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矛頭蝮作蛇類中的劇毒蛇類,對我們人類所造成的傷害那也是能夠排在前列的,在往期血清這種稀罕物還未普及的時候,它所對人類造成的傷害,真的可以說的上是罄竹難書,動不動就是缺支少腿,嚴重的甚至會丟掉性命。
就算是在我國現在血清已經是較為普及的狀態,但是它每年所給人類帶來的傷害還是非常大的,據統計在去年我國被原矛頭蝮咬傷的人群數量為一千多人,其中有接近百分之五的傷殘,有百分之一的死亡,可想而知如果我們碰見這種劇毒蛇那麼肯定是沒有她的活路的。
要知道原矛頭蝮這種劇毒蛇,它的蛇毒只要45毫克,就能讓人丟掉性命,被毒蛇咬死咬傷的人群很多,我家這邊以前有專門收蛇的人被毒蛇咬傷以後,全身發青,以有上山放牛放羊被毒蛇咬死的,最主要的是一個割豬草的大嬸兒,被毒蛇咬死以後不到一小時就死亡了,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原矛頭蝮做為五步蛇之一,雖然在我國被列入三有動物行列,除了非法的捕殺以外,在碰到威脅時,你是能打的,人的生命大過於一切,在被蛇咬傷最多的年代,民眾曾呼籲取消對蛇類的保護,但是這是不可能的,雖然它對我們人類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是萬物相生相剋,都有自己的使命,如果將蛇類取消保護,那麼在利益和私心下,蛇類可能會滅絕,那麼食物鏈就會缺失很重要的一環,這對於我們大多數的生活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威脅,就比如說鼠疫,如果有蛇類全部滅絕那麼誕生鼠疫的幾率可能會提高百分之二十,雖然有其它物種不是老鼠,但是蛇才是主要對老鼠造成傷害的根本 ,所以在種種情況的考慮之下,蛇依然屬於保護動物。
原矛頭蝮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當然命名方式也較為簡單,那就是根據地名來為它們命名,雖然原矛頭蝮蛇現在已經不屬於瀕危物種,在我國有好幾個生態保護區,在其中生活的原矛頭蝮蛇的種群數量十分穩定,所以大家是否認為沒必要保護了呢?那你就錯了,如果不保護那麼就是它自身所攜帶的藥用價值,都可以讓原矛頭蝮蛇在短時間滅絕,所以儘管它已經不屬於瀕危物種,但是它依然被列入三有物種。
原矛頭蝮本身體長並不佔多大優勢,它體型最長的也就一米五不到,但是它的體型可以很大,我親眼見過超過四斤的原矛頭蝮蛇,這個體型雖然比較少見,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像體型達到四斤以上的原矛頭蝮蛇,一口蛇毒絕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取走你的小命,畢竟毒蛇的體型越大,那麼它的毒腺也會增大,注射入傷者體內的毒液也就會越多,所以死亡的幾率會提升很多 ,可能有血清都不一定能夠管用。
原矛頭蝮蛇在很多地方的叫法都各不相同,例如:原矛頭蝮、老鼠蛇(福建德化)、龜殼花(閩南及台灣)、惡烏子(四川西南)、筍殼斑(四川西南、福建建陽)、野貓種(浙江)、蘄蛇蓋(浙江)、龜殼花蛇。雖然叫法不一樣,但都是屬於管牙類毒蛇,毒素都相同,這點是不用質疑的,,毒素為局血循毒,在我國的地域分佈很廣,讓我來看,基本就是那個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
棲息于山區灌木林,竹林溪邊,住宅區附近陰濕的環境中,常盤踞在柴堆內。我們這裡有人就是在柴堆裏面發現了一窩可不是一條那麼簡單,多在晚上活動,尾有纏繞性,有時盤纏在樹上或竹子上。由於身體瘦長,捕食,攻擊都比較靈活。以魚、蛙、蜥蜴、鳥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為冬眠期,常利用樹洞,竹洞作為越冬場所。
我們如何去驗證它是死亡的呢?這個大家可要認真看,把蛇身翻過來,它不會翻回去,那麼基本就是死亡的狀態了,還有就是泡在酒罈里,如果發現頭朝上那麼不一定死亡,但是頭朝下那麼一定就是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