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喀戰神,大清超勇親王策棱傳(三)

話說明末清初的時候,沙俄的勢力就已經滲透到了中國黑龍江流域,起初因為國內戰亂紛爭,順治帝江左諸部落安危亦無暇顧及。及至沙俄強盜繼續深入松花江流域、呼倫貝爾草原燒殺搶掠,才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重視。在清軍肅清黑龍江上下的沙俄匪軍後,沙皇不得不與中國議和,是為《尼布楚條約》。但喀爾喀北部領土貝加爾湖地區仍舊無法議定,是為中俄兩國中部邊界之糾紛。

這個地方由布里亞特蒙古人居住,乃喀爾喀車臣汗的封地,趁着明末清初中國紛亂的時候,沙俄佔領並奴役了布里亞特地方,喀爾喀一向懦弱不能自保,只得任由其肆毒。康熙後,沙俄認為立足已穩,遂積極向喀爾喀腹地蠶食,雍正以為這將妨礙與準噶爾的戰爭,於是派人聯絡俄酋葉卡捷琳娜交涉,雙方決定再開談判。策棱身為喀爾喀的扎薩克,又是皇親國戚之郡王,對此地山川人物特別熟悉,於是被委以重任,作為全權大使代替隆科多赴邊外主持和議。

先是,俄使已在京師賄賂大學士馬齊。馬齊富察氏,即後來傅恆孝賢皇后叔父,雍正年正是吃香的時候。俄使知道他的能量足以左右朝政,於是送上價值不菲的貂皮以及金銀器物。馬齊接受了賄賂,深感俄人忠順,積極支持沙俄的領土主張,並說服雍正皇帝同意俄使的劃分意見。雍正迫於準噶爾咄咄逼人的形勢,基本確定了對俄讓步的腹案,但出於謹慎的態度,在隆科多出使後,仍舊派出鷹派人物策棱前去交涉。這時乃雍正五年。

策棱是帶着兵去的,萬一和議不成,他就要動武驅逐沙俄匪幫。但強硬的隆科多已經使談判陷入僵局,馬齊唯恐俄人吃虧影響大局,遂誣陷隆科多私抄玉碟,雍正震怒,將這位國舅召回逮捕。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但策棱不為所動。到達楚庫河後,策棱據理力爭逐條批駁沙俄的強盜謬論,俄使頭痛欲裂,催促馬齊在皇帝身上再下下功夫。被馬齊愚弄的雍正急於平息紛爭,遂指示儘快結案。策棱只好與俄使薩瓦簽約,一一勘定邊界樹立界碑。臨行,心中一腔孤憤無從發泄,遂陳兵邊界向俄開炮,意在刺激俄人反擊,撕毀和議迫使朝廷與之決戰耳。俄人大驚,不敢反抗,只是向馬齊提出抗議,馬齊深恨策棱,糾集一幫子大臣要求削去策棱爵位,重重處罰。雍正深知策棱忠誠,不願挫折之,僅罰俸了事。這場和稀泥結束後,俄人得償所願,暫時消停了下來。

雍正九年,朝廷命策棱跟隨順承郡王錫保征討準噶爾。此時噶爾丹策零與手下大將大策凌敦多布小策凌敦多布沆瀣一氣,正窺伺邊境諸部落。策棱不費吹灰之力將準噶爾數支軍隊擊潰。大策凌敦多布非常狡猾,他率領三萬多賊軍繞過清軍防地,直撲喀爾喀之克魯倫河。策棱大驚,率軍日夜兼程趕到鄂登楚勒迎擊準噶爾軍。

鄂登楚勒大戰一觸即發,那麼到底是大策凌敦多布厲害呢,還是策棱更勝一籌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