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初到延安,為了引起毛澤東注意,做了三件事讓人耳目一新

在抗戰時期,延安由於遭到國民黨反動派和日軍的雙重封鎖,物資相對貧乏,生活條件很艱苦,不過當時的文化生活很充足,延安的文藝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毛澤東對文藝發展很重視。

在1938年7月7日這天,為紀念抗戰一周年,在延安鐘樓邊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上午在毛澤東作報告,下午是文藝演出,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都觀看了演出,在這次演出中有一個人贏得了眾人的一致好評。

這個演員就是江青,當時江青演唱的京劇《打漁殺家》是壓軸戲,江青扮演的桂英一角從唱白、身段和颱風等方面,都很不錯,台下的觀眾,包括毛澤東等領導人也都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當時的江青在延安算得上是頗有名氣的演員,她還被邀請到延安魯迅文藝學院任教,江青為了引起毛澤東的注意,也是費盡心思的,尤其做了三件事,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一時間她在延安口碑還不錯。

江青長得比較出眾,她也很會打扮自己,江青有一頭烏黑的頭髮,她用髮帶系著,留着劉海,眼睛大而有神,江青的打扮在當時延安的女青年之中讓人眼前一亮,此舉讓江青在眾多女青年中脫穎而出。

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而且沒有花費多少代價,這也稱得上是一種本事,這是江青為了引起毛澤東的注意乾的第一件事,隨後她又做了第二件事,即練習書法和寫文章,江青的書法水平很高。

除了外在的好看,江青練習書法則彰顯了一種內在的文化底蘊,另外她還愛好騎馬和織毛衣,也會裁剪衣服,這些行為顯示她出色的勞動能力,很符合當時延安的口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第三件事就是江青能親近群眾,江青能跟工作人員打成一片,甚至還會幫工作人員剪頭髮,教女工作人員做針線活,在行軍路上她還能在大家休息時,為大家活躍氣氛,讓大家感到輕鬆。

江青的這些所作所為確實起到了作用,毛澤東注意到了她,有一次毛澤東身邊的衛士不在身邊,江青還去幫毛澤東打掃卧室和洗衣服,不久之後,在1938年8月,江青就接到調令,擔任軍委辦公室秘書。

這樣的安排實際上就是江青到毛澤東身邊工作,不過後來江青就逐漸露出了真面目,據李銀橋回憶,江青愛出風頭,總想比別人高一截,毛澤東也曾批評她「改不了剝削階級作風」,毛澤東甚至考慮過離婚,但最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