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打匈奴打了四十年,初期大勝,後期失敗,是打了個寂寞嗎?

我是熱衷於鑽研歷史的蘇蘇說說2021,從事歷史方面的創作。歡迎同樣對歷史感興趣的您,一起學習我們五千年的華夏歷史。本文為蘇蘇說說2021原創,感謝點贊、支持、關注!

說到漢武帝這個「武」字,就知道劉徹這個皇帝比較剛了。

漢武帝在文治方面有諸多創新,在武功方面出了名的,就是他在位五十四年,打了四十年的匈奴了。

圖:漢武帝

我們說到兩漢歷史的時候,多次聽到"匈奴"這個名字。匈奴是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興起於今天的內蒙古陰山山麓,遠在戰國的時候,匈奴就開始侵擾我們的中原地區。

秦始皇當時還專門派大將蒙恬攻打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區。當時修建長城,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防範匈奴的侵犯。

圖:秦始皇修長城主要是為了防禦匈奴

匈奴這個游牧民族呢,他們都是在馬上過日子,居無定所,完全不懂什麼是農耕文化。所以他們生活必xu品一直匱乏,自己又無法自給自足。雖然說養牛養馬,但是,畢竟常年吃牛羊肉,沒有碳水也是不行的啊!

圖:匈奴是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

他們看到中原地區生活必xu品的多樣性,眼饞得不得了!就把中原地區看成自己的糧倉,東西不足了就會到中原地區搶劫。

秦朝二世而亡,匈奴趁機又捲土重來。當時天下大亂,中原這塊地方一直在打仗,匈奴趁機對中原地區的燒殺擄掠也成了家常便飯。

圖:匈奴經常到中原燒殺擄掠

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因為長年戰爭,國力非常衰弱,根本沒有能力跟匈奴抗爭。劉邦本來不信這上邪,自己還Q自挂帥攻打匈奴,結果在白登山被圍困了七天七夜,如果不是陳平出計買通了冒頓單于的皇后Z後得以突圍,那麼劉邦老哥可就把自己交代在白登山了。

圖:劉邦曾在白登山被匈奴圍困七年七夜

所以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就一直是和匈奴搞和親政策。然而匈奴並不是一個講信用的民族,他們一方面娶了漢朝的公主,另一方面還是不斷地侵擾大漢的那疆土。

為了國內民生穩定,從漢高祖到漢景帝,對匈奴都是採用和親政策,被動防禦,在那段時期,也是匈奴的全盛時期。

圖:西漢和匈奴的和親政策

到漢武帝劉徹的時候,前面幾朝皇帝的休Y生息,國力得到恢復並且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文景之治後,漢武帝就變成了富二代。當時國庫充盈,糧食和串錢的繩子都多到發霉了。

有錢了,漢武帝就想開疆拓土,決定對匈奴不再隱忍,Z好完全消滅掉。於是漢武帝就對匈奴主動出擊。

圖:漢武帝主動出擊匈奴

從漢武帝打匈奴打了四十年來看,匈奴這個民族着實彪悍,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漢武帝打匈奴,在初期是大獲全勝的,就是因為有衛青霍去病兩員驍將,得到了Q所未有的成功,七戰匈奴七勝,把匈奴趕出了漠北,收回了河套地區,佔領了河西走廊,大振大漢國威。

圖:漢軍在衛青、霍去病的率領下七戰七勝匈奴

然而,隨着霍去病和衛青的相繼去世,匈奴又再次捲土重來,此時漢武帝派出的大將趙破奴李廣利接連失利,在漢武帝去世前三年,公元前90年,漢武帝決定不再攻打匈奴,匈奴重新又回到了漠南地區。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漢武帝打了四十年的匈奴,似乎是打了個寂寞。然而,也就是漢武帝這四十年對匈奴造成了重創。為以後自己的子孫,乃至東漢的皇帝對匈奴的持續打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圖:漢武帝重創匈奴

匈奴這個民族在大漠南北存在持續了整整三百年,此後離散的匈奴又活躍了近二百年。直到南北朝末期,匈奴這個民族才漸漸消失了。

在這裡,也想說一個小插曲,提一提中國Z牛大學校門,就是武漢大學的校門了,因為作者我畢業於武漢大學,所以,就着漢武帝,也給大家安利一下我的母校校門。

圖:國立武漢大學校門

「國立武漢大學」,因為學校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所以校門大字還是沿襲老傳統,從右至左排序,按照我們今天從左到右的讀法就是「學大漢武立國」,也是表揚漢武帝打匈奴的武功了!同時,也令我想到了那句話:「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是不是很壯國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