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公晚年坦言:我這輩子只佩服1個人,也最害怕2個人,分別是誰?

2025年04月04日08:02:09 歷史 1850

「您這輩子最服氣誰?」1992年南巡途中的專列里,隨行記者給鄧小平遞煙時試探着問道。八十八歲的老人深吸一口熊貓牌香煙,灰白的煙圈在車窗透進的陽光里盤旋:「要說佩服,還要數周總理啊。」這段鮮少見於報端的對話,恰如一顆深水炸彈,揭開了跨越七十年的革命情誼。

1920年深秋的巴黎街頭,十六歲的鄧小平裹緊單薄的長衫,在里昂火車站躊躇滿志的年輕臉龐下藏着飢腸轆轆的窘迫。彼時留法學生中流傳着個說法:「要找周翔宇(周恩來),得去蒙達尼公學的閣樓。」當鄧小平循着指點爬上吱呀作響的木樓梯時,絕不會想到這次相遇將改寫中國命運。周恩來用搪瓷杯煮的馬鈴薯湯溫暖了異國寒夜,更用油印的《共產黨宣言》點亮了少年的革命理想。這種亦兄亦師的關係持續了五十六年,直到1976年1月那個飄雪的清晨。

鄧公晚年坦言:我這輩子只佩服1個人,也最害怕2個人,分別是誰? - 天天要聞

革命者的命運從來多舛。1933年江西蘇區,二十九歲的鄧小平因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遭遇人生第一次政治低谷。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在政治局會議上拍案而起:「像鄧小平這樣的幹部,應該放到更重要的崗位上!」這話在遵義會議後化作現實——鄧小平出任中央秘書長,從此與毛澤東、周恩來形成鐵三角。特殊時期,當鄧小平被下放江西拖拉機廠時,周恩來頂着壓力保留了他的黨籍,這份患難真情在1973年化作鄧小平復出的歷史契機。

鄧公晚年坦言:我這輩子只佩服1個人,也最害怕2個人,分別是誰? - 天天要聞

有意思的是,這位叱吒風雲的政治家回到家中卻換了副面孔。卓琳常對孩子們說:「你們爸爸在外是'鋼鐵公司',回家就變'豆腐公司'了。」1946年邯鄲戰役前夕,鄧小平在指揮部接到家書,警衛員親眼看見他對着信紙紅了眼眶——卓琳在信中隻字未提三個幼子高燒不退的病情。改革開放初期,女兒鄧楠想報考大學,鄧小平難得在工作時間中途離席,親自跑到教育部諮詢招生政策。這些生活碎片拼湊出的,是個把愧疚化作柔情的丈夫與父親。

鄧公晚年坦言:我這輩子只佩服1個人,也最害怕2個人,分別是誰?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的是,鄧小平對周恩來的推崇絕非客套。1980年起草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討論會上,他多次強調要準確評價周恩來在特殊時期的歷史作用。當有人質疑周恩來某些妥協時,鄧小平罕見地動了氣:「換作你我坐在那個位置,能比他做得更好嗎?」這種維護背後,是深知治國不易的同理心。就像他晚年常念叨的:「總理辦公室的燈,總是亮到天亮。」

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的呼應。1992年南巡途中,當專列駛過珠江口,鄧小平突然指着窗外對女兒說:「當年總理視察深圳,說這裡太荒涼。現在你看看...」話音未落,窗外鱗次櫛比的高樓已替歷史作答。而卓琳準備的降壓藥,此刻正在隨行醫生的口袋裡靜靜躺着——這位怕妻子嘮叨的老先生,又在耍小心思逃避吃藥了。

鄧公晚年坦言:我這輩子只佩服1個人,也最害怕2個人,分別是誰? - 天天要聞

中南海西花廳的海棠年復一年開着,鄧小平生前最愛的君子蘭在卓琳窗台上綻放。當改革春風吹散歷史煙雲,那些藏在「害怕」背後的深情,那些凝聚在「佩服」之中的肝膽相照,早已化作民族記憶里最溫潤的註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家國共清明! - 天天要聞

家國共清明!

人間四月春,風起正清明。清明,是一個思念的日子,也是一個感恩的日子。思念逝去的親人,在祭祀先人、回憶往事中,追憶傳承家風;感念先烈的英雄壯舉,革命先輩以血肉之軀標註不朽功勛、用澎湃熱血捍衛家國尊嚴。梨花風起,家國共清明!讓我們在懷念中感恩,在緬懷中奮進,守護山河錦繡,不負過往不負時代!來源:解放軍報...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 倖存者僅剩28人 - 天天要聞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 倖存者僅剩28人

4月4日,2025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代表等共同祭奠在88年前遇難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工作人員敬獻花籃,全體人員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鞠躬,死難者遺屬代表和學生代表等依次上前獻花,表達哀思。在儀...
UFC歷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 天天要聞

UFC歷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自1993年成立以來,UFC已經見證了許多殘酷的擊倒。從豪爾赫·馬斯維達爾(Jorge Masvidal)在UFC歷史上最快的擊倒——在5秒內飛膝擊倒本·阿斯克倫(Ben Askren),到馬克斯·霍洛威(Max Holloway)在UFC 300中在鈴聲響起前擊倒賈斯汀·蓋奇(Justin Gaethje),八角籠內的場景總是令人驚嘆不已。當然,有些擊倒比
紅軍墓的守護人|老兵在紅軍墓前一筆一划描紅,「我也曾差點成了烈士」 - 天天要聞

紅軍墓的守護人|老兵在紅軍墓前一筆一划描紅,「我也曾差點成了烈士」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攝影記者 劉中燦清明節前夕,在青山環抱的紅軍墓前,一位頭髮斑白的退伍軍人正專註地為墓碑描紅,他手持毛筆,飽蘸紅色顏料,一筆一划,緩慢而有力地描摹着。這位退伍軍人名叫舒在則,今年72歲,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龍港鎮壢上村六組村民。20年來,他風雨無阻,義務守護着獅子山上的紅軍墓。4月4日清明節...
特朗普關稅戰,乍看是慈禧太后!再看既像程咬金,又像李元霸!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戰,乍看是慈禧太后!再看既像程咬金,又像李元霸!

特朗普慈禧太后特朗普的關稅戰是慈禧太后式的對萬國開戰,但是他還給一些盟國夥伴設計了一些豁免條件,但是,首當其衝還是要對着中國發威,向中國輸美產品加征了最高的歧視性關稅,因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巨大,特朗普試圖用加征高關稅的辦法把一些產品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