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喇嘛
兄弟五人者,有四人必須當出家;僅有一人可為娶妻生子的平民,這樣一來人口自然就會大量的減少。
馮玉祥曾出訪過外蒙古,詢問為什麼不願意接受統一,外蒙古人回答說:「滿清的皇帝對他們不好,戰場當他們炮灰,還不准他們生育,不想到滅族的那一天。(外蒙獨立時只有50萬人)
1911年12月形勢
滿清對待蒙古人的方式
明末形勢
第一階段:♥和親聯姻♥
滿蒙之間的政治聯姻活動,早在清軍入關之前就已經開始。
明萬曆四十年(1612),努爾哈赤聽說科爾沁貝勒明安的女兒博爾濟錦氏「頗有丰姿,遣使欲娶之」、「聞蒙古國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甚賢,遣使往聘,明安許焉。送女至,上具車服以迎筵宴如禮」,這應該是史載滿蒙之間最初的通婚活動。
萬曆四十二年(1614)四月,努爾哈赤二子巴圖魯貝勒娶內喀爾喀蒙古之扎嚕特部鍾嫩女為妻;
同時,五子莽古爾泰娶該部內齊之妹為妻。六月,四子皇太極娶科爾沁部莽古思之女。
同年十二月,十子德格類娶扎嚕特部哈拉巴拜之女。
次年春,努爾哈赤自己又納科爾沁貝勒孔果爾之女為妃。
緊接着,努爾哈赤以女相嫁(其第三、第八女,弟舒爾哈齊第四女分別下嫁蒙古)。
天命二年(1617),努爾哈赤嫁舒爾哈齊之女,納喀爾喀部台吉恩格德爾為額駙。七年後,恩格德爾正式歸附,被編人滿洲八旗。
天命十年(1625),努爾哈赤第八女嫁給來投的喀爾喀部博爾濟吉特氏台吉固爾布殊。之後又陸續納五名蒙古額駙於麾下,皆編入八旗。
天命十一年(1626),努爾哈赤將養子圖倫之女肫哲公主嫁予外藩蒙古科爾沁部台吉奧巴。
至此,不用動一槍一刀,僅通過娶媳嫁女,努爾哈赤便將蒙古科爾沁部、喀爾喀部等編入八旗,使之成為滿洲統治集團的一部分,並在其後與明王朝的軍事戰爭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皇太極時期,更是將政治聯姻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在皇太極的9位后妃中,有6位是蒙古后妃,而且所立五宮皇后全是蒙古女子。先娶後嫁,皇太極又將10名親女、2名養女嫁給了蒙古貴族。
這12位下嫁皇女中,有6位是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的親生女,有2位是蒙古側妃和貴妃所生。
蒙古后妃所生女再返嫁回蒙古各部,可謂親上加親,同時12位皇女所嫁的均是蒙古貴族博爾濟吉特氏。
也就是說,這時的滿蒙聯姻實質上是滿族貴族愛新覺羅氏與蒙古貴族博爾濟吉特氏之間相互婚嫁的「世婚」。
這樣,滿蒙上層貴族聯姻成為傳統與祖制。上述這些數字可以說明,皇太極時期為臣服和利用蒙古諸部,通過政治聯姻做出了很多努力。
皇太極正是在歷史的關鍵時期,成功地控制和利用了蒙古諸部的強大軍事力量,才最終實現了合力擊敗明王朝,入主中原。
清太祖、太宗時期,漠南蒙古尤其是科爾沁部屬於聯姻的重點:
據史料統計,努爾哈赤時,同漠南蒙古聯姻共39次,同科爾沁部聯姻佔11次;
皇太極時,同漠南蒙古聯姻共41次,其中同科爾沁部聯姻竟佔18次。
滿清整合蒙古諸部的力量,最終實現入關
第二階段:削減蒙古人口
等到大清統治穩定後,滿清就視蒙古人和三藩為心腹大患,接下來就開始清除功勛(就連多爾袞都被死後開棺鞭屍)
滿清對蒙古奉行三大國策:
一是「分封以制其力」;
滿清把蒙古分為內蒙和外蒙,採取盟旗制度,把內蒙分成6盟24部49旗,外蒙分成6部102旗,彼此不得越界,畫地為牢。
哲里木盟(今通遼市4部10旗)
昭烏達盟(今赤峰市8部12旗)
卓索圖盟(今遼寧省局部2部5旗)
錫林郭勒盟(5部10旗)
烏蘭察布盟(今烏蘭察布市4部6旗)
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1部7旗)
外藩蒙6部102旗
喀爾喀車臣汗部(1部23旗)
喀爾喀土謝圖汗部(1部20旗)
喀爾喀札薩克圖汗部(1部19旗)
喀爾喀賽因諾顏汗部(1部24旗)
賽因濟雅哈圖左翼盟(1部12旗)
賽因濟雅哈圖右翼盟(1部4旗)
另外青海蒙古人還有29旗,這裡不啰嗦。
二是「南不封王,北不斷親」;
滿清通過滿蒙聯姻穩住蒙古上層階級
三是「崇釋以制其生」。
蒙古人在元朝就信奉藏傳佛教,清朝利用這點在內外蒙古廣泛建造寺廟,提高喇嘛地位和特權,促使蒙古人熱衷於當喇嘛。據統計,清朝在內蒙一共修建了1800多座寺廟。在蒙古地區大力推行喇嘛教,制約蒙古地區發展。
清太宗皇太極曾說「以黃教柔順蒙古,中國之上計也」,喇嘛教成為清廷統治蒙古的有力工具之一。康熙皇帝說得更明確:「建一廟(喇嘛廟)勝養十萬兵。」
滿清在外蒙修建了800多座寺廟
每個家庭只有一個男丁可以娶妻生子,其餘男丁要到寺廟當喇嘛,終身不得還俗。
從小當喇嘛
經過200年時間,蒙古人口大量減少,早已沒有了曾經的血性,自然消停了。
通過以上敘述,可以得出結論:
通古斯人的性格特點:外熱內冷
沒有蒙古諸部和明朝降軍叛將們,滿清絕不可能入關,更不可能統治中國268年。
一旦沒有利用價值後,立馬想辦法弄死你
清朝18省區劃
清朝在努爾哈赤時期屠殺了遼寧100多萬漢人,入關後把剩餘漢人內遷,然後設置柳條邊把漢人活動範圍限制在關內傳統漢地,把明朝關內15個承宣布政使司拆分成18個省,然後對後世宣揚漢人只有漢地十八省,東北是滿清龍興之地,屬於滿洲。是滿清入關帶來的嫁妝,事實如此嗎?
滿人遷徙過程
實際上滿人在明朝永樂年間才從黑龍江胡里改(依蘭縣)南遷進入吉林和朝鮮,後被朝鮮趕出去了,明朝收留了他們,把他們安置在遼寧蘇子河流域,這才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