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歐洲為「缺氣短油」局面坐立不安之際,兩起爆炸更讓他們心慌了。據新華社消息稱,瑞典南部地區的30個測量站同時探測到了兩次「水下爆炸」。此後,北溪1和北溪2管道發生水下泄露。
瑞典某地震學家調查後表示,在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海浪從水底彈射到水面的畫面,這是很明顯的「爆炸」,其中一次爆炸還達到了2.3級地震的水平!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也認可這一觀點,此人在27日表示,北溪天然氣項目泄露並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壞」。
目前,瑞典和丹麥已成立了一個危機小組,專門開會討論此事。事關全歐洲的能源安全,德國也表態稱,非常重視這次破壞事故,將進行具體調查。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不能容忍這類破壞能源管道的行為。俄羅斯方面也認定這是一起「人為破壞事故」,需要立刻調查。
兩條天然氣管道,引發這多國家的關心,可見其十分重要。此事告訴人們,只要有共同利益存在,那麼俄歐就能形成「同仇敵愾」的局面,並且對「敵人」實施反制。
現在問題是,這個敵人是誰?他為何要炸北溪1和北溪2呢?波蘭前部長、歐洲議會議員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天然氣泄漏的現場照片,並配文稱「謝謝你,美國」,其背後含義已經不言自明!
公開資料顯示,北溪1管道於2011年建成,是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國家通往德國最大的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為550億立方米。
「北溪-2」管道於2021年建成,與「北溪-1」呈平行線,也從俄羅斯境內修到了德國,再由德國向歐洲諸國輸送天然氣,只是當下該管道受西方制裁、俄烏衝突等因素影響,還沒有投入使用。
目前歐盟多國使用的能源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而物美價廉的俄羅斯油氣則成為歐洲的首選,德國甚至因此頂住美國施壓,關停核電項目,也要修通北溪2項目。
由此可見,歐洲十分依賴俄羅斯輸送的天然氣。如今北溪1和北溪2遭到人為破壞,而且維修時間無法確定,那麼將會造成歐洲天然氣進一步漲價,引發更大更劇烈的抗議活動,這時候誰如果最先扛不住,就會誰先崩潰。
當下,捷克工廠停工,物價飛漲,民怨沸騰。已經有至少7萬捷克民眾走上布拉格街頭,抗議政府實施的反俄政策。
幾乎同時,約3500德國民眾聚集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終點站進行抗議,他們喊着要求開放『北溪-2』項目、解除對俄制裁的口號,逼迫政府想辦法解決問題。
顯然,一旦北溪項目徹底關停,那麼最先倒霉的將是捷克、德國,這些國家的老百姓第一個就受不了。從這個角度看,破壞北溪項目的兇手十分陰險,兇手想要讓歐洲徹底亂起來,與俄羅斯徹底脫鉤,這樣不僅有錢賺還能進一步捆綁歐洲,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而且美國有阻斷北溪2項目的「前科」。2019年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就簽訂了一項對北溪2項目實施制裁的法案,結果導致瑞典宣布暫停修建「北溪-2」項目。美國這麼做,就是想讓歐洲人購買美國液化氣,不然美國能源商怎麼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