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餘暉
今天政知君關注的,是疫情防控工作。
據《廣西日報》報道,5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以「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的身份主持召開了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會議。
他在會議提到,堅決防止出現疫情規模性暴發反彈。
傳達中央有關文件精神
廣西壯族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揮長共有兩人,除了劉寧外,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藍天立也是指揮部指揮長。
指揮部還設立了常務副指揮長,擔任該職務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蔡麗新。
她是一位「70後」,1971年10月生,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曾在江蘇工作,擔任過淮安市市長、市委書記,2021年2月跨省到了廣西。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指揮部召開會議是在2月22日。當時的會議是研究部署「乙類乙管」階段廣西疫情防控工作。
當時,劉寧提到,3年多來,廣西與全國一樣,抗疫防疫歷程極不平凡。廣西已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
時隔3個月,指揮部再度召開會議。
5月22日的會議,議題是——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當前疫情形勢的分析判斷和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學習貫徹中央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研究部署「乙類乙管」階段廣西疫情防控工作。
在5月22日的會議現場,蔡麗新傳達了中央有關文件精神。
6月或現感染波峰
最近這段時間,「二陽」不斷登上熱搜。
據報道,5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對當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新形勢做出研判。
鍾南山說,根據多方面材料判斷,4月底、5月初有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這是我們預料到的」。
鍾南山介紹,根據預測模型,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約4000萬/周,6月底波峰約6500萬/周。
具體到廣西來看。
據廣西當地媒體介紹,近期,廣西感冒發熱患者較多,部分人群出現新冠「二陽」。
5月19日,廣西疾控中心專家對媒體表示,「從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的監測數據來看,廣西自4月底開始病例數出現小幅波動上升趨勢,醫療機構核酸檢測陽性率也呈現小幅上升,但上升幅度未超過預期」。
目前廣西的毒株主要是XBB,病例主要以輕症為主,重症危重症病例數量未有大幅增加。
上述專家提到,根據相關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後產生的抗體能在4至6個月的時間內起到較好保護人體的作用;我國去年12月第一波疫情至今正好5個多月的時間,人體抗體水平逐漸下降,保護力可能會減弱,再感染的風險逐漸增高,與國外疫情流行規律一致。
「由於個體差異,抗體水平維持的時間不盡相同,感染的風險也各異,但未接種疫苗、未全程接種疫苗、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以及上一波疫情未感染的人群感染的風險更大。」
堅決防止規模性暴發反彈
在5月22日的會議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強調,堅決防止出現疫情規模性暴發反彈。
政知君注意到,這次會議一方面肯定了前一階段的工作成效,稱廣西「堅決守好邊境國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另一方面,劉寧提到,要繼續保持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
他說,堅決防止錯判、錯位、錯治,統籌抓好疫情監測預警、醫療救治、疫苗接種、應急物資儲備等各項防控措施。
他還提到:
要切實加強疫情跟蹤監測,堅持常規與應急監測、輸入與本土疫情監測相結合,緊盯重點區域特別是邊境地區、農村地區,以及正在籌備的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東博會等大型會議活動,加強應急處置預案管理,堅決防止出現疫情規模性暴發反彈。
多說幾句。
今年,由全國學生運動會和全國青年運動會合併而成的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將在廣西舉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此前提到,第一屆學青會是黨中央交給廣西承辦的第一個競技類全國綜合性運動會。
在5月22日的會議上,劉寧還提到,要加快補齊醫療救治和應急防控物資儲備短板,強化學校、托幼機構、養老福利機構等重點機構重點人群防控工作,多渠道做好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科學理性看待疫情。
劉寧強調,要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在保持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高效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完善相關制度機制,提高統籌協調效能,堅決穩住經濟發展大局。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網 央視 廣西新聞 南方+ 南方日報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