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給中國打電話」

2023年08月28日22:38:05 國際 1833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從4月中下旬起,印度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新冠疫情爆發,這一南亞國家的困境引發了全球廣泛的關注。如何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成為印度國內的緊迫問題。印度《經濟時報》於5月28日發表了一篇富有觀點性的文章,題為《印度走出疫苗短缺困境的方法:向中國伸出援手》。

印媒:「給中國打電話」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文章並非原創於印度《經濟時報》,而是轉載自彭博社旗下的印度財經新聞網站BloombergQuint,儘管標題在轉載時有所更改,但原文的核心觀點並未改變。BloombergQuint的原文是一篇專欄觀點文章,題為《為何印度應購買中國疫苗》,其觀點鮮明而明確。

文章一開始就直截了當地指出,印度在疫苗戰略上遭遇了失敗。作者強調,對於第二波新冠疫情的輕視以及錯誤地相信國產疫苗足以接種10億成年人,導致了印度深陷疫情泥潭。文章還提到,儘管印度正在努力從輝瑞、莫德納和強生等公司採購疫苗,但這些公司的訂單已經排滿。

印媒:「給中國打電話」 - 天天要聞


然而,有一個解決當前困境的方法,只要印度政府能夠更加現實,那就是從其地區的「競爭對手」中國購買疫苗。

雖然中國的疫苗並不能幫助印度實現群體免疫,但至少可以確保在下一波疫情到來時,印度不會因為缺乏醫院床位和氧氣而導致每天數千人的死亡。

然而,印度在採取這一舉措時面臨一些挑戰,包括長期存在的領土糾紛問題。

印媒:「給中國打電話」 - 天天要聞


自從一年前在喜馬拉雅邊境爆發激烈衝突以來,減少來自中國的進口和投資已經成為印度總理莫迪呼籲實現自給自足的未明言之的目標。

儘管一些印度政界人士可能會對接受中國國葯和科興疫苗心存不滿,但是在當前局勢下,有什麼比拯救印度人民免於不必要的死亡,以及可持續地重啟經濟更為重要的國家利益呢?

文章還提到,儘管印度去年已經訂購了mRNA疫苗,但文章對此並不抱太大樂觀。作者指出,輝瑞和莫德納明確拒絕滿足印度各邦在完善接種設備方面的需求。即使印度政府能夠說服這些疫苗生產商,也可能難以及時獲得援助,以控制第三波疫情。

印媒:「給中國打電話」 - 天天要聞


印度政府目前希望通過增加俄羅斯的衛星5號疫苗供應,提高本土兩家疫苗生產商的產能以及其他措施,在今年年底前獲得所需的20億劑疫苗。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是,目前零零散散的疫苗數量不會有太大改善。目前,印度每天接種疫苗的人數不到200萬,比4月份減少了40%。

因此,文章呼籲,現在是印度政府採取行動的時候了。尤其對於一個醫療條件參差不齊、醫療保障力量薄弱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儘早使更多人完成全面疫苗接種至關重要。即使一些人在接種疫苗後仍然感染,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會需要住院治療。印尼,作為另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發現科興疫苗在防止醫護人員住院和死亡方面的有效性超過了95%。這應該給印度帶來信心。

印媒:「給中國打電話」 - 天天要聞


此外,文章還指出,採用中國疫苗的成本是可以承受的。儘管印尼據報道每劑支付了14美元的費用,但如果印度願意支付30美元每劑又有何不可呢?為了讓10億成年人中的25%完成全面疫苗接種,印度將需要花費150億美元,這僅略高於中央銀行剛剛支付給政府的股息。

總的來說,文章強調了印度政府應該採取積極行動的重要性。在當前形勢下,醫療條件不一的發展中國家應儘早全面接種疫苗,尤其是在醫療保障力量


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有些人在接種後出現疫情突破,但大多數人不會需要住院治療。印度可以借鑒印尼的成功經驗,因為印尼發現科興疫苗對醫護人員的保護效果超過95%,這無疑可以增加印度的信心。

此外,文章還強調,採用中國疫苗是經濟上可行的。儘管印尼據報道每劑支付了14美元的費用,但如果印度願意支付30美元每劑又有何不可呢?為了讓10億成年人中的25%完成全面疫苗接種,印度將需要花費150億美元,這僅略高於中央銀行剛剛支付給政府的股息。


印度衛生部29日的報告顯示,截至29日,印度累計報告的新冠確診病例超過2770萬例,僅次於美國。這一數字足以說明印度面臨的嚴峻挑戰。然而,文章的觀點明確,現在是採取果斷行動的時候了。對於一個擁有龐大人口但醫療條件薄弱的國家來說,儘早實現疫苗接種的全面覆蓋至關重要。現在,印度的國家利益迫切要求採取行動,拯救生命,穩定局勢,恢復經濟。


總結而言,印度面臨的疫情挑戰需要全面而有力的應對措施。儘管印度已採取了一些行動,但現在是時候向中國伸出援手,購買疫苗以阻止更多人的死亡,確保醫療系統不會再次陷入危機。在這個關鍵時刻,國家領導層和政治家們應該將國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置於首位,採取果斷措施,實現全面疫苗接種,讓印度重返正軌,迎接更加光明的未來。畢竟,在這場全球衛生危機中,每個國家都有責任為人類健康和安全做出貢獻。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兩項行動背後隱藏着什麼?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兩項行動背後隱藏着什麼?

7月7日,喜歡作‬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的一周人們上班的第一天,採取了兩項引人注目的對外行動。第一項,致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突尼斯、南非、老撾、柬埔寨等14個國家,催促它們儘快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否則將從8月1日起被
為何以色列如今將矛頭轉向土耳其? - 天天要聞

為何以色列如今將矛頭轉向土耳其?

隨着該地區權力格局的變遷——伊朗相對實力衰退,而以色列與土耳其強勢崛起——特拉維夫與安卡拉之間的對抗升級已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以何種形式呈現。這並非關於雙方是否選擇對抗,而在於他們選擇以何種方式....
特朗普新關稅威脅引發全球規避行動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新關稅威脅引發全球規避行動

過去三個月間,世界各國試圖通過滿足特朗普總統可能想要的條件,來避免對其經濟造成懲罰性打擊的新關稅。 印度尼西亞提出增購34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和燃料。泰國建議降低本國多項貿易壁壘,並採購更....
有人用AI冒充魯比奧聯繫美國高級官員,美國務院回應 - 天天要聞

有人用AI冒充魯比奧聯繫美國高級官員,美國務院回應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美國《華盛頓郵報》7月8日報道,近日有人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模仿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聲音和寫作風格,冒充魯比奧聯繫了多名美國外交官員、一名美國州長和一名美國國會議員。美國政府懷疑這名冒充者想要竊取信息,但尚未確定其身份。報道稱,魯比奧的辦公室3日發送給美國國務院員工的一份文件顯示,冒...
外媒: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會見馬克龍時「眼角充血」引發關注,白金漢宮解釋 - 天天要聞

外媒: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會見馬克龍時「眼角充血」引發關注,白金漢宮解釋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索炎琦】據英國《衛報》、美國《紐約郵報》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周二(8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在溫莎城堡為其主持歡迎儀式的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右眼角充血引發外界關注。對此,白金漢宮的一名消息人士解釋稱,這是由眼部血管破裂引發,與其他健康問題無關。當地時間8日,英國國王查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