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年的團圓:從山東到四川,「夭折」謊言下的兒子終見親顏

2025年03月27日08:20:11 歷史 3178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攝影報道

40年,襁褓中被送走的嬰兒,終於與親生父母再次相見。

「媽媽!」3月24日下午6點,四川遂寧火車站,唐先生將生母吳玉珍擁入懷中,聽到這聲呼喊,吳玉珍將頭埋進他胸口淚流不止。

跨越40年的團圓:從山東到四川,「夭折」謊言下的兒子終見親顏 - 天天要聞

闊別40年,唐先生與生母相擁而泣

1985年,剛出生的唐先生被寄養在親戚家中,一月不到親戚以「已夭折」為由,瞞着他生父母將他送到山東聊城。

多年來,得知自己身世成謎,唐先生在朋友和家人支持下,多方尋親未果。萬幸的是,今年3月20日,他與同樣在尋親的生父母血液匹配成功。

40年終相見。

「被隱瞞的身世」

3月26日,四川遂寧,和親生父母一家走完親戚後,唐先生回到家中,在這之前,他還去了老家祭祖。

跨越40年的團圓:從山東到四川,「夭折」謊言下的兒子終見親顏 - 天天要聞

3月26日,四川遂寧,唐先生在生父母樓下

坐在養父母家中,唐先生與家人說著話,並未太多拘謹,雖然分離40年,回來3天,有着血緣關係的幾人,已彼此熟悉。

唐先生今年40歲,生活在山東聊城。知道不是養父母親生子女,是在他8歲那年,一群村裡的玩伴,無意中給他透露了這個消息。

「村子不大,如果是抱養的,或多或少村裡人都知道,有些小孩也聽家裡人說起過我的事,所以在一起玩的時候,就隨口說了出來。」這個消息對於年幼的唐先生而言,猶如一道印記,淺淺刻在心中。

當時,他並未覺得這個事情是真實的,在他看來,或許只是小夥伴故意讓他不開心。

但隨着慢慢長大,他發現來自南方的自己和北方人體型方面有些差距,和父母的長相也並不一樣,真是被抱養過來的嗎?這個疑問,在他心中越來越強烈。

成年後,村裡一位老人,回答了這個疑問。

「他告訴我,我是四川遂寧抱養過來的。」唐先生回憶說,對於這件事,老人的話斬釘截鐵,準確的時間和縮小到具體城市,讓他相信了。

得到肯定答案後,他沒有給養父母提起,除了妻子和較為要好的朋友,他未向外界透露這件事。只是是否尋找親生父母,他一直在猶豫。

「不留遺憾開啟尋親路」

讓他下定決心尋找親生父母,緣於好朋友的一段話。

「大概是在2022年,他說,你現在不想見,但以後呢?況且年齡也不小了,父母年齡肯定更大,當你想見的時候,或許就見不到了,這是遺憾;或許親生父母也在找我,但因為我沒去做,他們見不到我,也是遺憾。」唐先生說,朋友的話,讓他暗暗做下決定。

自此,他開始走上尋親路。

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唐先生最初只是在網上,通過各類社交平台,輸入關鍵字,搜索四川遂寧尋親信息,但都沒找到與自己有類似經歷且年齡相符的信息。

在網上得知可以採集血液做匹配後,他找到了當地警方,但這之前,他仍猶豫許久。

「我心中很擔心,我可能是被拐賣的,那我養父母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如果有,我是肯定不會去的。」唐先生說,今年3月3日,在與警方確認及多方了解後,他得知時間過去三十多年,養父母基本不會受到影響,他才去做了血液採集。

而在1500公里之外,他的養父母比他更早做了血液採集。

「堅信孩子還活着」

1985年12月,唐先生出生在四川遂寧船山區。

「孩子出生後,親戚王某某說放在他家中代為餵養幾天。」談及當時的情形,已80高齡的吳玉珍記憶猶新,考慮到互為家中親戚,她放心將孩子寄養在王某某家中,沒想到不久後卻得到孩子「夭折」的消息。

最初吳玉珍並不相信這一說法,與對方多次確認,仍是同樣的答案,蹊蹺的是,多次尋找之下,「夭折」的孩子屍骨都未找到。

多年來,王某某家人多是在外地生活,尋子一事毫無進展。

2022年5月,吳玉珍夫婦看到電視上「團圓行動」尋親節目,節目中失散者的遭遇與自己家庭如出一轍,原本覺得此事有問題的他們,迫切想知道當年的「真相」,也更願意相信兒子還活着,想找他回家。

2023年12月,無法找到王某某的吳玉珍夫婦選擇了報警求助,試圖通過公安機關找到孩子,遂寧船山警方詳細記錄了老兩口反映的情況並着手核實。

跨越40年的團圓:從山東到四川,「夭折」謊言下的兒子終見親顏 - 天天要聞

唐先生與生父母家人、船山警方一起合影留念

警方調查發現,王某某夫婦無兒無女,夫婦二人已先後在2009年和2020年離世。而且這件事已過了近40年,這讓民警們不知如何進一步查證孩子去向,只能先將唐先常夫婦的血樣進行採集,將情況上報分局刑警大隊。

為了讓比對準確率更高,刑警大隊技術民警將唐先常夫婦的其他子女的血樣都進行了採集,錄入失蹤人口數據庫比對,但當時並未成功比對。

「跨越40年的擁抱」

「血液比對成功!」3月20日,唐先生和吳玉珍家人同時收到警方的短訊。

這一消息,讓相隔1500公里的兩個家庭徹夜難眠。在妻子支持下,唐先生訂下火車票,前往四川。

3月24日下午,遂寧火車站,吳玉珍和家人早早抱着鮮花在出站口等待着,唐先生從通道快步走出,40年過去,看着眼前的親人,恍如隔世。

跨越40年的團圓:從山東到四川,「夭折」謊言下的兒子終見親顏 - 天天要聞

唐先生與生父母家人一起走出四川遂寧火車站

「媽媽。」唐先生將生母吳玉珍擁入懷中,聽到這聲呼喊,吳玉珍將頭埋進他胸口淚流不止。

「不要哭了,高高興興地。」擦掉眼淚,唐先生安慰着生母,牽着她一起朝外走去。

回四川見了家人,唐先生才知道,生母的大女兒多年前便嫁到了山東聊城,兩人相距不過10餘里,這名素未謀面的大姐還曾到聊城尋找他的下落。

26日,談到接下來的打算,唐先生欣喜之餘,更多的是擔心。

來四川尋親,唐先生還未告知養父母,但多年來的感情與對兩老的了解,他堅信能獲得他們的認可和支持。「如果他們暫時不能接受,我短時間應該就不會再回來,希望可以用時間和我的行動去告訴他們,養育之恩永遠不會忘,他們也是我的父母,這不會改變。」

(部分圖片由船山警方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佈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