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二熊三老虎這可沒有誇大其詞,體重600斤,撞擊如坦克,老虎不敢惹,棕熊不願見,老獵人更是將野豬視為最大麻煩,能可戰熊驅虎,可不願碰見野豬!在戰力上相比於家豬,野豬究竟有多強?
野豬戰老虎
一說到豬,人們腦海中立馬便能浮現出來,一隻白白胖胖,好吃懶做大肥豬形象,但這樣的形象僅僅只適用於家豬,要是你認為野豬也是這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複雜的叢林之中,若是沒點「真本事」,野豬恐怕早就滅絕了!
而野豬的「真本事」之一,便是其十分強大的作戰能力,據說還拍到過一隻野豬,攆着四隻老虎跑的「珍貴視頻」,從中也足以看出野豬在野外戰鬥能力,同家豬相比,可不是強了一點半點那麼簡單。
而能讓野豬在野外混得如此風生水起,甚至敢和老虎叫板的資格則是,其強大的身體能力,一頭成年野豬的體重,最少都有300公斤往上,再加上平均5到7公分的獠牙,粗壯的四肢所帶來的每小時40到70千米的奔跑速度,讓其在野外無往不利。
野豬咬豹子
試想一下,若是有一頭300公斤的野豬,頂着7公分的獠牙,以7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朝你衝過來,那場面得有多麼可怕,而這對於野外的動物來說,同樣如此,他們說是不小心被野豬以這樣的速度撞一下,那也是非死即殘。
雖然都說成年老虎,豹子可以單獨捕食野豬,但被野豬頂死頂傷的老虎,豹子同樣不在少數。更別說其他肉食動物,若想要捕食野豬,更是必須要成群結隊才有可能成功。
而讓野豬在自然之中,如此威風,除了其自身的硬實力之外,它還「十分聰明」,因為在野豬的每日生活之中,除了進食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打滾和磨牙」,而這自然不是單純地消磨時光,而是為其自身「磨刀」和「加固裝甲」!
野豬通過樹磨牙
通過磨牙讓其自身的牙齒更為鋒利,增加作戰能力,這個很好理解,可為什麼說「打滾」能「加固裝甲」呢?這是因為它打滾,也並非是單純地打滾,而是選擇專門在泥塘中打滾,通過這種方法,使得渾身遍布淤泥等到幹了之後,憑藉著堅硬的泥土,再加上自身皮糙肉厚的特性,更是使得眾多獵食者難以傷野豬分毫。
而野豬的泥巴裝甲,對於獵人們同樣也是一個大麻煩,特別是在面對野豬的攻擊中,往往難以將野豬一擊斃命,而面對受傷發怒的野豬,更是難以擋住它的「豬突猛進」!這往往也是獵人不願遇見野豬的主要原因!
但是雖然強大的戰鬥能力,確實讓很多動物,甚至是對人類來說,都成了避之不及的存在,但仍舊有眾多動物,或憑藉自身的實力,或依靠成群結對,還是能以野豬為食,但即便如此野豬仍舊在迅速增長,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野豬繁殖能力極強
野豬戰力強,繁衍更不弱,據統計一隻野豬一年便可繁衍10到12隻,在一次數據統計之中,短短10年十年時間,野豬便從3萬隻迅速暴漲至15萬隻,翻了5倍,給當地造成巨大麻煩,野豬為什麼這麼能生?
在動物界之中,野豬是典型的母系社會,由母豬負責撫養小豬,而母豬一年往往可以生產兩胎,一胎能有10隻左右,而在哺育小豬的過程之中,母豬則會變得異常兇狠,甚至在這期間還發生過主動襲擊人類的案件。
而對於獵食者來說,雖然捕獵小豬輕而易舉,但代價是惹怒一頭暴躁的成年母豬,顯然有點過於危險,得不償失了。母豬強大的繁殖力,加上在哺育小豬的過程之中,兇悍暴躁的性格,使得野豬的存活率,相比其他動物來說高了許多。
野豬十分互崽
再加上其雜食的特性,讓它們可以走到哪,吃到哪,所帶來的適應性,讓它們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之下得以生存,而野豬的數量,也因為這些原因,得以緩慢的增長,但這時野豬的數量還不至於成長到泛濫成災,對當地環境生態造成嚴重影響的地步。
那為什麼野豬會突然呈現爆髮式增長,變得泛濫成災呢?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自身!因為人們對於各種野生動物皮毛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偷獵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許多動物在這個過程之中,或是逃離尋找新的棲息地,或是被盜獵者殺死,紛紛變成了國家保護動物。
而這個現象對於野豬來說,卻成了一則天大的好消息,讓本就天敵稀少的野豬如虎添翼,更加奠定了其自身在森林中的「霸主」地位,靠着自身的實力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繁衍,因此在國家開始大力打擊盜獵者之後。
盜獵者
生態之中,食草動物成為了率先恢復的種群,而作為雜食類的野豬,依靠着自身強大的實力和極強繁殖能力,更是一舉成為了最先恢復過來的種族,而肉食類動物則成了,在這個過程之中,恢復最為緩慢的種群。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缺少天敵的野豬,已然成為了森林中的「山大王」,數量也得以迅速增長,而在浙江對野豬的兩次統計之中,更是將這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在2000年時,據統計浙江地區的野豬數量不到三萬隻,但是到了2010年在統計時,野豬的數量直接翻了5倍,高達15萬隻。
在如此迅猛的增長之下,大量的不但對森林之中的各種植被,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更是屢屢衝進農家田地,亂「拱」一番之後,瀟洒離去,使得多地百姓苦不堪言,而面對泛濫成災的野豬群,國家採取了怎樣的措施呢?
悠哉游哉
2萬野豬泛濫成災,糟蹋數萬畝莊田,更是傷人無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全國各地紛紛動起手來,殺豬行動一時間風靡全國!為了解決野豬泛濫,中國採取了怎樣的手段,廣大農民之前為何紛紛敢怒不敢言?
而農民一來是沒有武器應對野豬入侵,二來因為野豬披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保護衣,使得農民還不能輕易動手,殺死野豬,在這樣的局面之下,野豬不僅是對人,更是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為了解決野豬在局部地區泛濫成災的問題,各個地區紛紛向國家請示,發佈「殺豬令」,甚至還規定了獵人,每年每月要捕獵的野豬數量,想通過這樣的方法限制野豬數量,但可惜的是這種方法,一直以來並沒有收到顯著的功效。這是為什麼呢?
野豬
第一點便是因為國家,對於捕獵的限制,為了保護其它物種的增長,在捕獵野豬的過程之中,禁止使用可能會誤傷其他動物的手段,因此像是捕獸夾這種無差別攻擊的陷阱,下毒這類大規模殺傷的方法,全部都被禁止使用。
在這樣的限制之下,獵人或是僅僅憑藉土槍,若是不能將野豬一擊斃命,那麼面對受傷狂暴的野豬,別說狩獵了,說不定還會反過來被野豬給頂死。因此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很多獵人都完不成狩獵野豬的指標。
第二點則是,狩獵野豬能獲得的收益太少,都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若是捕獵野豬,能獲得巨大的利益,那麼即便在危險,也會有大量的人加入到狩獵野豬的行動之中。
野豬
但實際上,狩獵野豬所要冒的風險,與其所能收穫的利益相比太低了,一是野豬皮用處不大,二是因為野豬雜食的原因,使得野豬肉要想售賣,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檢疫,證明這頭野豬肉能吃之後,才能售賣。
再加上對狩獵方式的限制,獵人狩獵一頭野豬所能獲得的利益,說不定還不夠填補其獵狗的傷亡,若是獵人在這過程之中受傷,那更是得不償失,使得眾多獵人即便有「殺豬令」的許可,還是不願意輕易招惹捕獵野豬。
因此若是想要限制野豬的增長,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儘快恢復當地的生態環境,增加食肉動物的數量,使得生態得以平衡,才是真正解決野豬泛濫的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