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網訊(記者 廖凌雲)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而白蟻作為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害蟲,能在無聲無息中,蛀蝕樹木、房屋、傢具,極具破壞性。5月7日下午,淮南市舜耕山濕地公園的樹林中一個巨大的蟻巢被白蟻防治人員成功端掉,捕捉到一隻蟻王和兩隻蟻后。
當天下午,記者見到了這三隻保存在酒瓶里的白蟻。蟻王體長約1厘米,體形瘦小呈褐色;一隻蟻后體長較長,約6厘米,另一隻蟻后較短,約3厘米,兩隻蟻后體形肥碩呈白色。舜耕山管理處副主任孟峰介紹,近期他們在濕地公園樹林里發現一些樹木被白蟻啃食的現象非常嚴重,於是組織了專業白蟻防治公司開展白蟻防治工作。
據了解,白蟻食性很廣,喜以富含纖維和木質素的物質為食,是危害房屋建築、江河堤壩和樹木的大敵。每年的4月—6月是白蟻的繁殖期,9月—11月則是暴發期,這2個時期集中進行滅蟻,能有效達到防治目的。
在濕地公園白蟻防治現場,工作人員經過追蹤挖掘,挖出了10多處白蟻巢穴,其中一個是近年來淮南挖出的較大蟻巢。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作業人員挖出一條約5米長、最深處達2米的傾斜坑道,坑道盡頭就是白蟻築起的、呈一叢叢蘑菇狀的巨大蟻巢。隨着作業人員將一塊塊破碎的蟻巢運送到地面,一隻蟻王和兩隻蟻后也被「生擒」。資料顯示,蟻王、蟻后的壽命可達150年,每隻蟻后每天可產卵2000粒。白蟻對樹木的侵蝕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比如現場已被白蟻侵蝕的一棵樹,外觀上來看,只是樹皮有脫落,而實際上,樹木裏面已經被吃出空洞。工作人員介紹,像這樣一個大的蟻巢,可危害直徑1千米範圍內的樹木。
對於白蟻的防治,現場主要採用的是葯殺法和挖巢法。工作人員首先將蟻巢挖出,捉住蟻王蟻后,再將蟻巢全部搬出,隨後進行藥物噴殺,待藥效揮發後再進行土壤回填,確保防治功效。據了解,所用藥物對人體無害且不污染環境。
圖一:向蟻巢噴葯。
圖二:體型較大的為蟻后,較小的為蟻王。
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