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與文學——元朝

北宋南宋之後,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公元1206年,蒙古孛兒只斤部落的貴族鐵木真結束了蒙古長期分裂的局面,創立蒙古帝國,鐵木真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統一後,蒙古帝國不斷向金朝發動戰爭,公元1234年,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奪取了女真族統治下的中國北部地區政權。

1258年,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孫子、托雷第四子)奉蒙古大汗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托雷長子)之命,率領東路軍出兵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戰死,忽必烈得知其弟阿里不哥要謀大汗之位,當時的南宋無心應戰一味求和,於是忽必烈就罷兵北還與他的弟弟展開了爭奪汗位之戰,1260年忽必烈奪取汗位,在開平即汗位,建年號為中統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蒙古國的國號為大元,忽必烈即為元世祖。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正式遷都燕京。1279年滅南宋,隨後又陸續將西藏、雲南、新疆、東北、台灣等地納入了自己的權力範圍,統一了中國。

忽必烈是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第五任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少數民族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結束了300年來南北對峙的局面。

元世祖忽必烈採取分封制郡縣制相結合管理國家,在地方上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開創了我國的省制之端,具有「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的氣魄。

忽必烈統治下的元朝,國民由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主要是江浙一帶的南宋的遺老遺少)四種人組成,國民也分成了四個等級,第一等級的是蒙古人,以此下推。不同等級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規定了不同的待遇,各族人民、尤其是漢人和南人沒有自由,生命無保障,這是一個民族壓迫和種族歧視的時代。

他為拓展疆域,對邊陲少數民族分割政權並採取高壓政策打擊。因不斷擴展疆土,年年征戰,賦稅高舉,各民族苦不堪言,致使元朝政權民心缺失。

在民族的和階級的雙重壓迫下,廣大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在其執政11年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元朝的歷史不長,自1271年忽必烈將蒙古王國改國號為大元算起只有96年,與前代文學相比,元代的代表文學是元曲,詩、詞、散文等文學形式相對衰微。元曲包括雜劇(戲曲)和散曲(詩詞)。雜劇偏戲劇性,服務對象主要是老百姓,代表作品有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白樸的《牆頭馬上》、王實甫的《西廂記》;散曲偏文性,用作宴會歌伎唱詞,代表人物有馬致遠、張養浩,元好問、趙孟。

元雜劇奠基人關漢卿的雜劇幾乎涉及到元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有揭露政治黑暗和統治者殘暴的、歌頌人民反抗鬥爭的《竇娥冤》、《蝴蝶夢》等;有反映婚姻愛情的並帶有喜劇意味的《救風塵》、《望江亭》等;有藉助歷史題材並融進大量現實內容的英雄人物,如取材於《三國志·魯肅傳》的《單刀會》、《西蜀夢》等。他的戲劇場面富於變化、戲曲語言"入耳消融「,曲白相生,自然熨貼,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他也被稱為曲聖

張養浩散曲作品《山坡羊·潼關懷古》中的觸動人心的千古名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富含深意,令人深思;他的《折桂令·中秋》是元代寫中秋散曲中的經典之作:「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通過描寫中秋之夜澄澈空靈的月光,渲染出了清幽寧靜的意境,讀後給人一種淡淡的沉悶和傷感。

元代的文學,傳統的詩、詞雖然也產生了一些優秀或較好的作品,但整體來說成就不高,但戲曲出現許多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後人常把「元曲」、「唐詩」、「宋詞」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