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歷史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看完沒有什麼苦不能渡

2025年03月28日22:20:32 歷史 8178

楊絳先生說: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

人世非凈土,各有各的苦。

就像大型歷史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中所演繹的:

「權貴憂失寵,富豪恐盜凶,紅顏難長久,榮耀一場空,華燈盛筵莫不散,曼舞輕歌終有嘆。」

生而為人,不僅是咱們普通人,就連光耀千古的風流人物,也都難逃過命運的戲弄。

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改編自書籍《跨山海2》。

本書集詩詞、文史於一體,講述了12位詩人跌宕又絢爛的一生。

他們中,有出身世家的富貴公子,有窮困一生的寒門書生,有上馬提劍的塞外英雄,也有下馬吟詩的世外隱士……

他們際遇不同,身份各異,但有一點卻出奇地相似——

那就是,詩人們從未向命運低頭,從未被苦難打倒。

無人問津,那就安享孤獨;仕途受阻,那就寄情田園;

時運不濟,那就獨善其身;窮困潦倒,那就發憤圖強。

世事變幻,時運激蕩,人生之路磨難重重。

但生命最偉大的光輝,不在於永不墜落。

而在於墜落後,能像太陽一樣,穿過漫長黑夜,再度升起。

堅韌地活着,人這輩子就沒有什麼苦不能渡。

1

遭人誤解,就讀讀屈原

大型歷史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看完沒有什麼苦不能渡 - 天天要聞

公元前 279 年的一個秋日,屈原漫步湖邊,精神恍惚。

遠離朝堂的他,此時聽聞楚秦大戰,楚國大敗,楚王竟不顧國讎家恨,向秦割地求和。

屈原暗自心痛,只能對着滔滔湖水,質問蒼天:

我一心為國,為何遭人陷害;我忠君不二,為何君不懂我?

忽然,一個聲音從湖面飄來:

「您可是曾經的三閭大夫?為何如今落到這般田地?」

「三閭大夫」,這四個字瞬間打開屈原記憶的閘門。

遙想弱冠之年,他就被楚懷王召見蘭台。

憑藉對天下大勢的獨辟見解,他深受器重。

而後被委以重任,開始對楚國積弊進行改革。

只是好景不長,短短三年後,一個人的意外闖入,令屈原功敗垂成。

這個人就是張儀

為了秦國,張儀重金收買了楚國重臣與寵妃。

在他的運作下,早就對屈原不滿的權貴開始反撲。

朝堂上,大臣們對屈原群起而攻之,污衊他貪贓枉法,以公謀私;

朝堂外,寵妃不停地給懷王吹耳邊風,詆毀屈原圖謀不軌。

內外夾擊下,楚懷王聽信讒言,將屈原罷官流放。

自此,屈原再未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只能眼睜睜看着祖國山河日下。

想到此處,屈原感懷不已,也慢慢回過神來。

他定睛一瞧,那詢問之人是個漁夫,正駕着小船,翹首盼他回答。

屈原嘆了一口氣,說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因為與眾不同而不被理解,因為曲高和寡而被孤立。

漁夫聽罷,立刻寬慰道:

「如果天下的水都渾濁了,那您為何不隨波逐流?如果天下的人都醉了,那您何必獨醒?」

屈原搖了搖頭,漁夫也無言以對,便倏爾飄遠,再無蹤影。

在書中,有人分析說,漁夫是一類人的代表。

代表了世俗觀念,代表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而與之對應的,是屈原這種 「為理想而戰的殉道者」。

為了抱負與理想,他上下求索,九死不悔。

哪怕被惡毒的流言侮辱重傷,也絕不改志。

自古人心叵測,無論是誰,都可能遭受誤解而百口莫辯。

這個時候,低頭屈就,認輸服軟,只會被別人牽着鼻子走。

唯有絕不妥協,才不至於同流合污,失了做人的骨氣。

人只需堅定地做自己,時間會給出所有答案。

誤會終有澄清之日,人生的陰霾也終將消散。

2

事與願違,就讀讀孟浩然

大型歷史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看完沒有什麼苦不能渡 - 天天要聞

看書時,詩人孟浩然的一生,令我頗感意外。

之前,讀過李白有句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在他眼中,孟夫子孟浩然,堪稱神一樣的存在。

大多數人眼裡的孟浩然,才華橫溢、性情洒脫,於天地間來去自由,於朝堂間進退隨性。

但看完書後,我發現,他的人生竟是完全「錯位」的。

公元689年,孟浩然生於襄陽峴山腳下的一個書香之家。

懷揣着入仕建功的理想,他自幼刻苦讀書。

然而,就在17歲科考前,大唐王朝發生劇變。

神龍元年,以張柬之為首的朝廷要員發動兵變,逼武則天退位。

之後中宗李顯繼位,復國號為唐,百廢待興,孟浩然歡欣鼓舞。

他趕赴京師,打算通過科考一展抱負。

然而,就在考試前,他崇拜的張柬之在權力鬥爭中落馬。

殘酷的現實令眾人噤若寒蟬,無一人為之發聲,唯獨孟浩然站了出來。

他做了個瘋狂的決定——「罷考」,以此為張柬之鳴冤。

之後幾年,他寄情山水,不問世事。

看上去瀟洒無比,但實際上,他內心充滿了不得志的苦悶。

大好歲月眨眼而過,直至而立之年,孟浩然仍寸功未建。

眼見同窗一個個登科舉士,他再也坐不住了。

34歲這年,他拿着詩作遍訪顯貴,終於博得宰相張說(yuè)的青睞。

彼時,已是唐玄宗李隆基當朝。

在張說舉薦下,孟浩然被玄宗招進京,眼看就要飛黃騰達。

可就在與玄宗對詩時,他竟糊裡糊塗地說了句「不才明王棄」。

玄宗龍顏大怒:你懷才不遇,是朕的錯嗎?

這下,孟浩然的前途算是完了。

眼看做官不成,他也低沉了一段時間。

但意識到一切都無可挽回後,孟浩然就慢慢看開了。

他仰天長嘆:人生有代謝,往事成古今。

過去的一切隨風而逝吧,人總要向前看,往前走。

離開長安後,他遊歷巴蜀吳越,遍訪名山大川。

而後回鄉歸隱,專心作詩,終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領軍人物。

這世上,沒有誰過着十全十美的日子,也沒有誰總是順風順水。

事與願違再尋常不過,與其固守執念,不如換個活法。

其實,所有的遺憾背後,都暗藏玄機。

或許是上天委以重任,要淬鍊出更強大的你;

或許是命運的另一種安排,讓你去另闢蹊徑。

不圓滿是人生常態,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

窮困潦倒,就讀讀王昌齡

大型歷史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看完沒有什麼苦不能渡 - 天天要聞

書中一眾風流人物中,詩人王昌齡顯得有點與眾不同。

比起其他人的家世出身,他是標準的寒門子弟。

既沒有繁榮的祖上,也沒有做官的父兄,純粹是布衣出身。

他自幼日子過得清苦,即便後來參軍或是當幕僚,薪俸也是勉強糊口。

用王昌齡自己的話說,「久於貧賤,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然而,他窮不改志,自幼就有奮戰沙場的宏願。

自27歲始,他數次出塞,西出陽關。

塞外從軍何其殘酷,風沙肆虐,戰火紛飛,血腥肉搏,幾經生死。

就算保全了性命,還要忍受凄冷的長夜,以及那難以消解的鄉愁。

但王昌齡不怕,他一邊鍛造堅韌的心,一邊暢快地寫他的邊塞詩。

幾十年塞外生涯,眨眼而過。

等再回中原,曾經的少年已兩鬢斑白。

45歲時,王昌齡辭去官職,移居江寧。

在江寧,他廣交文友,興建詩會,大展詩才。

寒門子弟王昌齡,一躍成為大唐文壇的詩詞領袖。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一聽安祿山反了,王昌齡再次熱血沸騰。

亂世之下,他逆流而上,由南向北,以身救國。

只可惜途經亳州時,被軍閥閶丘意外奪了性命。

真是可悲,可嘆!

王昌齡有句名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無論是少時受窮,中年奔波,還是晚年再赴沙場,他從未改其志向。

低微的出身,清苦的歲月,他毫不介懷,就那麼執着地、勇敢地活出了自我。

這世間,生來富貴的人畢竟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受過窮。

你叫苦連天,唉聲嘆氣,就算破罐子破摔,也終是無用。

倒不如振作精神,奮發圖強,從窮困中掙脫出來。

人窮志不窮,便可逆天改命,為自己闖出一個未來。

4

苦難纏身,就讀讀孟郊

大型歷史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看完沒有什麼苦不能渡 - 天天要聞

紀錄片中,有這麼一位詩人。

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中年喪妻,仕途坎坷;晚年喪子,顛沛流離……

如此倒霉之人,就是自嘲為「詩囚」的孟郊。

孟郊四歲時,安史之亂爆發。

為了躲避戰亂,他們舉家東逃。

可尚未抵達目的地,父親就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接下來幾年,他們孤兒寡母艱苦度日。

為了改變現狀,孟郊發奮讀書。

然而,從貞元七年第一次參加科考,他便屢試不第。

最失意的時候,他甚至去了屈原溺亡的汨羅江,打算一死了之。

但念及家人,他只能咬緊牙關,再與命運搏鬥。

四十五歲那年,他終於金榜題名。

孟郊大筆一揮: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三年後,他被授予官職,終於過上了盼望已久的安穩生活。

五十四歲那年,孟郊辭官回鄉,躬身壟畝,安享晚年。

書里有一段話,讀來很是感動。

對孟郊來說,命運從未善待他,但他卻從未自暴自棄。他不屈的精神,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很多人,比如他的好友韓愈。他用這種方式,實現了個人價值。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即使天災人禍輪番上演,人也終有抬頭見天的日子。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流年不利的時候。

或許很快過去,也或許折磨人很久。

我們要做的,不是逆來順受,而是與命運共舞。

絕不氣餒,積極作為,從絕境中打通逃生之路。

等到時運轉換,一切苦厄終將風流雲散。

5

孤獨無助,就讀讀劉禹錫

大型歷史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看完沒有什麼苦不能渡 - 天天要聞

書里說,劉禹錫給了中國人最明媚的一個秋天。

秋天,草木枯黃,萬物蕭瑟,最易感時傷懷。

但劉禹錫卻寫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千古絕唱。

別看他言辭豁達,但寫下這句詩的時候,卻剛剛經歷了從巔峰掉落低谷的劫難。

公元805年,唐順宗退位,唐憲宗李純繼位。

唐順宗一朝所掀起的「永貞革新」,被新皇帝全盤否定,朝堂一時動蕩。

而作為革新主力的劉禹錫,則被革職查辦,發配偏遠蠻荒。

樹倒猢猻散,昔日的好友、故舊、同僚、下屬,對劉禹錫是避之不及。

他一個人踏上了萬死投荒的貶謫之路,餘生浸泡在寂寞清冷之中。

他本該嘆人生寂寥,但堅韌的本性,卻使得他在萬般無助中有了一番作為。

水路縱橫的下州,他經常獨坐於水榭亭台,吟詩作賦,為後世留下上百首名篇;

陰冷潮濕的朗州,他一個人扛着鋤頭,開荒種樹,將此處打造成了世外桃源;

落後閉塞的連州,為了排遣寂寞,他廣開學校大辦教育,令內心豐盈充實。

無人問津也好,被人淡忘也罷,都滅不掉他心裏的那團火。

他可以一個人喝酒作詩,一個人處理政務,一個人踐行理想……

老天沒有給他位極人臣的機會,他靠自己活出了一番風采。

有句話說得極好: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除了自己,沒人能常伴左右,早早晚晚地,我們都將踏上孤獨之路。

只要不虛度歲月,有所奔赴,有所執着,就不枉此生。

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熬過孤獨絕望,我們就能與更堅韌的自己相遇。

這本《跨山海2》中,還有太多激勵人心的故事。

王維,曾那麼風光無兩,卻因被安祿山逼做偽官而晚景凄涼。

他遠離紅塵,於林泉間修身養性,終成一代詩佛;

王勃,天賦異稟,才思敏捷,卻時運不濟,難展抱負。

但最終,他憑藉一首《滕王閣序》,成為初唐最耀眼的星辰;

柳宗元,在一次次貶謫中,越走越遠,直至無人之境。

但千萬孤獨中,他仍能穩住心性,獨自垂釣出另一種人生。

對這些可愛的詩人們,書里是這麼評價的:

人生多艱,他們把苦難化成歡樂放歌;壯志難酬,他們都保持了赤子本色。

人這一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

孤苦、貧窮、挫敗、誤解、遺憾……都是過眼雲煙,不足為慮。

只要堅韌地活着,熬過苦,忍過難,人生處處是轉機。

點個贊吧,請相信,不管生活有多難,你本身就具有跨山海的力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