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美總統拜登開始了自己的中東之行,他首先抵達了以色列,剛到達中東,拜登就放出了狠話,稱如果伊朗沒有「見後就收」,繼續與美國唱反調的話,不排除將使用武力作為對付伊朗的最後手段。
在2020年,伊朗擊落美軍無人機之後,美方鷹牌將軍們就要求特朗普對伊朗進行報復,但是在美軍即將執行軍事任務的時候,特朗普突然叫停了針對伊朗的攻擊,與特朗普不同,拜登是戰爭狂人,在奧巴馬時代就沒少參與謀劃戰爭,在上台之後沒多久就挑起了俄烏衝突。
拜登認為,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核協議是非常錯誤的決定,他讓伊方擁有核武器的可能性無限增大,拜登認為,就算是美方在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採取行動時,仍然可以與伊朗進行削減其核計劃的談判甚至達成協議。
這次拜登還表示,美方仍然會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保留在其「恐怖組織名單」上,即便伊朗因此拒絕重新簽署伊核協議,自從2021年4月以來,美國已經與伊朗進行了多次談判,就在今年,雙方本來有一項協議即將達成,但是美方政府拒絕將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從其「恐怖主義」的名單當中刪除,是導致雙方無法重新簽署協議的一個主要障礙。
難道拜登想要在中東地區開闢一條新的戰場?如今烏克蘭戰爭仍在持續當中,美方有可能是想發起另一場中東戰爭,來轉移視線,甚至是為自己國家已經出現的嚴重經濟衰退與通貨膨脹,以及國家債務來買單。
對此伊總統萊希表示,拜登這一次來到中東並沒有帶來「安全感」,反而威脅着地區的穩定,美方應該吸取過去的教訓,不要總是對伊朗使用「極限施壓」這一失敗的政策,同時萊希強調,絕不會向美方屈服。
有人認為,美方使用軍事手段的可能性很小,第一,海灣地區的美軍基地基本上都在伊朗導彈的射程範圍之內,在波斯灣的美海軍基本上沒有迴旋的餘地,第二就是波斯灣沿岸國家基本上不會允許美軍使用本國基地攻擊伊朗,僅有的可能就是鼓動以色列攻擊伊朗,因為直接隔着伊拉克,伊朗無法遠距離作戰。
拜登在出訪中東的第一站,就對伊朗放出狠話,除了想要拉攏以色列之外,也是想要給沙特聽的,因為拜登的中東之行中,沙特是重要一環,所以這次拜登想要修復與沙特關係,從而推動海灣國家增產石油,拿伊朗說事,也是在用軍事威脅的手段來警告「盟友」,不要輕舉妄動。
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導致國際油價大幅飆升,美國以及歐洲國家都遭受到油氣資源短缺的負面影響,美國國內也正遭受着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前所未有的高油價的衝擊,而這也導致了拜登支持率持續下跌以及其所在的民主當的中期選舉壓力增加,因此這次拜登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中東國家增產石油阻止國際油價繼續上升。
就在拜登抵達中東之前,美方還傳出一個消息,就是伊朗政府準備向俄方提供數百架包括戰鬥機在內的無人機,此消息是美國安事務助理沙利文提出的,而歐盟方面也是隨聲附和,稱若伊朗提供給俄方無人機,將會導致俄烏局勢更加危險,但可笑的是,不管是歐盟還是美國,都在向烏克蘭源源不斷地提供軍事援助,正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所以不排除這次拜登就是在「打嘴炮」,畢竟大規模的地面戰需要花費很大一筆軍費,阿富汗塔利班都打不動了,拜登在去沙特之前裝模作樣的震懾伊朗,博得沙特王儲的好感,若是美軍動手的話,國際油價很可能會一路飆升,那麼美國國內所面臨的困難將會更大。
現在的美國越是表現出求戰之心,就越沒有動手的底氣,針對以色列以及沙特的「宿敵」伊朗,拜登這次是「恐嚇」似乎沒有什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