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重溫萊蕪「小三線」上的燃情歲月!

祖國一聲召喚,撥動了多少有志青年熾熱的愛國心弦;祖國一聲召喚,激勵了多少熱血青年無悔走上「小三線」;祖國一聲召喚,成就那段激情燃燒的光輝歲月。時光不老,光陰荏苒。上世紀萊蕪「小三線」建設的激情歲月,如今已升華為新時代奮進勃發的文化積澱。

▲ 攝影:王嘯

這裡是萊蕪區高庄街道塔子村,原山東人民印刷廠(709)規模宏大、紅磚壘砌的老建築,完好保存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特定歷史時期的時代風貌。遙想當年,成百上千名從天南海北彙集而來的三線建設者,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和汗水,硬是在荒涼偏僻的山溝里,建立起支撐戰時使用的印刷基地。

▲塔子村原山東人民印刷廠(709) || 攝影:王嘯

四大名著、第四套人民幣、中小學教材、山東高考試卷都曾在這裡印刷多年。如今,豐厚的工業遺產,已經打造成「山東小三線」建設紀念館。一張張歷史照片、銹跡斑斑的器具、充滿年代感的見證物,彷彿把人拉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山東小三線紀念園 || 來源:嬴泰文旅

▲攝影:王嘯

20世紀60年代,為加強戰備,毛主席作出了建設「三線」的戰略決策,把全國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戰略後方,分別簡稱為一線、二線和三線。一、二線地區腹地統稱為「小三線」。中央決定,在「三線」「小三線」地區儘快建立起包括能源、製造、軍工等方面的工業體系,新建項目一律在「三線」,能搬遷的項目也要遷至「三線」。從那時起,以國防工業和基礎工業為中心,以備戰備荒為目的的「三線建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圖片提供:畢建波

萊蕪位居魯中腹地,戰略位置重要,周圍群山環繞,是理想的戰略後方,被列入「小三線」建設範圍。自1964年起,萊蕪境內陸續有山東省交通廳汽車修理廠、山東新華機器廠、青島染料廠萊蕪分廠、萊蕪機械修制廠、山東電話設備廠、泰安地區萊蕪鋼鐵廠、萊蕪發電廠、冶金部張家窪礦山公司、山東戰備印刷廠等國家和省、地屬企業在境內建成投產。「小三線」建設項目成為這一時期萊蕪境內的骨幹企業,是全縣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東省交通廳汽車修理廠舊址


▲萊蕪「小三線」戰備金庫舊址 || 來源:名城濟南

▲萊蕪「小三線」戰備金庫舊址 || 來源:齊魯建築文化

1968年,泰安地區決定建設一家鋼鐵聯合企業,廠址選在萊蕪城西雅鹿山南面,企業定名為「泰安地區萊蕪鋼鐵廠」,簡稱「小鋼聯」。1970年建設,1971年第一座高爐投產,1976年第二座高爐投產,1981年停產下馬,1983年,泰安市將該企業整建制下放給萊蕪縣,1984年恢復生產,2000年更名為山東泰山鋼鐵有限公司。歷經歲月滄桑,爐火越燃越旺,現已發展成為一家以鋼鐵生產深加工為主導,以不鏽鋼為主營,以精品板帶材為主體,集新材料、高端裝備、清潔能源、國際貿易、資本運作、物流運輸、房產開發、城市供熱等多業並舉和產學研協同發展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躋身中國企業500強。


▲1992年,萊蕪市鐵廠更名為山東泰山鋼鐵總公司 || 來源:泰山鋼鐵官網

▲2000年,由國營改為民營 || 來源:泰山鋼鐵官網

▲如今的泰山鋼鐵 || 來源:泰山鋼鐵集團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小三線」建設項目都和泰山鋼鐵一樣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發展壯大,受經濟體制改革、國企改革等諸多因素影響,萊蕪境內多數「小三線」企業搬遷、破產、倒閉,遺留下來的廠區遺址和工業設施群體等就成為「小三線」工業遺產。

▲老君堂村小三線遺址 || 來源:@不識跳蚤

「小三線」精神融合了軍旅文化、企業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精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已成為時代精神的重要「符號」。萊蕪區立足「小三線」紅色資源,打造山東小三線建設紀念園。以山東戰備印刷廠舊址為基本依託,以山東汽車修理廠、山東電話設備廠、萊蕪發電廠等為內容拓展,打造複合型、多功能黨建活動基地、傳統教育基地、影視科普基地、工業遺址旅遊基地。

山東人民印刷廠總佔地面積123畝,原車間、倉庫、宿舍、食堂、俱樂部、學校等設施4.8萬平方米,結構牢固、保存完好。一期利用原一號車間打造「山東小三線建設紀念館」,綜合運用歷史影像、雕塑、仿真藝術等形式,按照「翻開記憶、風雨如磐、戰略後方、家國情懷、歲月如歌」的順序,展現在三線建設時期,建設者聽黨召喚、對黨忠誠、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再現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山東小三線紀念館內部 || 攝影:王嘯

▲山東小三線紀念館內部 || 組圖來源:天下泉城

半個世紀的春華秋實,曾經潛隱在這片土地上的「小三線」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如今又以嶄新的姿態跨入人們的視野。共和國記憶中一幅濃墨重彩的壯麗畫卷,山東革命和建設史上一次波瀾壯闊的壯舉,萊蕪這片革命熱土上一份不可磨滅的紅色基因。「對黨忠誠、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必將成為這方土地彌足珍貴的精神遺存和繼往開來的巨大力量。

END

來源:新萊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