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壓死沈一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以江南織造局名義買糧

2019年09月04日03:27:18 歷史 1829

《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中,作為國產歷史劇的扛鼎之作,有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都值得細細讓人推敲,而最為讓人心疼的角色,愚以為莫過於沈一石。

沈一石的悲劇結局其實在他出現的時候似乎就已經成為了定局。浙江省的首富,他可以花二十萬兩白銀買下芸娘,他可以承包大整個浙江的絲綢生意,他是為宮裡為製造局辦事的官商,其實在普通老百姓看來,他是個縱享榮華富貴的人,是個幸福的人,但是他卻是在整個劇中地位最為低賤的人。他生活的社會,他所從事的職業,註定了他是一個地位低賤的人。我國古代社會長期實行的就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士農工商」也將商人排在最末尾的地位。

而沾惹到了朝廷,接盤了改稻為桑的國策,他的結局也就昭然若揭了。

大明王朝:壓死沈一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以江南織造局名義買糧 - 天天要聞

他作為製造局的官商,他的任務就是為製造局服務為皇帝服務,他所織的絲綢一部分是要給皇帝,給皇宮,皇宮的穿着,皇帝要犒賞官員,要賞給那些個外國來的使臣等等,都需要沈一石的絲綢,而另一方面就是靠着這些絲綢賣出去,來補充國庫,就像這個改稻為桑的國策,就是製造局的楊金水來和西洋的商人談妥了生意,五十萬匹的絲綢,這些絲綢由沈一石來織,從百姓那裡或是賣田或是買絲來充當原材料,織出五十萬匹絲綢來,然後賣的錢來彌補國庫的空虛。另一部分就是沈一石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再是為了那些官員貪墨方便,他所織的絲綢,都被官員給貪了,正如他的賬單上所寫的「嘉靖二十一年至今,二十年間,四任織造,五任巡撫,唯胡部堂胡宗憲與沈某無賬目往來,其餘袞袞諸公,皆不足道也。二十年間織絲綢四百餘萬匹,上繳製造局二百一十萬匹,官員分利一百餘萬匹,剩下的再當做本錢購買生絲」沈一石雖然名義上是浙江首富其實他的錢,除了上繳國庫,大部分都被官員給貪掉,自己一無所有。

大明王朝:壓死沈一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以江南織造局名義買糧 - 天天要聞

所以他是劇中最為無奈的一個人,他甚至是出生在商人世家,滿腹才情,社會地位,國家政策的原因,自己卻不能參與科舉考試,不能走仕途的道路,可惜了滿腹才華,但是他不放棄,靠着製造局上位,當上了官商,雖說和官府扯上了一點關係,但是商人終究是商人,他終究是社會地位最為低賤的人,商人的地位使他只能穿布衣,官商的身份,他自己只喝白開水,而將上好的龍井行賄給那些官員。商人就是商人,永遠走不上仕途的道路,雖然自己兢兢業業,實心實意為朝廷辦事,但是明朝的內部官員已經爛掉了他想要更好為國家辦事,實現他的滿腔抱負,就不得不依靠那些爛掉的官員,他也就不得不被卷進去,一方面為朝廷辦事而另一方面也成為貪官撈錢的一個工具。所以他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結局,要是各級官員都像胡部堂一般清廉自守,何至於今日的國庫虧空,「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

大明王朝:壓死沈一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以江南織造局名義買糧 - 天天要聞

但是壓死沈一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便是他打着製造局的名義去賤買百姓的糧,雖然在海瑞的施壓下(其實自己的另一個打算)借給百姓糧食賑災,但是他犯了大忌,那就是商人干政,作為一個商人,社會地位最低賤的人,他是絕對不可能去干預政事的。

這個其實始自於嚴世藩的毀堤淹田,只有賤買了百姓的田,才有可能在半年的時間裏織出五十萬匹絲綢,其實這也是在飲鴆止渴,這樣會激起民變。胡宗憲也是堅決反對,由於胡宗憲的反對,嚴嵩和胡宗憲也在嚴世藩的阻撓下產生了隔閡,所以這個時候胡宗憲已經不能插手改稻為桑的事情了,嚴世藩這時推薦了自己的門生高翰文去輔佐完成改稻為桑的國策。而高翰文其實就是一個背鍋俠,他去完成改稻為桑,改稻為桑完不成也是高翰文提出的解決辦法不正確,而百姓造反,也是因為高翰文,這個時候胡宗憲正好給高翰文提出了他的方略的問題所在,避免了一場民變,而站在了鄭泌昌和何茂才的對立面。鄭泌昌和何茂才也清楚,他們作為浙江的最高行政長官,改稻為桑成功且不激起民變,其實是大功一件,但是二者有一個出了問題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他們也就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大明王朝:壓死沈一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以江南織造局名義買糧 - 天天要聞

江南製造局代表的是皇宮,是皇上,拿着江南製造局的牌子去賤買百姓的糧食,就可以甩鍋給皇帝,是你們的君父為了錢,不顧你們的生存,你們造反了也不是我鄭泌昌何茂才逼着你們造反的,是皇帝不顧百姓的生計,造反了也是皇帝的問題。沈一石打着江南製造局的招牌去賤買百姓的田也是受到了鄭泌昌何茂才的影響,但是他卻知道,這件事情是對宮裡不利,對楊金水不利,所以他早就做好了兩手準備,一能買田那自然是好事,但是一旦百姓比較激動呢,他也可以拿着江南製造局,打着皇宮的名義去賑災。

大明王朝:壓死沈一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以江南織造局名義買糧 - 天天要聞

但是這件事的後果就是買田的糧食被拿去賑災了,那麼,改稻為桑還怎麼改下去呢,東南戰事吃緊,胡宗憲和戚繼光前線打倭寇,戰士們挨餓戰鬥,需要軍餉,既然改稻為桑失敗,那也必須需要錢來接濟後方,那麼就必須搞錢,所以內閣才下達指令,以商人干政的名義去抄沈一石的家財,沈一石作為浙江首富,他的存款肯定足夠前線的戰士們的後方補給。但是萬萬沒想到,堂堂浙江首富的所有家財,只有一百匹絲綢。

所以,沈一石是劇中最讓人心疼的一個角色,雖有滿腔抱負,滿腹才華,卻因為是商人的地位而無法施展,自己憑着努力終於當上了官商,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為皇帝盡忠兢兢業業,但是卻因為大明官場的腐敗,自己成為了犧牲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