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2025年05月06日17:32:05 歷史 1552

1911年,清朝搖搖欲墜,全國亂成一鍋粥,沙俄瞅准機會,暗中鼓動外蒙古高層鬧獨立,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帶頭,喀爾喀蒙古四大王公一呼百應,宣布成立「大蒙古國」,還聯合俄軍把清朝的庫倫辦事大臣趕跑了。

可就在這分裂的狂潮里,有一個蒙古部落站出來說「不」!他們是外蒙古西部的杜爾伯特部,領頭人噶勒章那木濟勒寧死不從,誓守科布多,硬是跟分裂勢力幹了一仗。

沙俄的陰謀

1911年,武昌起義的槍聲震得大清江山搖搖欲墜,外蒙古這片160萬平方公里的漠北之地,也被卷進了亂局。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沙俄早就盯着這塊肥肉,從19世紀起就沒少干侵吞中國領土的勾當,清朝一亂,沙俄立馬找到機會,慫恿外蒙古的高層搞分裂。

領頭的就是八世哲布尊丹巴,外蒙古的活佛,身邊還有喀爾喀蒙古的四大王公——土謝圖汗、車臣汗、扎薩克圖汗、三音諾顏部。

這幫人一拍即合,12月宣布成立「博克多汗國」,自稱「大蒙古國」,公然跟清朝對着干,他們還聯手俄軍,包圍了清朝駐庫倫辦事大臣的駐地,繳了清軍的械,把人全趕了出去。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這事兒說起來,沙俄是外因,內部矛盾也是推手,外蒙古跟清朝的淵源得追溯到康熙年間

1691年,康熙搞了個多倫會盟,把喀爾喀蒙古正式拉進清朝版圖,雍正十一年又設烏里雅蘇台將軍,管着外蒙古的軍政大事。

可外蒙古跟內蒙不一樣,內蒙早在皇太極時期就歸順了,清朝直接派官治理;外蒙古卻保留了世襲札薩克制度,給了當地王公不少自主權。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這制度到清末就成了分裂的隱患,喀爾喀蒙古的王公們仗着沙俄撐腰,膽子越來越大,他們甚至聯名給沙皇寫信,求俄軍出兵,還收了沙俄的槍炮、軍火和顧問,擺明了要「單飛」。

反觀杜爾伯特部所在的科布多,情況又不同。科布多直到1761年清朝平定準噶爾汗國後,才正式劃歸外蒙古,歸烏里雅蘇台將軍管轄。

跟喀爾喀蒙古比,科布多晚加入清朝版圖,民族成分也複雜,有厄魯特蒙古和烏梁海諸部,跟喀爾喀蒙古不是一路人,甚至還有世仇。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這歷史淵源,讓杜爾伯特部在分裂大潮里選擇了另一條路,沙俄的陰謀點燃了外蒙古的獨立火苗,可杜爾伯特部的硬骨頭,卻讓這場分裂多了幾分悲壯的註腳。

科布多的孤城

外蒙古東部的喀爾喀蒙古鬧得熱火朝天,西部的科布多卻像一座孤島,杜爾伯特部的王公噶勒章那木濟勒,出生於1854年,光緒年間就被封為左翼副將軍,賞三眼花翎,算是清朝冊封的五大蒙古王公之一。

到1911年,他快60歲了,頭髮花白,可骨子裡那股忠義勁兒一點沒減,當喀爾喀四王公在庫倫跟沙俄眉來眼去時,噶勒章那木濟勒旗幟鮮明地站在清朝這邊,聽從科布多參贊大臣溥潤的號令,誓死守住這片土地。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科布多這地方,戰略位置可不簡單。它東接喀爾喀蒙古的扎薩克圖汗部,西北跟俄國接壤,地盤大得嚇人。

可1911年,分裂勢力已經佔了外蒙古大半江山,科布多跟內地的聯繫被切斷,成了一座孤城。

溥潤手下清軍不到300人,面對沙俄撐腰的外蒙古軍隊,簡直是螞蟻撼大象,噶勒章那木濟勒沒退縮,他跟溥潤一邊召集杜爾伯特部的蒙古士兵,硬是湊出千把人,一邊派人偷偷跑去新疆求援,盼着能搬來救兵。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1912年春天,分裂勢力先拿下烏里雅蘇台,烏里雅蘇台將軍奎芳幾乎沒怎麼抵抗就投了。得勢的外蒙古軍隊立馬掉頭撲向科布多,以為這小城手到擒來。可杜爾伯特部的戰士愣是拼了命,守城戰打得異常慘烈。

新疆的援軍雖然來了,卻在半路撞上外蒙古的埋伏,全軍覆沒。更陰險的是,沙俄玩起了「調停」的把戲,派人忽悠溥潤,說願意居中勸和,別再打下去了。

溥潤信了鬼話,開城迎接「談判使者」,結果俄軍和外蒙古軍隊一擁而入,直接控制了科布多。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1912年8月,科布多淪陷,溥潤和700多清朝官員、商人被驅逐,噶勒章那木濟勒的抗爭,像風中殘燭,搖搖欲滅。

察哈爾在清末選擇歸順民國,保住了地盤和地位;杜爾伯特部卻因孤立無援,成了清朝末年的最後尊嚴。

被歷史遺忘的忠誠

科布多淪陷後,噶勒章那木濟勒徹底沒了回天之力,分裂勢力變本加厲,驅趕中國商人,燒毀城市,科布多成了一片廢墟。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杜爾伯特部雖然沒參與這些暴行,可獨木難支,噶勒章那木濟勒的心血付諸東流。1913年,這位60歲的王公鬱鬱而終,有人說他是被氣死的,有人說他至死都沒放棄對清朝的信念,無論真相如何,他的離世,標誌着外蒙古再無反對分裂的聲音。

接下來的歷史,像一場無情的洪流。民國政府上台後,袁世凱多次喊話外蒙古取消獨立,可分裂勢力仗着沙俄撐腰,壓根不理,還在1912年底私簽《俄蒙協約》,讓沙俄拿走了開礦、修路、經商的特權。

外蒙古的獨立步伐越走越遠,蘇聯上台後,更是搞起了「蘇式改造」,把所有反對獨立的人清理得乾乾淨淨。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到了1945年,外蒙古搞了場走過場的「公投」,披上「合法」外衣,徹底獨立,民國政府為了換蘇聯出兵打日本,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更讓人心寒的是,獨立後的外蒙古,為了強化「國家認同」,大搞仇華教育,把當年反對分裂的杜爾伯特部,硬生生寫成了歷史書里的「反面角色」。

噶勒章那木濟勒的抗爭,成了被刻意抹去的記憶。對比清末其他少數民族的遭遇,比如回部在準噶爾戰爭後歸順清朝,保住了文化和地位,杜爾伯特部的結局格外悲情。

外蒙宣布獨立時,當時唯一支持留在中國的那個部,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外蒙古獨立始末》 百科知識 2011年12月1日

《晚清與民國時期衛拉特蒙古史實考辨》 西部蒙古論壇 2016年

《國民政府派員觀察外蒙古獨立公民投票始末》 鐘山風雨 2003年8月15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佈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佈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