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2025年03月27日03:30:16 歷史 8775

自俄烏開打後,一直有種說法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倆國家,雖然抗揍,但不善戰,把好好的信息化裝備打成了一戰二戰的水平。

你看,無論是俄軍還是烏軍,他們每開到一個地方,都會先挖塹壕,用大兵們的肉身填線。

幾年來,雙方以「米」做單位,進行着殘酷對決,戰線推進的十分緩慢和費勁。那種信息化裝備洗地,大開大合、速戰速決的場面,幾乎就沒有出現過。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畢竟,提到大國打仗,不少人的想像一定是,空軍炸,海軍轟,隨後步兵上去插旗。

講究的就是,你敵人都沒見着呢,戰爭的勝負已經出來了。主要依靠信息化裝備進行「非接觸式交戰」,人反倒成了次要的了。

比如,曾經驚醒了全世界的海灣戰爭

然而,咱們稍微琢磨一下就又會發現,海灣戰爭那種打法,其實只適合一方全面碾壓另一方的戰爭模式。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再看如今的俄烏戰場。

雖然俄軍體量龐大,但烏軍卻拿到了北約的裝備和情報支援,特別是烏克蘭方面的信息化水平,還明顯優於俄軍。所以,烏軍也擁有不容小覷的抗衡能力。

那麼,在雙方沒有明顯軍事能力代差,且作戰意志都非常堅定的情況下,戰爭必然會異常血腥和漫長,直到某一方被徹底耗干,徹底沒有了希望。

這種「消耗」,某種程度上,在旁人看來,就是看似「穿越」的塹壕戰、陣地戰。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那些前線戰壕的背後,雙方戰爭的維度,早已經橫跨了陸海空天網絡電磁這五個維度。

交戰中,雙方的各種地面設施被空中武器摧毀、空中武器又被防空體系擊落,防空體系也會被無人機摧毀,各種無人機又受到了電磁干擾,各種電磁干擾設備再被重炮摧毀,各種重炮接着被精確制導武器和對方火炮摧毀...

無人機、反炮兵雷達、電磁屏蔽、高超音速導彈、星鏈等尖端技術輪番上場,武器相剋,環環相扣。同時還在比拼部隊投送能力、裝備設施操作能力、補給保障能力和前線作戰人員的數量和素質等等。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對抗形式,難道不是信息化戰爭的打法么

甚至,俄烏戰爭可以說的上是本世紀到目前為止最有技術含量的戰爭。

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應該當屬,俄烏打出的步兵戰術——步兵班組重新走到了舞台中心。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那之前,由於海灣戰爭與科索沃戰爭的那些經典示範,軍事界長期高估了導彈的作用,甚至認為可以依靠「導彈洗地」來直接摧毀敵國軍隊。

然而,俄烏戰爭告訴我們,當交戰雙方都掌握了現代化防空體系和反裝甲能力時,反而不太可能出現早前的那種大規模空戰,或者鋼鐵洪流般的坦克集結。

畢竟,你坦克剛出門,從你在後方集結油料時開始,天上的衛星就盯上了你的異動。

你坦克出門了,上空又隨時飄着好幾百架無人機全程盯着你。妥妥一個活靶子。

這時候,就得還靠步兵塹壕戰來推進陣線了,即所謂的「蹲坑爛仗」。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正如前面說得那樣,這種塹壕戰,早已不同於一戰二戰時代的打法。

俄烏在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上,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步兵+制導炮火+無人機」的低成本、立體化的新戰法。

炮兵,成了戰爭的一大主角,大部分時候,誰能讓步兵呼叫到更多的炮火,無人機和空中支援,誰就能推進戰線。

當然,無人機扔出的炸彈毀傷能力有限;更可怕的還是無人機引導火炮,這讓傳統炮彈能達到極高的殺傷效果。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另外,光是雙方一千多公里戰線上幾乎無死角的通訊鏈路,可以隨時隨地幾分鐘內實現精確打擊的火力投送,也已經遠超二戰後所有戰爭。

而且,俄烏兩軍的戰術迭代速度都非常快。這同樣將深刻影響今後的戰爭形式。

簡單總結起來,大致以下幾點:

1.衝擊了那種依靠高精尖武器速戰速決的理念。

打仗的武器不在於多精準,科技理論上多先進,能打中就行,得扛得住消耗。任你武器再先進,還是需要足夠的人力補充地面部隊,由地面部隊去推進戰線。

在這種情況下,戰場確實可能會重新回到一戰二戰的那種塹壕戰。

寬廣的戰線,廣闊的縱深,都需要足夠多的人。

人,才是最大的資源。

人多,武器夠,糧食夠,土地廣闊,這才能扛得住消耗。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2.便宜走量的火炮,比導彈更實用。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導彈,不僅價格昂貴,還必須在破壞力、射程、精度之間做取捨。如果敵方屏蔽了戰場上的衛星信號,其命中率也會受到影響。綜合來看,很多情形下,用導彈遠不如直接上無人機引導的火炮。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3.無人機打破了傳統制空權的界限。

這個可以理解為,即使你取得了制空權,但無人機制空權也無法完全掌握。因為,這個神出鬼沒的東西能被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輕易發射,用來襲擊航程之內的任何目標

目前俄烏戰場得出的經驗是,絕不能讓自己的頭頂上有對方的無人機;同時一定要讓對方的頭頂上,始終盤旋着自己的無人機。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決定陸戰勝負的關鍵。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誰掌握了小型無人機的絕對制空權,誰就擁有了降維打擊能力。

但如何幹掉無人機,對於全球的各主要軍事大國而言,目前仍屬於一件頭疼無比的事情。

俄烏戰爭,絕不是一場低水平的交戰 - 天天要聞

總之還是那句話,俄烏戰爭如今的狀態,並不是因為雙方的科技不夠先進,而恰恰是因為太先進了,才打成這樣。甚至可以說,俄烏目前的戰爭形態,一定程度上決定着未來人類戰爭形態的走向。

所以,雖然我們有全球第一的產能,但在新技術新戰法的運用上,或許還是應該向那些付出了幾十萬人命來進行戰爭迭代的國家,好好的虛心學習一下。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骨髓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歲 - 天天要聞

「中國骨髓移植之父」陸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歲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委、政協第九屆北京市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創始所長陸道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
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 天天要聞

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抗戰老兵們捨生忘死抵禦外侮,為國家與民族立下不朽功勛。其中,湖南籍的大多數抗戰老兵已經離世,目前有206位老兵長眠於長沙唐人萬壽園抗戰老兵陵園。4月3日,公益組織湖南老兵之家的志願者們前往陵園祭奠老兵,在陵園裡,遇到了同來祭奠的柳華林,他的父親長沙籍老兵柳元青,於2022年...
會武術拿法考證的這位95後是個好警察 - 天天要聞

會武術拿法考證的這位95後是個好警察

「當武術的剛毅、法律的睿智與警徽的榮譽交織,會擦出怎樣的火花?」2024年8月參警的劉慶洋,在琴斷口派出所給出了答案。具有「國家武術二級運動員」「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法律碩士」等多個標籤的劉慶洋,參警僅半年,已逐漸成長為派出所的「主心骨」。 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化解矛盾 「出拳要有章法,調解更要有節奏。」學...
俞靄峰:中國著名婦產科專家 - 天天要聞

俞靄峰:中國著名婦產科專家

俞靄峰(1910.6.14—1991.5.31)女。浙江省鎮海縣(今寧波)人。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著名婦產科學家和醫學教育家。1930年畢業於九江儒勵中學,翌年考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二年級時被挑選改學醫預科,1934年考入北平
緬懷先烈,傳承精神 - 天天要聞

緬懷先烈,傳承精神

各位朋友:清明節,它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承載着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無盡的情感寄託。清明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相傳,晉文公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隨着時間的推移,寒食節與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