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古裝歷史權謀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漢武大帝》這些大熱門爆款劇,其實還有很多冷門,但是非常好看的神作,在此推薦其中8部:
8《夢斷紫禁城》(豆瓣評分:7.9分)
以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為背景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主要圍繞權臣和珅的崛起與覆滅展開,「和珅專業戶」王剛飾演主角。他細膩刻畫了和珅從正直到貪婪的心理轉變。演的非常出彩。
才華橫溢的和珅,初入官場時,心懷理想,但因出身卑微屢遭排擠。在權力誘惑和同僚傾軋中,他逐漸迷失自我,利用乾隆的寵信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成為權傾朝野的「二皇帝」。另一邊,以王傑與朱珪為首的清流官員始終堅守原則,王傑剛正不阿,多次冒着生命危險彈劾和珅;朱珪則作為嘉慶帝的老師,暗中布局削弱和珅勢力,最終乾隆駕崩後,嘉慶迅速下旨查辦和珅,列舉其二十條大罪,最終賜其自盡。。。
7.《北魏馮太后》(豆瓣評分:7.9分)
該劇以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為背景,聚焦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馮太后的一生。
講述馮氏出身北燕皇族,幼時因父親馮朗被北魏太武帝誅殺,家破人亡,淪為宮中奴婢,馮氏在宮廷底層磨礪,聰慧隱忍,被文成帝拓跋濬賞識,納為貴人,後封皇后,文成帝26歲暴斃,馮太后臨朝聽政,扶立年幼的孝文帝拓跋宏,悉心教導,推行均田制、俸祿制、漢化教育等改革,遏制鮮卑貴族特權,恢復農業生產,強化中央集權的故事。。
6.《卧薪嘗膽》(豆瓣評分:8.0分)
根據「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一千古傳奇改編的歷史劇。
越王勾踐繼位後,不聽范蠡勸阻,貿然攻吳,慘敗於夫椒之戰,僅剩五千殘兵退守會稽山。為保全越國百姓,勾踐接受范蠡建議,向吳王夫差求和,甘願攜王后、范蠡等人入吳為奴。,成為吳國階下囚,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飽受屈辱。
,最終騙得夫差信任,被釋放回國。回國後,他睡柴草、嘗苦膽,時刻提醒自己復仇,暗中練兵強國,同時以美人計(西施、鄭旦)腐蝕吳國內政,而吳國因夫差驕奢、聽信讒言逐漸衰敗。最終,越國趁吳國北上爭霸時突襲,滅吳雪恥。
陳道明通過眼神、肢體語言展現勾踐從桀驁到卑微的心理轉變,將勾踐的隱忍與陰鷙刻畫入木三分;
胡軍詮釋的夫差霸氣,傲慢而又悲劇;左小青飾演的雅魚聰慧淡定。。。。。
眾多演員精彩的表演,成就了這部經典的歷史劇。
5.《胡雪岩》(豆瓣評分:8.1分)
以清末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傳奇人生為藍本,展現他從錢莊學徒到富可敵國的商界巨擘,再到因政治鬥爭而傾覆的跌宕歷程改編。
該劇通過胡雪岩個人興衰折射晚清官僚體系的腐敗與近代化轉型之困,
把胡雪岩兼具誠信(胡慶余堂)與投機(生絲壟斷),仁義(賑濟百姓)與奢靡(妻妾成群),人物的複雜性刻畫的淋漓盡致。
4.《大敦煌》(豆瓣評分:8.2分)
該劇在敦煌實景拍攝,展現了莫高窟壁畫、月牙泉、鳴沙山等絕景,故事以敦煌莫高窟千年興衰為背景,通過「藏經洞」這一文化符號串聯起三個不同歷史時期(北宋、清末、民國)的傳奇故事,展現敦煌文化的瑰麗與劫難,以及守護中華文明的血性與悲壯。
全劇分為三部曲,以「藏經洞」為線,跨越千年時空:
上部《敦煌遺夢》(北宋):藏經洞的封存之謎;
中部《敦煌劫》(清末):藏經洞文物流失之痛;
下部《敦煌魂》(民國):守護敦煌的文化抗爭。
3.《大清鹽商》(豆瓣評分:8.3分)
以清代乾隆年間鹽業壟斷為背景的歷史題材電視劇,由張黎執導,張嘉益、俞飛鴻、倪大紅等主演。
講述乾隆年間,鹽業由國家壟斷,鹽商通過「鹽引」制度獲取暴利,形成官商利益共同體。兩淮鹽稅是清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但鹽政腐敗、鹽價高漲、私鹽泛濫等問題日益嚴重。乾隆皇帝為整頓鹽務,派欽差阿克占赴揚州調查鹽稅虧空案,引發官場與鹽商集團的激烈博弈故事。
2.《木府風雲》(豆瓣評分:8.3分)
在麗江大研古鎮實地拍攝的以明代雲南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家族為原型的歷史劇。
納西族女子阿勒邱幼時家族被木府土司木旺誤殺,她被舅舅西和收養,被灌輸復仇信念。成年後,阿勒邱奉命潛入木府為婢,伺機復仇。
阿勒邱意外與木府少主木增相愛,在仇恨與愛情間掙扎,逐漸發現當年滅族真相併非表面所見,開始質疑西和的陰謀,嫁給愛人木增後忍辱負重與各色勢力人物斡旋暗鬥,帶領木家突圍困境,最終化解仇恨成為木府當家女主人。。。
1.《十月圍城》(豆瓣評分:8.6分)
根據同名電影改編,電影聚焦孫中山抵港前後24小時的刺殺與保護;電視劇擴展為60集,涵蓋替身潛伏、家族鬥爭、革命籌備全過程。
講述廣東富商李玉堂因暗中資助革命黨,遭清廷鷹犬鐵山滅門。其子李重光僥倖逃生,被革命黨人區肇新所救,化名「王阿四」潛伏於香港。
革命黨為保護孫中山赴港安全,選中與李重光相貌相似的黃包車夫王阿四作為「替身」,偽裝成富商之子李重光,吸引清廷注意力,孫中山抵港當日,清廷發動全面刺殺,雙方展開慘烈巷戰。最終孫中山安全離港,王阿四身份暴露,壯烈犧牲的故事。。。