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年:耿恭帶兵在疏勒城與匈奴人血戰,最後僅十三人活下來

2020年06月18日20:44:37 歷史 1383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擔任司馬的耿恭,跟隨騎都尉劉張、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等打敗車師,並將車師納入東漢版圖。

公元74年:耿恭帶兵在疏勒城與匈奴人血戰,最後僅十三人活下來 - 天天要聞

隨即東漢朝廷在西域設置了西域都護、戊己校尉,並任命耿恭為戊己校尉,率領數百人屯兵後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到了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東漢大軍回歸中原之後,不甘心喪失西域的匈奴,立即捲土重來,集結數萬騎兵,欲一舉奪回車師。耿恭從原本就不多的人馬中,挑選出三百人前往援救車師,結果在途中遭遇北匈奴大軍,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於是,匈奴大軍開始圍攻金蒲城。面對匈奴的圍攻,耿恭便親自登城與北匈奴人交戰。耿恭把毒藥塗在箭上,傳話給北匈奴人說:"這是漢朝神箭,中箭者必出怪事。"於是用硬弓射箭。中箭的北匈奴人,看到傷口處血水沸涌,大為驚慌。當時正好出現狂風暴雨,耿恭軍乘雨攻打北匈奴,殺傷眾多北匈奴人。北匈奴人十分震恐,於是解圍撤退。

公元74年:耿恭帶兵在疏勒城與匈奴人血戰,最後僅十三人活下來 - 天天要聞

此戰耿恭雖然獲勝,但是知道金蒲城的守備條件不是很好。所以,耿恭移師疏勒城,以做長期抗戰的準備。果然沒過多久,匈奴人再次捲土重來殺向疏勒城。讓匈奴人沒想到的是,耿恭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招募了幾千人,主動開城迎戰,結果把匈奴騎兵打得四散奔逃。初戰失利的匈奴人,對疏勒城進行圍攻,並將城中的水源斷絕。結果,耿恭率領大家挖井取水,繼續與匈奴作戰。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城中的糧草逐漸消耗一空。於是,守城的將士便用水煮鎧甲弓弩,吃上面的獸筋皮革。但是無論條件如何艱苦,守城將士還是同仇敵愾,給予匈奴人很大的殺傷。

公元74年:耿恭帶兵在疏勒城與匈奴人血戰,最後僅十三人活下來 - 天天要聞

其實,東漢朝廷之所以能容忍匈奴如此肆無忌憚的攻擊疏勒城,是因為漢明帝在永平十八年八月不幸去世。在朝廷大喪之機,沒有及時派出救兵。之後漢章帝繼位之後,就採納司徒鮑昱的建議,派征西將軍耿秉屯守酒泉,派酒泉太守秦彭(一作段彭)、謁者王蒙、皇甫援徵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部隊,共七千多人,前往救援。

公元74年:耿恭帶兵在疏勒城與匈奴人血戰,最後僅十三人活下來 - 天天要聞

建初元年(76年)正月,秦彭等人率軍在柳中集結,進擊車師,攻打交河城,斬殺三千八百人,俘虜三千餘人,北匈奴驚慌而逃。不過漢朝大軍,此時已經準備東歸。只有一位軍吏范羌堅持要求去援救耿恭,於是撥給他兩千人馬繼續前往疏勒城。范羌率二千名漢軍日夜兼程,克服了種種惡劣的環境,終於翻過白雪覆蓋的山脈。此時的疏勒城仍然在漢軍手中,只是數百人的守軍,只剩下二十六人。

公元74年:耿恭帶兵在疏勒城與匈奴人血戰,最後僅十三人活下來 - 天天要聞

次日,耿恭與他地二十五名士兵隨同救兵一道踏上的返鄉之程。可是戰鬥還沒有結束,北匈奴派兵追擊,漢軍邊戰邊走。從疏勒城出發時,還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斷死亡,到三月抵達玉門時,已經只剩下了十三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