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高鐵項目探討多年,越方終究還是通過了這個項目,並積極同中國洽談,我們索性開門見山。
越南作為中國近鄰,自從學習中國改革開放經驗以後,經濟便一路騰飛,近年來一直是亞洲地區經濟較有活力的國家。
或許是手裡有了閑錢,早在2001年,越南政府就想修一條橫貫南北的高鐵。
高鐵不僅象徵著一個國家現代化的程度,還能大力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減少人員往來時間,於國大為有利。
由於越南地形逼仄,南北距離有一千多公里,這意味着該高鐵項目是一個極大的工程。
可越南國內並無修建高鐵的經驗與技術,想要成功建成這樣一條高鐵,只能依賴其他國家。
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如此大的工程,意味着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所以消息一經公示,瞬間吸引來多個國家競標。
彼時,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尚未打響,高鐵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
所以越南更傾向於日本的高鐵技術,畢竟日本擁有一系列關於高鐵的先進技術。
當時越南和日本合作的還有地鐵項目,若繼續選擇日本投資,未來在維護與技術轉讓方面,日本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令越南沒想到的是,作為老牌工業強國的日本,不僅在修建地鐵時延期,還大幅度超支,這使得越南政府得不償失。
須知當年越南經濟不過一千多億美元,高鐵項目就價值五百多億美元,近乎占越南全年GDP的一半還多。
且不說越南政府是否有這個魄力,單說這個項目一旦超支或延期,越南政府根本承受不起,所以越南只得放棄尋求和日本合作,目光開始向東看……
隨着我國高鐵規模不斷擴大,不論從技術上來講還是從長度上來講,都穩居世界第一。
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後,曾和多個國家開展高鐵項目,由於價格較西方公道,技術更過硬,我們的高鐵廣受東南亞各國好評。
越南在2023年重啟高鐵項目後,就一直同中國方面協商,另外去年底越南國會投票,以450:3的碾壓性優勢,正式通過修建高鐵的計劃,總價值接近七百億美元。
可越南卻貨比三家,一方面立即派遣政府高層人員來中國協商,另一方面尋求同日韓等國合作。
只是這次留給越南的還有選擇嗎?
中越鐵路合作已有多年,面對越南複雜的路況以及存在利益糾葛的土地產權問題,我們幫助越南修建了大量輕軌及鐵路,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速度。
反觀日韓等國近年在高鐵項目上,存在技術滯後,造價偏高等多重劣勢。
越南心中其實早就有心儀人選,那就是中國,邀請日韓等國家參與進來,不過是想迫使中國在核心利益上讓步。
為此中方直接開門見山,明確指出高鐵關鍵技術,不可能轉讓給越南,徹底鎖死越南試圖敲詐中國的路徑。
在這個微妙的時機,法國竟也入場,表示願意分享高鐵技術。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技術轉讓費越南是必須要付出的。
高額的技術轉讓費,幾乎可以讓越南再修建幾百公里高鐵,對於人均GDP只有四千美元的越南來說,壓根就無法承受,畢竟原計劃七百億美元的項目,資金都有大量缺口。
越南耍小心思倒也在情理之中,這個項目對於他們而言,確實是太過重要。
不過話說回來,越南想要成功實施這個項目,按時按標準完成這個項目,唯有中國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這一點。這是日、韓、法皆不具備的優勢。
越南妄想以大訂單,勒索中國在關鍵技術上讓步,這是不現實的。七百億美元的項目固然對我們來說很大。
但憑藉中國現有的市場規模與海外市場,不能說不差這個項目,但要說少了這個訂單,會導致我們沒有訂單,或影響自身,根本就不至於。
中方已經划出了底線,越南是否接受就全憑自身意願了,只要越南能正視自身,誠心同中國展開合作,我們還是非常樂意幫助越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