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尿急誤把高架當隔離帶一躍而下?有頭無尾都擋不住評論區吃席

2023年10月03日21:36:21 國際 9349
男子尿急誤把高架當隔離帶一躍而下?有頭無尾都擋不住評論區吃席 - 天天要聞

新近,一段「男子尿急誤把高架當隔離帶一躍而下」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據媒體報道,這一幕發生在廣東佛山南海區大崗互通高速路上,當時男子夜間行車堵車遇尿急,不慎將高架橋護欄誤當作隔離帶,一躍而下。

一定程度上,雖然媒體報道行文簡短,但是該有的新聞要素也都全了。只是在事件到底如何上「不夠徹底」而已。這個「不夠徹底」是啥?不管有沒有新聞素養的人也都能看出來,就是男子一躍而下最後怎麼樣了?

按理說,輿論層面有這樣的追問也是正常的。畢竟一個人從高架橋護欄一躍而下,而且還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就算高架橋下是水溝或河流,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至於高架橋下要是車道或硬地面的情況,更是讓人感到無限後怕。

可我們細品媒體報道的綜述「外出遊玩,注意安全」,會發現媒體只是把這個事情當作警醒案例來報道,並非是當作追蹤案例來報道。什麼意思呢?就是既然媒體並沒有過多透露男子一躍而下後的情況,就說明男子很可能「躲過一劫」。當然也可能因為媒體目前獲得的信息有限,導致無法把報道結果徹底化。

之所以這樣講,並非是為報道這條新聞的媒體辯護,而是看到評論區提前為男子吃席,總讓人覺得有些惡臭。要知道,媒體報道往往很難一次性把一件事情的前前後後都說清楚,所以要想了解清楚一件事情,自然需要多方信息、多次信息交叉驗證。

也就是說,只要報道信息是真的,基本要素是全的,那麼這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至於深度和廣度,即便也是我們期待的媒體報道,但是礙於現實條件,並非每件事情都能被報道透徹、所以讓子彈多飛一會兒,確實在很多時候是需要的。

不過報道是一回事,如何閱讀報道又是另一回事。只可惜很多時候,很多人是談不上閱讀報道的,只算得上看報道。一般來講,閱讀報道,是指的可以閱讀出報道背後的「沒說的話」,也就是報道到底說了什麼?希望我們被影響到什麼?而看報道的人,就是希望「直給」,只要報道「直給」不夠,就會認為報道「不徹底」。

換句話說,在看報道的人眼中,「直給」多少比信息真假更重要。於是你會發現。評論區里常常有人罵罵咧咧,只要報道不「直給」,他(她)們就覺得「小編們」不專業。拿「男子尿急誤把高架當隔離帶一躍而下」這件事情來講,他(她)們除了覺得小編不專業,更荒唐的是在評論區瘋狂吃席,即便面對的是一條「有頭無尾」的簡訊報道。

坦白講,媒體後續會不會繼續報道男子到底怎麼樣了,我們並不能確定,但是這並不妨礙這條簡訊報道帶給我們的警示。也就是說,這條簡訊雖然「不完美」,但是從報道的初衷和意義上,道理說清楚了,目的也達到了。

至於評論區基於吃席的追問,只想說他(她)們只是為吃席而吃席,對於一躍而下的男子到底憋沒憋壞,摔沒摔壞,他(她)們壓根兒並不關心。說實話,媒體報道的初衷也不是讓大家關心一躍而下的男子,更多是希望大家不要犯類似的錯誤。所以,此刻請再次默念在這件事情上,媒體報道的綜述:「外出遊玩,注意安全」。

當然,對於男子到底怎麼樣了?從人道主義層面出發,希望他沒事總還是值得推崇的,可既然媒體報道沒有具體說明,那麼作為置身事外的人們,最好的人道主義就是不亂吃席。因為一旦陷入吃席邏輯,意味着評論區的「看客們」,只是為尋求事情結果上的刺激和談論上的聳人。而對於報道希望我們怎樣?一躍而下的男子怎樣?他(她)們才不關心呢?

如此再去審視報道的初衷和意義,不得不承認,雞同鴨講是常態、世間悲歡不相通是常態、講道理講不通是常態、常識被淹沒是常態、信息傳遞失效是常態等等,如此種種,只想說,從報道到理解報道,這不是我們看到一盤菜就是一盤菜的事情,而是每個人都在盲人摸象,都在搜尋自己想看到的信息。於是,從報道到被報道,小編們和當事人們註定成為被攻擊和戲謔的對象。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阿斯:考慮到伊卡爾迪狀態存疑,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 天天要聞

阿斯:考慮到伊卡爾迪狀態存疑,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

根據《阿斯報》的報道,科莫已與莫拉塔達成個人協議,正在等待加拉塔薩雷的放行,但加拉塔薩雷不想放走莫拉塔。報道稱,伊卡爾迪的狀態影響着莫拉塔的去留,與此同時,奧斯梅恩在今夏離隊概率在增大。退一步講,莫拉塔會繼續留在加拉塔薩雷,即便奧斯梅恩也留隊。因為他能否留隊不取決於尼日利亞人,而取決於傷缺八個月的伊...
美國眾議院程序性投票推進所謂「大而美」法案 - 天天要聞

美國眾議院程序性投票推進所謂「大而美」法案

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為推進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謂「大而美」法案進行多輪程序性投票,這是該法案能否進入正式辯論與表決程序前的關鍵門檻。如果程序性投票全部通過,眾議院將就該法案進入正式辯論與表決程序。目前上述程序性投票尚未有結果。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微弱多數通過了...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 - 天天要聞

美日印澳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啟動,被指「針對中國」,專家:該合作面臨諸多挑戰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白雲怡】「美國周二宣布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啟動一項關鍵礦產倡議,以抗衡中國。」據路透社報道,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當地時間7月1日在華盛頓召開外長會,在會後發佈的聯合聲明中,四國外長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宣稱該倡議「旨在通過合作保障並使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以增強經...
服務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 - 天天要聞

服務效能再提速 太原市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

本報訊 7月2日,從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印發《不動產登記隊伍作風整改工作方案》,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全面啟動不動產登記隊伍作風整改工作,力求實現服務效能再提速,傾力解決群眾「登記難」問題。
歐洲迎極端高溫,埃菲爾鐵塔被熱到彎曲偏斜 - 天天要聞

歐洲迎極端高溫,埃菲爾鐵塔被熱到彎曲偏斜

近日,歐洲多地被「熱穹頂」籠罩,熾熱高溫從地中海一路延伸至英國、德國等國家。法國氣象局指出,截至6月30日,法國96個行政區中已有84個發佈橙色高溫預警,另有16個進入紅色警戒。酷熱天氣甚至影響到巴黎地標——埃菲爾鐵塔,其鋼結構因日照受熱膨
盟發展改革委對「兩重」項目進行督導 - 天天要聞

盟發展改革委對「兩重」項目進行督導

【來源:阿拉善盟工作委員會_工作動態】按照國家、自治區關於「兩重」項目工作要求,為切實做好「兩重」項目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推動投資計劃規範高效執行,近日,盟發展改革委會同旗區發展改革部門、住建部門對2024、2025年城市地下管網類「兩重」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