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只差一步就能統一日本,為何忽然被殺?

2020年07月22日19:36:06 歷史 1134

十六世紀時,中國處於大明帝國時代,中國的核心板塊保持着高度統一,有着發達成熟的中央政府和文人官僚群體。而在大海的對面,孤懸海外的日本列島卻處於極度混亂之中,這一亂世延續了一百五十年之久。

織田信長只差一步就能統一日本,為何忽然被殺? - 天天要聞

日本的亂世要追溯到1467年的應仁之亂,這件事說來也簡單,當時日本名義最高統治者是天皇,但實權卻掌握在「征夷大將軍」手中。而當時的這位是幕府的第八代將軍,由於這位將軍始終沒有兒子,無奈之下,就指定自己的弟弟做繼承人。偏偏造化弄人,第二年這位將軍竟有了個大胖小子,這位將軍真是後悔得想撞牆,於是就開始琢磨怎麼扳倒弟弟,隨着矛盾激化,兄弟倆終於撕破了臉。由於幕府分裂了,地方的諸侯紛紛選邊站,全國的諸侯分成了兩派,雙方集結了30萬大軍在首都進行火併。至此,日本局勢一發不可收拾,進入了一百多年的紛爭亂世之中。

織田信長只差一步就能統一日本,為何忽然被殺? - 天天要聞

經過一百多年的攻伐兼并,日本各地發展出了十幾家大諸侯,這些大諸侯主要目標依舊是局限在周圍地區的擴張。這時候有一個大名(諸侯)決定出兵首都,掌握最高政權,這個人就是今川義元。此人號稱東日本實力最強之人,滅了不少對手。在1560年時,今川義元率領兩萬五千的軍隊去首都(京都),而尾張是他的必經之路。尾張的諸侯叫做織田信長,他就是咱們本文的主人公。

織田信長面對今川龐大的軍隊毫不屈服,這就惹怒了今川義元。雙方力量懸殊,今川有兩萬大軍,信長只有三千人。面對今川義元川的凌冽攻勢,信長已做好了戰死的準備,。在交戰前,織田信長悲涼地跳着自己喜愛的舞蹈,似乎在與世間訣別。跳完了舞,織田信長領着兩千士兵突襲今川義元的本帳,信長知道,硬拼必敗無疑,直接攻敵巢穴,也許還有拼一把的機會。結果令人咋舌,由於遭遇突襲,今川軍措手不及,主帥今川義元竟被斬殺,今川軍頓時潰敗,織田信長成功戰勝了有生以來最大的挑戰。織田信長這個名字一戰響徹日本,以高姿態登上了日本戰國舞台。

織田信長只差一步就能統一日本,為何忽然被殺? - 天天要聞

在擊敗今川後,織田信長迅速積攢實力,接連吞併周邊勢力,隨着實力的膨脹,稱霸天下的野心日益滋生。織田信長修建了一座規模很大的城池作為自己對外擴張的大本營,這座城叫做「岐阜」,「岐」指的是「西岐」,意思是自己要效仿周文王立足岐山吞併天下(由此可見日本對中華文化理解多麼諳熟深刻)。

在集聚了足夠力量後,織田信長擁戴傀儡足利義昭,隨後便控制了京畿地區。在肅清京畿反對勢力的同時,織田信長派出自己的手下大將向四個方向同時擴張。地方的大諸侯們在織田信長的攻擊下勢如累卵。

由於信長的勢力愈發炙熱,以天皇為代表的朝廷表現得十分順從,為了拉攏織田信長,朝廷派出使者向信長開出優待條件,希望信長能從太政大臣、關白、征夷大將軍這三個最高官位中任選其一。織田信長的回應讓所有人驚愕,竟然斷然拒絕,這一事件史稱「三職退讓」。

織田信長面對如此誘惑卻毫不心動,這是為何呢?織田信長是當時東亞最有國際眼光的將軍,他的眼中是星辰大海,儘管其出生於日本,但在他的內心是絲毫瞧不上這塊彈丸之地的,甚至於其內心對自己出身日本感到自卑。統一日本不過是他的一個小小階段罷了,他還有更廣闊的理想,大海對面的明朝、東南亞海域才是他心中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一部有關信長的日本影視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信長在室內撥動着地球儀(葡萄牙傳教士所贈),落寞地對身邊隨從說:「瞧這日本是多麼偏僻狹小,如今我已然將近五十歲,卻依舊還局限在這偏僻小島之中,我這一生多麼無能啊。」話語中夾雜着深切的落寞無奈,精妙地表現出信長的內心追求。

織田信長只差一步就能統一日本,為何忽然被殺? - 天天要聞

1582年,織田信長命大將明智光秀率軍支援征伐毛利家的羽柴秀吉,此時的織田信長距統一日本僅一步之遙。而就在人生輝煌的頂峰,明智光秀突然叛變,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自殺身亡,織田家的江山瞬間坍塌,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實在令人錯愕。同時讓人不禁發問,信長為何會在巔峰時隕落?

明智光秀為何會叛變,這其中有着怎樣的陰謀歷代以來眾說紛紜。有一個說法,織田信長之死背後有着巨大的陰謀,這是一場明智光秀與朝廷公卿的密謀。織田信長這個人在當時那個時代太過特立獨行,他身穿歐洲服飾行游於大街,他致力於統一日本,他欣賞西方技術及文明,他鄙夷日本這個孤陋小島,他心在遠方,他藐視朝廷,據說他還打算廢掉天皇,統一日本後據說還要出兵朝鮮和大陸,他與那個時代的日本格格不入。織田信長對手下大將極為苛責,使得明智光秀積累了大量的私怨,而且信長還要收回光秀的領地而封其至偏遠之處,地位的岌岌可危使得明智光秀內心充滿恐懼感。但如果僅僅如此,明智光秀是絕不敢兵變的,必然要有其它勢力因素對其勸誘煽動,這就是朝廷公卿。「三職退讓」事件讓朝廷公卿們心驚膽戰,信長的這一舉動無疑在告訴世人,他藐視朝廷、無視秩序,公卿們感受到了不曾有過的恐懼,織田信長素來行為出格,也許哪天便會動手毀滅掉天皇和公卿們的朝廷。為了自保,公卿們必要冒險一搏。

明智光秀消滅信長沒多久,便被朝廷封為天下最高權力的「征夷大將軍」之位,僅僅十幾天後,光秀便戰敗被殺。如果說朝廷反對光秀的反叛行動,絕不會如此積極的封其為將軍高位,由此可見朝廷必然脫不了干係。

還有一些陰謀論說羽柴秀吉和德川家康這兩位後來奪取天下之人也參與了謀反行動。羽柴秀吉出身貧民、地位卑賤,之所以能出人頭地完全是依靠信長的提拔,如果沒有織田信長,其地位極為尷尬,真正佔有優勢的是那些織田家以柴田盛家為首的嫡系家臣,秀吉這種屌絲只有靠邊站的結局;而德川家康的諸侯地位完全依賴織田信長的保護,一旦信長死去,北條、上杉等強敵都會給德川造成災難性的威脅。所以說這兩人絕不會有如此愚蠢之舉。

織田信長只差一步就能統一日本,為何忽然被殺? - 天天要聞

信長之死是一場巨大陰謀謀划下的巨大悲劇,一代天材就此隕落,對於亂世的日本來說是巨大的損失。十年之後,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後繼承「信長公遺志」,悍然發動十四萬大軍出兵朝鮮、染指明朝,但在明朝的強盛國力下敗卻,也許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織田信長之死亦乃幸事,畢竟任誰也不願面對織田信長這樣強悍的對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 天天要聞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擺滿了鮮花……

4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的付出和貢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深切緬懷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於湖南長沙的袁隆平墓前擺滿了花籃和花束人們以此表達對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