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當下寵物的地位可謂是水漲船高。
這既反映了現代人對於情緒價值的強烈訴求,也表明人類對於動物的重視、關懷程度遠超先前的時代。
因此,只要是與寵物有關的事件,基本都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1.19日,網紅潘宏在為「艾特」洗澡時,意外導致後者的死亡事件。
一時間,「艾特」死亡詞條湧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與此同時,陳喬恩得知此事後也髮長文「討伐」,暗指潘宏虐狗。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
潘宏是社交平台上著名的「訓」寵物博主,在他的調教下,行為失控的寵物都能變得乖乖聽話。
「艾特」作為一隻寵物狗,也是常年的桀驁不馴。
為此,潘宏在19日下午專門開直播,公開給「艾特」洗澡的畫面。
由於此前「艾特」在洗澡的時候,已經咬過多位寵物店的店主,因而為了安全起見,潘宏就用扎帶綁住了「艾特」的嘴巴。
本來,一切進行得非常順利。
可沒想到,「艾特」不配合的本性還是出來了。
洗澡中途,「艾特」就開始掙扎,不想受着來自外力的任何束縛。
或許是掙扎得累了,「艾特」還有點喘粗氣的樣子。
潘宏見狀,並沒有多加在意,而是繼續給「艾特」洗澡。
可沒洗一會兒,「艾特」就出現了眼睛發白、嘴角流血等癥狀,迫使潘宏中斷直播。
當時,觀看直播的觀眾高達491萬,大家都非常關心這件事的後續。
晚上,潘宏發文致歉稱,「艾特」在洗澡的過程中引發了心臟問題,不幸去世。
「艾特」的主人也發聲,這件事情理清需要一些時間。
見過潘宏操作的網友紛紛下場直言,他給「艾特」洗澡的手法不太恰當,這可能是引發「艾特」心臟問題的主因。
也有些網友說,潘宏強行地「訓」「艾特」,實質上還是為了流量。
既然「艾特」如此不好馴服,為何不交給專業人士,而非要交給一個博主?
二、
本來,網友的討論還停留在潘宏不合理的訓狗方式上。
沒想到,身處娛樂圈的陳喬恩突然髮長文「討伐」,介入此事。
為何說是「討伐」呢?
從陳喬恩發文所用的詞彙便可看出,什麼「謀殺案」、「惡人」,甚至詛咒都用上了。
這些詞彙,直接就引發了網友的反感,開始在評論區一番「陰陽怪氣」。
比如,一些網友評價道,「艾特」死在了最愛他的喬恩領養前的前一晚。
為何陳喬恩的一番「仗義執言」,卻不被網友買賬呢?
原因很簡單,「艾特」不是普通的寵物,而是一條桀驁不馴的狗。
這裡可以簡單回顧一下它的戰績。
咬傷女主人的雙臂、害她骨折都是「小事」;
直接咬穿男主人的屁股,咬出了四個窟窿,也是「艾特」的戰績之一。
更別說,咬傷老人家,讓人家住院一周這些事情了。
放在別的寵物狗身上,這等戰績早就被遺棄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聯繫潘宏之前,「艾特」的主人就想將其安樂死了,只是多年的感情擺在這。
若是按照陳喬恩這番言論,不僅潘宏該死,就連「艾特」原本的主人也該死。
可問題在於,那些被「艾特」傷害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就因為愛狗之情,就可以讓人無止境地受傷嗎?
這顯然,也是不大可能的。
因而,當陳喬恩用上「謀殺案」字眼的時候,就有網友出來反駁。
明明自己是個公眾人物,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還用如此「誇大事實」的詞彙,不就是在無腦地發言嗎?
呼籲大家愛護動物本沒有錯,但潘宏這次事件顯然不可能是所謂的「謀殺案」。
倘若有不知情網友聽信了陳喬恩的話,又去討伐潘宏的話,想必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潘宏。
三、
陳喬恩的發言,雖然「活人」,但過於偏激,是不可取的。
在這個世界上,誇獎一個人的話常常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力,但詆毀、定性的話卻很容易成為斷言,跟隨別人的一生。
尤其是公眾人物,他們並不一定知曉事情的全貌,卻憑藉三言兩語組織起來的信息就發言。
對於粉絲來說,他們本身就對公眾人物有着強大的濾鏡,因而極其容易不加辨別地相信這些發言。
繼而就導致一個群體對一些人、一些事情的獨斷。
此種現象,為人們所反感、厭惡。
這也就不難理解,陳喬恩此次發言,不但沒有博得任何好名聲,還惹來一身罵的結果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潘宏在此次事件中完全就沒有錯誤。
他未能及時地意識到「艾特」的不對勁,還在維持原有手法給它洗澡。的確是潘宏的不對。
但「艾特」的存在,也迫使人們不得不思考另一個問題:當寵物不再乖巧、聽話,人們要如何對待它?
在潘宏賬號發佈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除了「艾特」還有許多桀驁不馴的寵物。
對於它們的存在,人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安樂死雖然是最為直接的方式,但礙於多年的感情,很難果斷地施行。
可是又不可能放任其桀驁不馴,任其隨意傷人,因而必須要採取強硬的措施。
畢竟,在動物的世界裏,它們遵守的還是弱肉強食的那一套。
但強硬的措施,在外人看來又覺得是在虐待動物。
如此一來,這道題似乎就成了無解題。
若想從根源解決問題,就必須拷問:為何這般桀驁不馴的動物會成為寵物?
如果人們對寵物的行為不具有任何的把控性,是否就不應該將其當作寵物?
譬如,貓、狗是眼下寵物界的主流,而像狼等更具攻擊性的動物就不大可能成為寵物。
這就意味着,在貓、狗界也需要建立起一個相對明確的攻擊度排行。
這樣,或許有可能讓人類既不遭受動物無理由的攻擊,也能讓它們有個不錯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