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樾暗殺5大臣失敗結果慘烈,回望歷史,《人生若如初見》太敢拍

2025年05月19日17:10:15 歷史 5325

隨着吳樾暗殺5大臣失敗,熱播劇《人生若如初見》正式進入各大勢力博弈的階段。
《人生若如初見》以晚清清宗室、革命派和北洋集團的博弈為背景,圍繞李現魏大勛周遊朱亞文和謝菽紅等一眾主角展開一系列精彩的故事。這部劇從開播到現在,收視率居高不下,劇中角色持續引發熱議之餘,更是掀起網友對探究晚清歷史的熱情。梁鄉、楊凱之和李人駿學成歸國,帶着拯救中華的雄心壯志,迎接着時代巨變劈頭而來的撞擊。

吳樾暗殺5大臣失敗結果慘烈,回望歷史,《人生若如初見》太敢拍 - 天天要聞


內憂外患夾擊之下,清政府決定派5大臣出國考察學習,為「預備立憲」做準備。與此同時,吳天白把新做的炸彈交給謝菽紅,委託她送回上海。藉著懷孕的掩護和李人駿的意外幫忙,謝菽紅順利把把炸彈交到革命志士宋晨手中。5大臣出發那天,梁鄉出現在護送隊伍中,他瞥見一個神秘的身影,當下就有不好的預感。果然,列車啟動之時突然發生爆炸,巨響和火光震驚了眾人。5大臣和隨行官員中只有兩人受輕傷,其他人安然無恙,革命志士吳樾卻當場被炸死,死狀慘烈。吳樾的結局讓吳天白痛心疾首,他希望通過個人犧牲來喚醒大眾的決絕讓觀眾心酸,也讓觀眾走進那段歷史。

吳樾暗殺5大臣失敗結果慘烈,回望歷史,《人生若如初見》太敢拍 - 天天要聞


吳樾,安徽桐城人,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小官吏家庭。他早年喪母,家境貧寒卻勤奮好學,曾試圖通過科舉入仕,但目睹清廷腐敗和民族危機後,思想逐漸轉向革命。1902年,吳樾考入保定高等學堂(今河北大學前身),接觸到《革命軍》和《警世鐘》等反清著作,深受鄒容陳天華等人思想影響。 1904年,吳樾加入「光復會」,與蔡元培、章太炎等革命黨人聯繫密切,一心想推翻清廷。 受日本「暗殺主義」思潮影響,吳樾認為刺殺清廷高官能喚醒民眾、震懾統治者,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隨時準備實施暗殺計劃。1905年,清廷為緩解內外壓力,派載澤、戴鴻慈、端方、尚其亨和李盛鐸五位大臣出國考察憲政,為「預備立憲」做準備。 革命黨人認為此舉是清廷拖延時間、欺騙民眾的手段,旨在維持專制統治,因此決定破壞這一行動。吳樾與光復會成員陳獨秀、趙聲等密謀,決定在五大臣出發時實施刺殺。

吳樾暗殺5大臣失敗結果慘烈,回望歷史,《人生若如初見》太敢拍 - 天天要聞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在北京正陽門火車站登車啟程,吳樾偽裝成僕從混入車站,攜帶自製炸彈接近車廂。 列車啟動震動導致炸彈意外提前爆炸,吳樾當場犧牲,五大臣中載澤、紹英(隨行官員)受輕傷,其餘人安然無恙。刺殺未達到預期效果,卻震動清廷,也加速了立憲派與革命派的決裂。吳樾的犧牲在當時引發巨震,激勵了後續革命者,革命黨人從溫和方式轉向暴力革命,為後續武裝起義積累了輿論和行動經驗。吳樾選擇以生命為代價踐行信念,成為中華民族革命史上悲壯的一頁。在歷史轉折中,個體的抉擇與時代洪流交織,共同塑造着歷史的軌跡。

吳樾暗殺5大臣失敗結果慘烈,回望歷史,《人生若如初見》太敢拍 - 天天要聞


隨着吳樾的犧牲,《人生若如初見》梁鄉、楊凱之和李人駿也告別日本留學時的兄弟情深,分別以清宗室、革命派和北洋集團身份開始活動,明確陣營的他們逐漸分崩離析,開始了暗中角逐。最新的劇集中,梁鄉獲皇太后賞識,在軍事學校教習一眾宗室子弟軍事知識,怒扇慶親王家二貝勒立威,親王意欲扶持他,他已然一步登天,成為清宗室的佼佼者。新軍人士李人駿接到指示,和梁鄉搞好關係,以便日後所需。楊凱之在延邊立功,卻心牽革命,他和宋葆全的互動為日後發展埋下伏筆。

吳樾暗殺5大臣失敗結果慘烈,回望歷史,《人生若如初見》太敢拍 - 天天要聞


風雲詭異,烽火漸濃,《人生若如初見》幾方勢力的博弈即將進入白熱化。果然是頂級編劇江奇濤和實力導演王偉的手筆,《人生若如初見》不似光影倒影,更像半卷未乾的水墨,在宣紙上緩緩暈開塵封的晚清煙雲,將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呈現在觀眾眼。鎖定《人生若如初見》,走進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回望革命志士的足跡,感受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 天天要聞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這是位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舊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西安7月10日電(記者白旭、婁琛、張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的舊址展館80多年後於10日在延安對公眾開放,展示了當時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和服務根據地經濟發展應用的各種科技。 1940年誕生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北京理工大學前身。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7月10日,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獎,其中,5人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友好使者獎,3人獲傑出成就獎,1人獲終身成就獎。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蘭花獎秘書處供圖蘭花獎頒獎典禮由中國外文局主辦。該獎旨在表彰獎勵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 天天要聞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它們的發源地,無不是嚴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義碰撞。可一旦漂洋過海,走到中國,全都變了口氣。佛教講空性,基督教講仁愛,伊斯蘭教講忠孝,宗教原來的「邊界感」在這裡變成了「隨和感」。中國沒有強壓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 天天要聞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 天天要聞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7月9日,與會嘉賓出席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 題: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新華社記者褚萌萌、張武岳、田穎今年初,來自克羅地亞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布蘭科·巴隆作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