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
俄羅斯和烏克蘭大打出手後,這場衝突已經持續了七個多月。在這七個月中,歐盟方面和美國都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厲的制裁。美國的制裁自不必多說,雖然也給自身經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是經過美聯儲一頓加息「騷操作」之後,通脹的情況終於暫時穩住了。
在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上,歐盟原先選擇緊跟美國步伐,美國並不依靠俄羅斯的能源,美國自己也能生產石油和天然氣,所以即便俄羅斯斷絕了與美國的能源聯繫,美國也不會怎麼樣。但歐盟不同,歐盟是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的,尤其是德國等天然氣消耗量巨大的國家。
凜冬將至,歐洲告急
當前隨着俄羅斯切斷了「北溪1號」的供氣,歐洲的能源危機已經愈演愈烈,此前曾有捷克十幾萬民眾湧進布拉格進行遊行示威,當時就有德國媒體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同樣的事情以後必然會在德國發生。
歐洲的冬天並不好過,尤其是在沒有供暖的情況下,2014年來俄羅斯「斷氣」傳聞不斷,但終究沒有付諸實際,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隨着俄歐關係越鬧越僵,歐洲民眾也將迎來第一個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冬天。
當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等國早早就和俄羅斯簽署了天然氣供應協議,今年冬天不論多冷都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為了應對歐洲天然氣危機,歐洲各國這段時間「各顯神通」,不僅呼籲民眾減少洗澡時間,還準備讓民眾少開燈以節約能源。
作為歐洲天然氣需求量最大國家之一的德國,即便是從美國購買高價天然氣也於事無補。這是因為德國的需求太大了,大到全球的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加起來的運力也不能滿足德國的需求。
因此,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頻繁求助中東,但想要從中東獲得能源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春夏季節,這顯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據歐洲媒體報道,由於天然氣資源短缺,歐洲各國已經因此損失了5000億歐元,未來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攀升。
中國取暖器和電熱毯在歐洲大賣
沒有了天然氣,到了冬天如何取暖呢?也許可以回歸本源,比如柴火取暖,此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就曾在視頻中調侃歐洲:我們要砍更多的木柴給歐洲,幫助他們過冬。
此外,歐洲民眾現在已經轉向了中國生產的取暖器和電熱毯,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相關企業近日接到了大量的歐洲訂單,出口額更是較往年驟增。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相關取暖產品出口歐盟的訂單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