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是嫡子,隋文帝為何寧願廢了他,也要選了楊廣為太子?

眾所周知,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王朝,無太大過錯,而要說最引人爭議的那就是隋文帝在晚年,他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選擇次子楊廣,而不是能幹仁厚的嫡子楊勇

所以今天我們就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看看,隋文帝為何廢了明明是嫡子的楊勇,而是選了楊廣做太子呢?

在古代王朝史上,一般皇位的繼承權都是由正妻所生下的第一個兒子,要按說當時的楊勇,他才應該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但是在晚年,他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卻選擇次子楊廣。


主要原因還是這兩點:

一是:隋文帝生性節約檢朴,但楊勇卻在一個華麗的蜀地鎧甲上再加上裝飾,文帝很是不高興,在他覺的帝王喜好奢侈國家未必能長久,作為國家未來的繼承人,應以節約為先,才能繼承宗廟。

二是:獨孤皇后給太子楊勇選了太子妃元氏,但楊勇對昭訓雲氏尤其寵愛,對太子妃元氏很冷淡,特別是太子妃元氏得了心疾,兩天就死了。

其實楊勇本質上並無太大過失和錯誤,但失去父母的信任。

而楊廣很會裝,在當皇子時表現出來的文韜武略人品節儉都要遠遠高於楊勇(楊廣偽裝的很好,在楊堅心裏,陰狠是不存在的),有善於打點人際關係,怎麼看怎麼是聖君的樣子,楊堅本着立賢的原則就立了楊廣。

結果楊廣上台窮兵黷武,修建大運河,營建東都,人家幾代人乾的事,他偏要一代人完成,結果把隋朝干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