。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這名槍手據稱是斯洛伐克作家協會成員,出過三本詩集。這名槍手之所以選擇5月15日這一節點行兇,也可能與斯洛伐克議會當天審議有關改革法案,反對黨組織抗議活動有關。

從家庭背景來看,這名嫌犯的兒子告訴當地媒體,他的父親合法持有一把槍。「我完全不知道我父親打算做什麼,策划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他只能告訴媒體,他父親沒有把票投給菲佐。

從成長經歷來看,有知情人士稱,嫌犯「年輕時很叛逆,但並不好鬥。」

儘管真相仍然撲朔迷離,但嫌犯在事發現場便被安保人員制服,目前已被警方控制,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目前看來,這是行兇者出於個人情緒和動機,採取極端做法的事件。」高曉川說。

再者,「這起事件看似凸顯出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社會極化的現象。」高曉川說。這從近年來的選舉也可見一斑,幾乎沒有哪個政黨可以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埃什托克等官員也表示,刺殺行為與仇恨言論和社會分歧所導致的政治氣氛有關。他呼籲停止散布出於政治動機的仇恨言論,表示將確保政府官員、反對派和媒體人士的安全。

高曉川還提到當地法律允許的持槍權。據悉,斯洛伐克內務部可以向年齡已滿21歲的斯洛伐克自然人簽發持槍許可證。還有當地民眾表示,事發前,警方並未搜查等待總理到來的人群。

影響幾何

在國內外輿論感到震驚的同時,這起罕見的刺殺事件或將帶來廣泛影響。

國內層面,高曉川指出,從去年10月菲佐出任總理,到佩列格里尼今年4月贏得總統選舉,隨着兩位政治人物相繼登上權力舞台,方向-社會民主黨相繼取勝,斯洛伐克國內出現新的政治格局,體現去西方化趨勢。斯洛伐克這個擁有近540萬人口的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會否進一步脫離西方,持續引發關注。與之情況類似的國家還有匈牙利。

但與此同時,斯洛伐克朝野各政黨在一系列內政外交議題上的對立比較尖銳。比如,一個陣營對俄羅斯友好,支持俄烏和談;另一個則推動與歐盟和西方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繼續支持烏克蘭。隨着執政黨指責反對黨煽動襲擊事件,當地政治的緊張氣氛和極化趨勢或將加劇。

埃什托克也說,由於政治氣氛緊張,該國「處於內戰邊緣」。

歐洲層面,眼下距離新一屆歐洲議會選舉還有三周時間,政治競選活動正在升溫。與此同時,針對政治人物的暴力事件正在歐洲引起迴響。

本月初,德國已相繼發生三起針對政界人士的襲擊事件,受害者包括柏林前市長,引起德國總理朔爾茨關注。有當地政界人士將政治暴力事件增多歸咎於德國極右翼選擇黨的興起。

展望下月歐洲議會選舉,外界原先預計菲佐這樣帶有民粹色彩的領導人可能會得勢。眼下,高曉川預計,鑒於斯洛伐克國內政局緊張,此次刺殺事件可能會對方向-社會民主黨的選情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向唐寧街10號進軍!斯塔默:下一個布萊爾? - 天天要聞

向唐寧街10號進軍!斯塔默:下一個布萊爾?

2019年11月5日,基爾·斯塔默(右一)在英國哈洛參加工黨活動。相比剛剛結束歐洲議會選舉驚魂未定的法德等國,早已「脫歐」的英國更早嗅到了變化的味道。英國媒體認為,連續執政14年、歷經5任首相的保守黨很可能會在下月4日的議會選舉過後被工黨取代。而基爾·斯塔默就是那個帶領工黨自去年初以來在民調中,保持領先保守黨...
黃強在達州調研時強調 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黃強在達州調研時強調 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黃強在達州調研時強調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6月11日至6月12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在達州市調研,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要求,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決守牢安全底線生態紅線,努力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展現更大擔當...
「賴清德這四年不用幹了」丨灣區望海峽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這四年不用幹了」丨灣區望海峽

這是《灣區望海峽》的第170期 賴清德當局對三讀通過的立法機構改革法案提出「覆議(即行政機構要求立法機構再行審議,重新投票)」,並舉全黨之力對藍白陣營發起輿論攻勢,而國民黨這回也沒有束手束....
澳大利亞總理髮表署名文章:與中國有效合作將使區域內所有人受益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總理髮表署名文章:與中國有效合作將使區域內所有人受益

在國務院總理李強訪澳前夕,當地時間6月12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發表題為《與中國有效合作將使區域內所有人受益》的署名文章。他表示,李強總理此訪是2017年以來中國總理首次訪問澳大利亞,標誌着澳政府重建澳中對話和穩定兩國關係的努力又向前邁出了一步。文章稱,澳大利亞歡迎...
美國CPI攜手FOMC重磅來襲 市場準備迎接「驚魂一夜」! - 天天要聞

美國CPI攜手FOMC重磅來襲 市場準備迎接「驚魂一夜」!

「最刺激的周三」來了,今晚美國CPI攜手美聯儲決議重磅,全球投資者嚴陣以待。以下是主要看點:關注核心CPI環比,若核心CPI環比和關鍵的OER租金弱於預期,市場可能開始為7月降息定價。核心CPI環比也將是主宰美股當天漲跌的關鍵變量,核心通脹率環比增速高於0.3%才會給市場帶來壓力,介於0.25% - 0.30%可能性25%,標普500指...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天帥,擬任新職 - 天天要聞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天帥,擬任新職

近日,黑龍江省委組織部發佈幹部任前公示。馬天帥,現任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一級調研員,擬任縣(市、區)黨委書記。馬天帥 資料圖片公開資料顯示,馬天帥,男,漢族,1974年5月生,籍貫黑龍江雙鴨山,在職研究生,中共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