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連吃兩場敗仗,南太兩國拒收美請柬,轉頭對中國打開大門

全球外交格局重塑,拜登在南太平洋島國丟大人了,他萬萬沒想到,有一天美國也會遭到南太島國的「無視」,在自己從來都看不起的國家面前吃了個閉門羹。美國陳舊的外交邏輯和思維在這一刻被終結,而新世界秩序正在冉冉升起。

25日起,是美國總統拜登原定將在白宮舉辦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的日子,拜登躊躇滿志,希望在這場峰會上和各國領導人搞好關係,加強美國和這些國家的聯繫,進一步擴大美國在南太地區的影響力。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以前從沒被美國放在眼裡的地區,卻橫空出世了幾個「反骨」,竟將拜登的請帖擲於地上,令拜登的顏面大為受損。據澳媒報道,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和瓦努阿圖總理基爾曼都已告知拜登政府,因需各自操持「國內事務」,無暇參加此次峰會。

兩位總理這一手,美國是萬萬想不到的。美國和澳大利亞長期將南太平洋地區視為自家的「後院」。去年以來,南太島國的反介入、反干涉、反霸權、反殖民意識覺醒,如所羅門群島抓住全球化、多極化的趨勢,開始增加與中國的接觸,藉此更多地參與到地區和國際事務當中,這是以前在美國的長臂管轄下,他們不能做、不被允許做的事。

所羅門群島率先同中國簽訂警務合作協議,此舉猶如平地一聲雷,立刻點燃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的敏感神經,他們如「狗急跳牆」般瘋狂炒作中所合作「破壞太平洋島嶼國家商定的區域安全規範」,造謠中國參與太平洋事務的是所謂的「不透明投資」和「債務陷阱」。在這樣的背景下,拜登於去年9月在華盛頓主辦了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名義上是為南太島國提供另一個更好的選擇,建立一個「民主能夠蓬勃發展」的地區,實際上是和中國爭奪影響力,儘可能地將南太地區打造成另一個反華大本營。

南太島國有自己的訴求,太平洋島國論壇共有18個成員,它們的經濟海域總面積達4000萬平方公里。近年來全球日益變暖,海平面不斷上升,這些島國直面着陸地被淹沒,面積逐步減小的生存威脅,拜登承諾將就氣候變遷同地區國家達成合作,以解其燃眉之急。但這件事壞就壞在,美國作為演員的自我修養不夠。

南太島國表現出向美國靠攏的意向後,拜登就不再把該地區放在心上。今年5月,拜登本來要去到南太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參加峰會。南太21個國家領導人齊聚巴新等待拜登的到來,因為這是首次有美國現任總統訪問南太,主辦方巴新為這次會議足足準備了半年時間,特地將會議舉辦的22日設為公共假期,好讓民眾有機會一睹美國總統真容,還計劃關閉領空和關鍵道路,並安排學生和文化舞蹈團體在拜登車隊途經路上列隊歡迎。沒想到拜登卻因國內兩黨債務上限談判,輕易就取消了南太之旅。

棋子一旦意識到自己只是棋子,還是隨時就會被拋棄的棋子,覺醒了自我意志,就不會再受人擺布。於是我們看到,南太島國也因為自己的「國內事務」拒絕出席美國召開的峰會,也看到南太向中國打開了大門。國與國交往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美國學不會,那就讓現實來教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