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2025年04月01日13:32:11 歷史 1120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文|避寒

編輯|避寒

《——【·前言·】——》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在彭士祿院士家中,那些掛滿牆壁的「獎狀」,不單純是榮譽的象徵。

它們背後,承載的是家族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是犧牲、堅韌與信仰的交織。

這些獎狀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就,它們記錄了兩代人在風雨飄搖的歷史中,以生命踐行信仰的壯麗篇章。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滿門忠烈」:六張革命烈士證書的震撼力

「烈士證書」,在很多人眼中,只是幾張冰冷的紙,可對於彭士祿的家族,它們背後承載的卻是與生命同行的歷史。

彭士祿的父親彭湃,是中國農民運動的先驅之一,1929年在上海英勇就義,母親蔡素屏,同年因革命遭捕,被關押至死。

除了父母,彭家還有四位親人先後參與革命,直至壯烈犧牲,他們的犧牲,不僅為革命事業鋪平了道路,更深深紮根在彭士祿的心中。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彭士祿的父親——澎湃

彭家從曾經的地主家庭,逐步走向革命,「舍小家、為大家」的信念逐漸在家族中紮根。

彭士祿是一個幸運的孤兒,也可能是最不幸的孩子,八歲那年,他第一次被抓進監獄,兩年後,再次被捕,年僅十歲。

這個孩子,在刑訊逼供和飢餓中度過了他的童年

最痛苦的是,他眼睜睜看着家族成員被一個個弔死、槍斃,而自己卻始終無法復仇。

國民黨當時下令追殺彭士祿,懸賞百萬,只為剷除彭家這一革命勢力。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彭士祿的母親——蔡素屏

曾經的家族財富和社會地位,瞬間變成了敵人眼中的威脅與仇恨。

監獄裏的生活,極度的孤獨與暴力,成為彭士祿少年時代的「日常」。

不時,他被迫看到那些鮮血淋漓的場面,聽到親人被槍決的消息,他唯有忍耐。百姓的秘密接濟,是他能活到十歲的重要原因。

那時,彭士祿並不明白,為何自己會受到如此對待;他只知道,他的家族正在為革命付出一切,甚至犧牲生命。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彭士祿的傳承:從烈士遺孤到「核動力拓荒牛」

不知從何時起,彭士祿的名字便與「革命遺孤」緊密相連。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中,他度過了沒有父母陪伴的歲月。

周恩來找到了他,那個曾經被囚禁在黑暗中的孩子,已在百姓的幫助下,成長為一位堅毅的青年。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儘管飽受飢餓和折磨,但彭士祿依然保留着他對父母的記憶,父母曾將家產無私地分給農民,而他們的英勇犧牲,也為他點燃了革命的火種。

「父母親把家產無私分配給農民,甚至不惜生命,給了我為人民奉獻一切的熱血。」這是彭士祿在成年後寫下的話。

父母的行為為他樹立了崇高的榜樣,他知道,這份來自家族的血脈與信仰,將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正是在這樣的信念下,彭士祿從一個無助的孤兒,成長為一位擁有理想與責任的革命後代。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彭士祿選擇投身核能事業時。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急需核動力技術,而彭士祿也毫不猶豫地響應了國家的召喚。

他放棄了化工機械專業,轉而投身於核動力的研究

那個曾經在父母遺像前淚流滿面的少年,如今已成為一位國家級的科研人物,帶領團隊在極端條件下開發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在四川「909基地」,彭士祿隱姓埋名,默默奉獻了三十年,他堅信,國家若要走向強盛,核潛艇的研發不能再依賴外國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這份信念,促使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帶領團隊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他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這個誓言,成為他一生奮鬥的動力。

直到晚年,彭士祿依舊活躍在核電事業的第一線,他參與了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成為中國核動力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這個從烈士遺孤成長起來的男人,以一生的堅持與信仰,書寫了一段國家和家族的傳奇。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精神遺產:家風與信仰的雙重震撼

很多人提起彭士祿,第一反應是「核潛艇之父」,但真正讓他終生銘記的,是那句他對自己說了無數次的話:「我姓百家姓。」

這是他在逃亡時說的,是在監獄中說的,是在核潛艇研製基地說的,他不想別人記住他是誰的兒子,也不想別人記住他是誰。

他只記得自己靠「百家飯」活下來的命,是從20多個不相關的人家裡藏出來的命。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沒有這些人,他活不到今天,「我不是誰的兒子,我是他們的孩子。」

這不是一句詩,這是他少年在生死之間反覆練習的信念,也是支撐他在黑暗隧道中隱姓埋名三十年的力量來源。

有一次,有人對他說:「你是烈士後代。」彭士祿沒有回答,只是把頭低下來,繼續埋頭在圖紙上。

他不是不在意父母的榮譽,他是太在意了,不敢輕易說出口。

他曾對女兒彭潔說:「別讓別人記住我們姓什麼,記住我們做了什麼就夠了。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後來,彭潔整理父母和祖輩留下的史料,從泛黃的筆記、破舊的布衣、老照片中,拼湊出一個個真實的瞬間。

這些不是為寫回憶錄,而是她試圖搞明白:一個人為什麼能把自己的命,幾十年地埋進地底,不為人知?

答案在父親簡樸的語言里:是責任,是傳承,不是為了讓人記住,而是為了讓信仰不滅。

沒有高調的口號,沒有電視鏡頭,彭士祿用三十年沉默,延續了家族的吼聲。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獎狀」被掛出來,是在彭士祿去世後,他從未主動向任何人提起,這些獎狀曾經被鎖在老式木櫃里,一鎖就是半個世紀。

彭潔第一次看到,是在父親去世整理遺物時,她打開柜子,看到六張烈士證書整齊疊放,泛黃,發脆,邊角已經碎了。

最上面一張,是她從未聽父親提過的名字:彭陸。他是父親的侄子,20歲出頭犧牲在南昌戰役的前線。

她才明白,父親不是不說,是說不出口。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這六張證書,在媒體曝光後,引起巨大反響,不是因為它們多麼珍貴,而是因為它們太「沉默」了。

沒有炫耀,沒有紀念館,也沒有合影。只是一疊紙,被家人藏了幾十年。

中央宣傳部追授彭士祿「時代楷模」稱號,他們用了這樣一句話:「以身許國,科技報國。」

《感動中國》節目更直白「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

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彭家。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光環,而是他們的故事讓人哽咽。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不是在鏡頭前,而是在黑暗裡他們做了最難的決定——放棄自己,成就國家。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結語:獎狀背後的誓言

獎狀能掛在牆上,但背後的犧牲,掛不上去。

它們沒有光。沒有獎章的金屬反光,它們是紙,是舊,是沉默,是一代又一代人選擇放棄自己,把生命丟在看不見的地方。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彭士祿並沒有完成父母未盡的事業,他完成的是另一件事——讓這個國家在水下深處,有了自己的聲音。

這聲音不響亮,卻足夠堅定。

他沒有復仇,他沒有在任何一次發言里提到「痛苦」「恨」這些字,他說得最多的一句,是:我們這一代,是為了下一代不用再躲躲藏藏。

獎狀就是回答,不是榮耀的象徵,是一種沉甸甸的回應,回應那些問:你們為什麼這麼做?你們值不值得?你們後悔嗎?

滿門都是烈士,彭士祿院士家中的獎狀,讓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聞

彭家沒有回答,他們用行動回答了。

獎狀不是終點,是信仰的證明,是犧牲的見證。

而彭士祿這一生,就是把這些「證明」,從歷史的角落裡,一點點搬到國家的根基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 天天要聞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容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轄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玉林市東北部,地處大容山和雲開大山兩大弧形山脈之間。容縣古稱容州,明洪武時期改容州為容縣,隸屬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府治在今梧州市),自此容縣之名沿用至今。容縣歷史悠久,在長期的歲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 天天要聞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在波譎雲詭的三國歷史中,逍遙津之戰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戲,張遼率少量兵力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威名瞬間傳遍江東。然而,孫權在這場戰役中的失利,絕不能簡單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 天天要聞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作者:王亭貫在遵化地北頭鎮的群山環抱中,義王莊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冀東平原與燕山余脈的交界處。這座始建於明朝的村莊,因王氏家族「正直講義氣」的家風得名,歷經六百年風雨,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 天天要聞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4月2日,「廉潔四川」發佈案例《以案為鏡丨騙取公款投資「翻盤」 終陷「敗局」》,詳情如下:【案卷】楊永,男,漢族,1982年6月生,四川簡陽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簡陽市原雷家鄉人民政府,簡陽市財政局國庫支付中心、農業農村科工作。2022年1月,楊永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簡陽市紀委...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 天天要聞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芳草萋萋春風暖,鳥語聲聲花正妍。追憶往昔悼英魂,培育新人薪火傳。」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賡續紅色血脈,3月31日上午,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回車鎮第一初中以「追尋先烈足跡 勇擔時代使命」為主題,組織師生代表前往西峽縣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上午8時,師生們懷着崇敬的心情,整齊列隊來到烈士陵園。他們展開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