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走國封皮都

西漢末年,王莽的大軍在河北一帶追殺劉秀。一日劉秀被追殺逃竄,


四周一看,南北東面一片平原沃野,連個藏身的地方都沒有,就正西有一片樹林,林西有一片土丘是個有利的地形便帶着軍卒向土丘奔去。這片土丘是個村莊,叫木丘村,村中幾十戶人家都以熟制皮毛為業。村口有個皮毛作坊,是村中一姓袁的大戶所開。這袁大戶痛恨新莽苛政,盼着劉秀的義軍取勝,推翻新莽王朝,今兒個見一隊兵卒擁着一位將軍奔來,打得是劉字旗號,後面塵土飛揚,殺聲震天,知道是劉秀義軍被王莽追殺便急忙將劉秀引入院中,藏在一堆羊皮之中,其他兵卒也在皮垛下皮缸中,各自找地方躲藏。王莽的大軍追到,不見了劉秀的義軍,在村裡四周搜尋了一番便離去了。劉秀從皮毛堆里鑽出來,收拾殘部,萬分感激鄉民相助,逃過一劫。他決心重整旗鼓,再度起兵,並對天許下宏願:「有朝一日得了勢,孤封此處為皮都!凡天下皮毛,不經過這裡不算皮衣!」後來,劉秀重整義軍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取得了廣大百姓的支持,又聯合綠林各路義軍,收編了銅馬赤眉義軍,勢力越來越大,經過幾年征戰,終於推翻了新莽王朝,統一了全國,建立了東漢,劉秀登基坐殿,稱漢光武帝。這一天,漢光武帝想起兵敗走國時,被王莽追殺的走投無路,幸在皮毛作坊獲救,自己對天許願一事,便頒下一道御封「皮都」的聖旨,派御史大夫前去選址加封。可當時兵荒馬亂,既沒記住村名,又沒記住人名,只記得是「滹沱河畔,大土丘旁,皮毛如山的大作坊。」於是,御史大夫自作主張,劃定方圓二十里,封辛集一帶做皮都。召集地方官宦各村鄉民都來聽旨,宣旨完畢,御史回去交差,就這樣,把辛集一帶封為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