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久以來,
人類對於狂犬病的恐懼根深蒂固:
毛孩子和人類世界的親近,
意外似乎隨時會降臨;
還有常常被渲染成
「狼人變身」
般驚悚的癥狀,
以及
「一旦發病,必死無疑」的說法
……
那麼,
到底什麼是狂犬病呢?
什麼是狂犬病?

狂犬病俗稱「瘋狗症」、「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獸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一旦發病,死亡率幾乎100%。
在我國狂犬病毒的傳染源有哪些?

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是本病的傳染源。世界範圍,犬是狂犬病病毒主要的自然宿主。在我國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犬,其次為貓、豬、牛、馬等家畜。

狂犬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指哺乳動物,我們最常見的高危風險主要是貓、狗、野生哺乳動物、蝙蝠;低危的是家畜;非哺乳動物我們認為是沒有風險的。
狂犬病的傳播途徑!
病毒主要通過患狂犬病動物咬傷傳播,也可由帶病毒動物抓傷或其唾液污染已有傷口或黏膜所致,少數可在宰殺、剝皮、切割等過程中被感染。
感染狂犬病的表現!

感染狂犬病早期的表現主要是頭暈、發力、全身不舒服,明顯的癥狀就是恐水、恐聲、恐光、容易受刺激,一個痙攣的狀態。
狂犬病的潛伏期!
狂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主要與年齡、傷口部位、傷口深淺、入侵病毒數量和毒力等因素相關。

被動物咬傷以後,一直到狂犬病病毒通過外周神經組織穿行到腦組織,不會表現出臨床癥狀。一旦進入腦組織,狂犬病病毒會引發多種非特異癥狀。

隨着感染大腦的發展,患者癥狀越來越明顯直至陷入昏迷,最終死於心臟或肺衰竭。
那麼
為什麼有些人被咬了之後
卻沒有患上狂犬病,
有些人卻不幸患上呢?
人得病主要是人的免疫力,跟病毒的數量,它的能力做鬥爭的過程;如果人體的免疫力很強,打敗它了,人可能就不得病;人的免疫力如果很弱,病毒很厲害,數量很多,肯定人就會得病。(咬傷)頭面部我們一般按照病情較重來分,其他部位還可以,再主要與傷口的深度有關係

據估計,
每年狂犬病會導致全球5.9萬人死亡,
相當於每9分鐘
世界上有1人死於狂犬病。
雖然統計數據很冷酷,
但狂犬病實際上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
前提是處置得當。

日常生活中,
我們對於狂犬病的認識,
哪些是不正確的。
被動物咬傷後 要先包紮止血
錯誤一

被動物咬傷以後,第一步一定要及時儘早地沖洗,徹底地沖洗。
如果傷口特別大、特別深建議到醫院處理的;
明顯大出血是包紮出血點, 包紮以後到醫院處理;
簡單的一點點出血,甚至沒有出血,建議在家裡先處理,用流動的肥皂水 沖洗至少15分鐘以上,反覆、徹底沖洗。
被咬傷後只要沒出血 就不必接種狂犬疫苗
錯誤二

這個我們國家是有分級的,通常裸露的皮膚被舔了一下,沒造成傷痕這種 可以認為是零;
如果有抓痕了,甚至有出血了,那是有一定風險的,被分到二級、三級傷口,建議打疫苗。
簡單的區分方法:用酒精擦一下,有疼痛的是建議打疫苗,如果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是可以不打的。
被動物咬傷後先觀察一段時間 出現癥狀再接種狂犬疫苗
錯誤三
狂犬疫苗盡量是24小時之內,拖了以後病毒就開始繁殖了,風險就高了。
出現癥狀後,那時候病毒已經戰勝你了,再打針就沒用了,疫苗只是起到預防作用,沒有治療作用,目前狂犬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

狂犬病的潛伏期長達20年 可以存有僥倖心理
錯誤四
潛伏期我們認為應該是一到三個月,很少低於一周超過一年的
狂犬疫苗可以只接種一兩針
錯誤五
國家現在提倡的是五針療法、四針療法,至少頭三針是要規範應用的。
小動物看起來健康 無需擔心會感染狂犬病
錯誤六
不致病的動物不代表不帶毒,可以攜帶病毒只是它未犯病而已,但在人身上可能就會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